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建议使用的发展规划格式(DOC33页)
1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潍坊市育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09年9月—2012年8月)一、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一)学校沿革潍坊市育华学校前身为“奎文区育华小学”和“山东省潍坊第十一中学”。原“奎文区育华小学”创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时称“潍县毓华高等小学”,1948年4月学校更名为“潍县第十区龙甲乡车站村初级小学”,1952年春更名为“潍坊市第五区龙甲乡车站村初级小学”,1959年更名为“中心完小”,1981年更名为“廿里堡公社中心小学”,1994年10月学校定名为“奎文区育华小学”。原“山东省潍坊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58年,创建初期是一所高、初中一体的完全中学,时称“廿里堡中学”,1968年更名为“山东省潍坊第十一中学”。2008年9月,潍坊市育华学校经奎文区人民政府登记批准成立,是一所集初中和小学于一体、寄宿与走读相结合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并下设三处分校。(二)学校现状1、基本现状学校现有教职工212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中心校有教职工173人,专任教师86人;所属分校有教职工39人,专任教师36人。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学历教师117人,大专学历257人;18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66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资格,74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中心校27个,分校22个,幼儿园7个;学校现有在校生2696人,中心校1569人,分校920人,幼儿园207人。2、发展优势(1)布局合理,硬件设施完善,各类馆室齐全,教学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2)经过近一年的磨合,一个结构合理、通力合作、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集体已基本形成,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3)新建学校,人人都有干好工作的强烈愿望,教师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愿景不断吻合。(4)学校学区范围覆盖奎文区南部地区,是区政府用来拉动奎文区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政府重视程度高,学校受社会关注大。(5)周边单位支持教育、关心教育的热情较高,家长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十分强烈。3、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1)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家长教子观念相对滞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科研水平相对滞后,教职工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有待一步更新。(3)由于历史原因学校教师变动较大,骨干教师流失较多,优秀师资相对缺乏。3(4)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制度需进一步完善。(5)学校处于城郊,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学校所处周边环境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较多,社会文化氛围有待发展。二、办学理念(一)办学宗旨学校发展将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同步,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积极创设“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的良好育人氛围,办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二)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的办学理念是基于学校农村生源的实际情况,依据素质教育要求,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校训:见贤思齐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习榜样,努力赶超;持之以恒,发愤图强。基于学生实际,学校倡导“注重反思、善于合作、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人生价值追求。三、发展目标(一)办学目标学校以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个性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全面成长、学校文化整体提升为发展总目标,建设“管理规范、特色明显、师生共进、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4的现代化品牌学校。(二)育人目标健康责任博识求索健康:健康是幸福的源泉。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所以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们人格社会化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以科学的指导。责任:责任是做人的基础。对自己负责,“每天都有新进步”;对家庭负责,理解父母的嘱托,承担改善家庭的责任;对他人负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对社会负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民族、国家负责,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负责任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实现自我的成功,成为社会发展坚强的基石。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乃至对全人类负责的责任感,是我们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博识:博识成就辉煌的人生。我们要想培养有大作为的人,必须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博闻多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设施,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多角度多层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使孩子们做到视野宽、基础牢、根基深。博采众家,兼收并蓄,才能博识,5才能成就明天的辉煌。求索:求索开启智慧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倡导追求真理,探索未知。这个时代早已不需要“知识的容器”,它需要的是思维活跃、敢于探究、破陈出新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近期目标1、突出“一个中心”,牢记“两个根本”。即: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本,教师发展为本。2、从学校实际出发重点打造“一二三四”框架。(1)一特色----依托学校科技馆、天文台和探究实验室,全力打造科技特色。(2)二工程----“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让每一个育华人成为爱书人”的阅读工程。(3)三项目----选修课程开发、艺体教育改革、校园数字化建设三大重点推进项目。①以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选修为目标,充分挖掘学校课程潜力,全面开发选修课程。②依托学校优质体育设施,走艺体结合之路,全力推行艺体教学改革。③以学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为依托,以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教科研网络化、办公无纸化等为目标,全力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6(4)四改变: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从细节做起,着重抓好“四大改变”,即:改变学校、改变学生、改变教师、改变家长,打造“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师、新家长”的新形象。3、创建“让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德育品牌。德育教育中通过落实小目标管理,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明确责任,培养良好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4、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四)中远期目标1、学校发展实现“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共同愿景,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教学示范学校。2、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牢固的基本知识和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养成以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基本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个性。3、教师发展教师师德高尚,个性发展明显,具有自身教学风格,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在奎文区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发展项目(一)重点发展项目全面实施“阅读工程”。1、责任部门教导处:负责学生“阅读工程”的实施7德育处:负责家长“阅读工程”的实施工会:负责教师“阅读工程”的实施2、指导思想通过“阅读工程”的全面实施,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一个育华人成为爱书人。3、工作目标(1)通过“阅读工程”全面实现学校的三个提升:创设阅读氛围,提升学校文化水平;拓宽阅读途径,提高阅读参与程度;创新阅读活动,提升全员阅读能力;(2)实现教师的三个转变:转变育人模式,将阅读感悟用于指导学生成长;转变阅读态度,将阅读发展成自我专业成长的习惯;转变品味意识,将阅读提升为提高自我文化品位的途径。(3)实现学生的三个发展:让阅读成为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习惯,改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让阅读成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从幼儿园到中学毕业,每个学生每年阅读10本书籍,毕业时总读书量达到一百本。(5)每学期,教师必读书籍为1-2本,选读书籍为3—5本。(6)80%以上的家庭藏书量达到100本以上。4、具体措施(1)学校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具体见学校《“阅读成为习惯,让每一个育华人成为爱书人”工程评价与考核实施标准》);同时,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读书情况进行具体量化。(2)学校每学期对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情况进行问卷调8查,结合学校实际,调整每学期阅读计划,要求阅读目标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活动时间要固定,推荐书目要科学,评价方式要细致,成果展示形式要灵活多样。(3)对学生、教师、家庭藏书情况进行调查,找出问题。(4)每学期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5)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系统整理各类读书笔记、感悟,优秀成果编撰成集。(6)将家庭小书架创建活动作为常规活动加以落实和强化。(7)每学期开展阅读特色班级创建活动。(8)学校组织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座谈,总结经验,拓宽思路。(9)学校定期总结,并表彰奖励。5、年度目标第一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1)培养教师、学生、家长的主动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2)集中创设阅读氛围,在教室、办公室、走廊、校园等不同位置建立流动书屋。(3)建立育华“爱书人书店”,采用“先购买,后阅读,再报销”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4)组织各种活动,推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阅读,完成学校规定的阅读书籍。(5)50%以上班级成为阅读特色班级。9(6)实施家庭小书架建设工程,80%以上家庭藏书量达到50本以上。第二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1)培养教师、学生、家长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走上阅读的良性循环之路,把学校建成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2)学校调整制定本学年读书计划,拓宽阅读范围。(3)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我讲我的读书故事”等系列评选活动,全范围构建学生、教师、家长阅读活动体系。(4)80%以上班级成为阅读特色班级。(5)全面实施家庭小书架建设工程,80%以上家庭藏书量达到80本以上。第三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1)教师、学生、家长都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方式之一,让每个育华人成为爱书人。(2)从学生、教师、家长不同角度进行阅读成果展示。(3)编印学生、教师、家长各类阅读成果集。(4)100%班级成为阅读特色班级。(5)80%以上家庭藏书量达到100本以上。(6)申报潍坊市政府成果奖。(二)基础发展项目1、师资队伍(1)责任部门10教导处(2)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构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年龄合理、骨干突出、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强化政治、业务学习,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良好、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3)工作目标各学科有40%的骨干教师在区、市内有一定影响。大部分教师能胜任学校的教学改革任务并能承担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4)主要措施①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制定不同培养目标,实行菜单式培训。②分类确定校本培训主题,搞好专题系列培训。聘请市内外专家,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集中系列培训;每月第四周的周六上午聘请一位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教师获得新知识,发展新理念,解决问题,提高素质。③建立“三课”培训制度(每学期每人一节录像课、每人一节汇报课、每人一节校级优质课),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升成长。④以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为基础,出台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⑤打造新学校的新教师。以人文素养培训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教师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良好教风。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全校教师全面实现电子备课、多媒体11上课;以网络教研为基础,全面提升教研内涵。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科为基础,构建我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⑧教研、科研相结合,以“研究课”为载体,培养个性化教师。⑨实施校内“1+1”名师带动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加强教师间合作互助。⑩完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办法》,加强学科教研室、备课组建设,增强教研活动的学术性。(5)年度目标第一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①打造新学校的新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出台育华学校“教师十条忌语”和优秀教师基本评价标准。②
本文标题:建议使用的发展规划格式(DOC3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