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39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太和中医院推拿科关娜娜2017-08-2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指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及产生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上约80%,60岁以上约90%,70岁以上几乎100%罹患该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生呈日益年轻化的趋势。•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病理滑膜的各种炎性反应、增生和表面渗出。关节囊的增厚和粘连。关节软骨的软化、撕裂、磨损。骨赘形成。水分不断流失水分不断流失正常软骨软骨局部变软、糜烂、变薄脱落边缘出现骨刺提纲常见证候要点1常见症状/证候施护2中医特色治疗护理3健康指导4CompanyLogo一、常见症候要点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CompanyLogo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膝关节疼痛•(二)膝关节肿胀•(三)膝关节僵硬肿胀畸形膝内翻畸形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1.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遵医嘱物理治疗。•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4.遵医嘱中药熏洗。•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6.遵医嘱艾灸,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等穴。•7.遵医嘱拔火罐,取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数字分级法(NRS)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膝关节肿胀•1.评估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测量髌骨上下缘腿围。•2.遵医嘱对风湿热痹症肿胀患者局部与膝关节冰敷治疗,注意防止皮肤冻伤,观察治疗效果。•3.遵医嘱物理治疗。•4.遵医嘱中药薰洗。•5.遵医嘱中药塌渍。•6遵医嘱中药外敷。膝关节僵硬•1.评估僵硬发生时间、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和生活自理能力。•2.遵医嘱药熨法。•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熏洗。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二)特色技术•(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1.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2.服药温度•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3.服药剂量•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二、内服中成药•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四、外用中药的使用•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服用中药的饮食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发生副作用。•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些清热解毒药,则是冷服较好。•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2.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3.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4.药熨法(详见附录2)。•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6.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7.艾灸(详见附录2)。•8.拔火罐。(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部及臀部;口径适中的用于四肢平整部位;口径小的用于关节部位。在本病中,应选用口径小或适中的火罐。(2)其他详见附录2。•9.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1.失眠: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心等穴。•2.疼痛:•(1)疼痛评估。•(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3.排尿困难•(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2)热敷下腹部。•(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康复指导情志调理饮食指导生活起居四、健康指导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3.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生活起居四、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四、健康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1.风寒湿痹证:宜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品,如姜、蒜、辣面条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柿子、螃蟹、蚌肉、海带等。2.风湿热痹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冬瓜等。忌生冷、辛辣、滋腻、温燥、伤阴的食品,如洋葱、荔枝、狗肉、羊肉等。食疗方:苡仁冬瓜汤。3.瘀血闭阻证:宜食活血通络、温经壮阳的食品,如山楂、木耳、黑豆、核桃、乌鸡汤等。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的食品,如肥肉、烤肉等。4.肝肾亏虚证:宜食补益气血,益肝肾的食品,如山药,枸杞等。忌发物、肥腻的食品,如鱼、虾、鸡蛋等。情志调理四、健康指导1.耐心向患者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介绍成功案例,消除紧张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或者患者交流会,创造患者之间沟通机会,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分享经验,提高认识,相互鼓励,增强治疗信心。3.指导患者开展读报、听音乐、与人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对于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采用暗示疗法以缓解不良情绪。4.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亲情关怀。康复指导四、健康指导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1.早期功能锻炼。(1)肌肉训练①股四头肌练习:绷紧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②直腿抬高: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保持5~10秒钟。(2)关节训练①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运动。②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3)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活动。股四头肌练习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运动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康复指导四、健康指导2.晚期行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1)手术当日平卧位,抬高患肢。(2)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机(CPM)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
本文标题:39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9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