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育心理发展理论流派13级学科教学(音乐)郑舒元西方关于品德产生和发展的研究中国关于品德产生的发展和研究西方古代观点认为人的品德是“神”或上帝的旨意决定的认为人的品德是先天决定的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的品德是通过感性经验形成的认为人的品德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第一节西方关于品德产生的发展的研究一西方古代关于品德产生和发展的观点西方关于品德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下述几种观点。(一)认为人的品德是“神”或上帝的旨意决定的。代表人物:柏拉图“理想国”:有三个等级——统治者的德性在于智慧,武士的德性在于勇敢,劳动者的德性在于节制。整个国家分工合作,三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和谐有序,就达到了公正的美德。公正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他们都是由神的旨意决定的。这就是品德产生的有神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主义唯心的思想。(二)认为人的品德是先天决定的,与生俱来的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主义创始人)康德认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人生下来就具有一种‘纯粹理性’,它支配者人的意志,使人不以环境为转移,这种受‘纯粹理性’支配的意志叫做‘善良意志’。在康德看来,道德就是‘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它是先验的东西,与现实生活无关。康德的这种观点,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理论思想在的品德产生问题上的体现。(三)认为人的品德是通过感性经验形成的代表人物:洛克(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我们没有苦乐之感”费尔巴哈(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没有快乐和不快乐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恶的区别,感觉的呼声是第一重要的绝对命令”(四)认为品德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德性是由于先做一个一个的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由于实行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节制勇敢的人”霍尔巴赫(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人的各种恶行和善德,他的头脑里充塞的各种谬误或真理,他们所养成的各种可褒或可贬的习惯,以及所获得的各种品质或才能,我们应当在教育中寻找他们的主要来源”卢梭(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理论主要通过他的长篇小说《爱弥儿》反映出来。1、儿童生而有善性,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2、遵从自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3、爱国主义教育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进行、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对品德发展的研究在19世纪,英国的巴恩图曾用问卷法研究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他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惩罚,儿童总认为是应该的。犯了错误和过失就应该受到惩处。研究者发现,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平稳变化的过程。1925年,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和瓦金斯研究了环境对儿童道德价值的理解的影响情况获得了如下结论:儿童品德的发展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发展有一定的模式;发展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和阶段性。1928年到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兹霍恩和梅采用实验法对儿童的“性格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实际上这是一项关于儿童品德的实验研究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品德的发展没有主线;行为有个别差异;行为有特定性;品德发展不存在系统化过程;行为完全由情境支配。20世纪20年代后期皮亚杰(1896—1980):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图式、适应、同化和顺应、平衡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岁左右到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到14、15岁)皮亚杰致力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特别是对儿童思维的发展,他的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他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来研究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皮亚杰的研究着重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在他的研究中,贯穿着四个基本观点:(1)从单纯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4)从他律到自律。皮亚杰提醒我们,关于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是连续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皮亚杰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方法上,对后来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是有一定启发的。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对偶故事发事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对偶故事:•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关于品德发展的研究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哈维豪斯特和泰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评定法研究了道德声誉问题。他们出版了《青少年的性格与个性》一书。该书把青少年的性格分为五种类型:(1)自我管理型(2)适应环境型(3)顺从型(4)违抗型(5)不能适应型(前三种类型到的声誉比较高,后两种道德声誉比较低)他们的结论认为,儿童的品德是由他们特定的孤立的行动积累而成的但道德教育又不应根据孤立的行动来进行,因此这样的教育不能构成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应使儿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道德准则,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使儿童按道德原则行事。哈维豪斯特和泰伯的观点,既不同于麦考莱和瓦金斯的彻底阶段论,也不同于哈兹霍恩和梅的彻底情境论,他们是偏向于情境伦的折衷论者。在这期间,比较突出的对现今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研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花了16年时间,考察比较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并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了长达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实证材料)“道德认知论”的理论核心内容:(1)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论每个阶段都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转型,是一种表明社会认同的尺度。分段依据:是按照儿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度。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导向(学前期至小学中低年级)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导向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阶段3:人际导向(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开始)阶段4:社会制度(法律和秩序)导向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导向(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阶段6:普遍性伦理道德原则导向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此时儿童对于社会文化的规则和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但这些儿童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不能考虑他人利益的影响。•阶段1:绝对服从权威和规则•阶段2:公平、互相交换和平等分配,知道可以通过等量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朴素的快乐主义)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此时儿童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观点支配自己的道德判断。他们已经内化了社会准则。考虑较为全面。•阶段3的:认为对的是扮演好一个好角色,(好男孩—好女孩角色)•阶段4:所谓“正确”是指完成个人的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道德决策取决于平等社会中全部成员一致认可的那些权利、价值和原则。•阶段5:出现了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阶段6: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已经超越了某些社会的规章制度,开始在道德的本质上考察问题。(2)道德的两难故事•“道德两难故事”保留了对偶故事的简洁故事和冲突性特点,设置道德故事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自己内心的观念,反映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要求道德两难故事包括的冲突情境如什么是正当的什么是错误必须清楚明了,它不能包含太多的信息,不能太具趣味性,更不能使被试作出期望性的回答。故事中冲突性的观点表面看是好象合理的。•科尔伯格一共设计了9个道德两难故事。例如海因兹偷药: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此人经营的药店的门为妻子偷了药。这个丈夫应该这么做吗?科尔伯格关心的不是对两难推理回答“是”或“否”而是儿童回答问题时如何推理,如认为海因兹应该或不应该偷药。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尽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但是也有许多人对该理论提出一些异议,其中就有他的研究生及助手吉利根。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都假定公众是以“公正”作为道德取向的,但是吉利根利用科尔伯格的海因茨偷药故事进行研究时发现,被试除了有以“公正”为道德取向这一类反应外,还有以“关怀”为取向的另一类反应。吉利根及其合作者经过一系列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2)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的抽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看待道德时,倾向于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3)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这不仅是对传统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修正,而且为我们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认为传统学校德育压抑人性,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本性的完善。他们提出了人本主义德育目标的三个条件:(1)真诚(2)接受(3)移情理解和无条件关怀价值澄清理论代表人物:拉思斯在多种价值冲突下,儿童很难获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生态,从而导致了8种心理障碍:冷漠、心灰意冷、犹豫不决、自相矛盾、漂浮不定、盲从、盲目反抗和逢场作戏等。拉斯他们认为,传统的说教、榜样、说服、限制性鼓励宗教等都不能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如何帮助儿童发展一种评价过程,而仅仅是如何劝说儿童应采纳“正确”、“永恒的”价值观。价值澄清论深受杜威相对论价值观的影响,并接受了认知论关于发展儿童道德认知判断力的主要观点,以及人本主义德育关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选择和发展自己能力的主张。他们努力通过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使人们更好地适应民主体制为人们提供的最充分的机会,在政治、宗教、友谊、爱情、性、种族、财富等方面战胜矛盾和冲突,使儿童从来自于父母、破裂家庭、电视及各种群体中导致的价值混乱中解脱出来,以适应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价值澄清论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主体作用,注重现实生活和儿童品德发展的实际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这是符合德育规律的。价值澄清理论提供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德育方法和程序,对丰富我国德育方法体系具有借鉴意义。价值澄清理论存在的弊端:首先,价值澄清理论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否认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认为价值观是个人的、可随意变化的,把个体的经验作为确定价值观的标准,其结果必然使社会价值取向多极化,个人独行其是,理想信念迷乱。其次,价值澄清理论只注重的德育形式而忽视德育内容,只重思维训练和口谈价值而忽视道德行为培养和训练,容易产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社会学习德育论代表人物:班杜拉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融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而形成的新学派。社会学习派认为,现实中是难以找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的阶段顺序,绝大多数人都属于混合型,只要根据人格形成特点,适当
本文标题:德育心理发展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