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主讲专家:毕有余东北师范大学讲师•第一部分,学习策略的概述•第二部分,学习策略的分类及作用•第三部分,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第一部分学习策略的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含义•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二、学习策略的特征•主动性•有效性(工业制氧原理)•过程性•程序性(pq4r: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三、学习策略的意义•1.改进学习,提高学习质量;•2.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3.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二部分分类及作用学习策略概览*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固定、安静的学习场所等时间管理:建立时间表人际关系管理: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合作学习等学习策略概览*认知策略集中注意策略(重复、抄写、划线等)获取与编码策略(理解、复述、联想、语义和表象等)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等)学习策略概览*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一、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支配学习资源,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目的的策略学习资源:时间、环境、人际关系、非智力因素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作用•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2.创造学习的高效率(弹性用脑)•3.提供强大持久的学习动力(非智力因素)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分类•(一)时间资源管理策略•1.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1)是高效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2)是现代时间观念的核心•(3)是时间运筹的“黄金法则”2.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制定作息时间表•(2)怎样制定时间表•(3)怎样监守时间表(1)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好处①帮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头②阻止学生避开不喜欢的事情,避免偏科③控制松懈•④防止临时抱佛脚,临近考试才紧张的现象•⑤防止过多娱乐,前紧后松的现象•⑥保证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怎样制定时间表①第一次作计划时,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要逐步提高标准。要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②不要丢弃时间的“边角余斜”怎样监守时间表①不允许有一次“例外”②抓住今天,抓住现在。③不要死守时间表(二)学习环境资源管理策略•1.要有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2.保持学习室内的整洁•3.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三)人际资源管理策略•1.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学习•(1)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一个和谐、舒心的学习环境•(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习信息的交流•(3)能赢得他人真诚而耐心的帮助人际资源管理策略•2.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以教师的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3.合作学习遇到难度稍大,答案不唯一,有争议,有异议的问题时,让好中差相结合的3-6名学生为一组,围绕同一内容,分别说出自己的思路,并互相评价,互相提“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形成小组内的一致意见,从而共同解决了同一问题。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讨论过程中延迟评价•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实行小组奖励•注重进步•高年级差生辅导低年级差生•教师评定辅导效果(四)非智力因素管理:习惯•1.什么是习惯:•是指在长期训练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2.学习习惯的特点:•稳定性•自动性•约束性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能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4.良好的习惯有哪些?•(1)及时预习•(2)注意听讲•(3)认真看书•(4)认真思考•(5)完成作业•(6)仔细审题•(7)广泛阅读5.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原则•(1)越早越好,逐步发展•(2)加强教育,启发自觉•(3)从小做起,贵在坚持•(4)严格要求,反复强化•(5)整体培养,相互促进•(6)消除恶习,破旧立新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一)集中注意策略•学习者学会与掌握将注意指向或集中在所需要的信息上的方法、技巧或规则。1.突出知觉的选择策略•所谓突出知觉的选择策略是指学习者能选择有关的学习信息对重要的信息保持警觉,并使受到注意的部分信息获得一定意义的学习策略。1.突出知觉的选择策略•常用策略有:•(1)注意标题、主题词和导言,通过寻找重要的、有意义的学习信息,确定学习目标。•(2)勾画、眉批和作笔记。划线是复述的策略,也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划线技术:一种有效的复述策略•划线必须选择和针对重要的信息划线。•划线应与眉批、脚注结合起来。•通过划线的练习或实践,逐渐形成个人化的符号。•划线技术需要训练。划重点的原则:•读完一个段落后再划重点。假如边读边划重点,你后来会发现有些重点其实并不重要;•不要划太多重点。在书上划太多重点,反而看不出重点所在,原则上每页所划的重点不能超过该页信息的百分之二十;•用方框标示主要概念。把最主要的概念框出来,每段只划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加以标示,以利于复习。做笔记的作用•1、引导注意•2、对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联系•3、与已有知识建立外在联系做笔记的方式完整记录梗概组织提纲做笔记的要点记录准确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多留空白提高速度有人建议,记笔记应采用以下三个步骤:①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的1/3或1/4空白;②记笔记(notetaking),记下听课或阅读的内容;③做笔记(notemaking),整理笔记,在留下的空白部分加边注、评语等怎样记笔记?2.重复策略•重复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所进行的言语重述或在选择基础上进行的保留重述。2.重复策略•教师常用的策略有:•(1)复述(反复出现的信息容易被注意到)•(2)总结(适当的总结概况有利于记忆)•(3)运用注意技巧(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二)获取与编码策略•获取与编码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选择性注意,获得新的信息并根据新信息的特征和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的学习策略。获取与编码策略包括:•1.理解策略•理解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新的学习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之形成联系。•2.联想策略•联想策略是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牵强附会地赋予其意义,以便于学习者的记忆与提取。•例如•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联想策略主要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例如•孔子的生卒年月(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马里亚那海沟深度(11034米)例如,英语单词的记忆•gigantic•巨大的•919只蚂蚁抬着这一张巨大的ic卡向前吃力的走着•Compensate•偿还,赔偿•Com,pen,sat,e•3.语义和表象策略•语义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对其进行语义编码。•表象策略是指学习者依据文字材料的表述内容进行绘画、图解或在脑中将学习材料形象化,即表象编码。•例如:上山和尚,第二天下山,速度不同,是否会同一时间经过一点(三)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新信息时,将学习材料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结构模式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主要包括四种策略:•1.网络•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把材料分解分析,按照部分、类别、特征等关系对材料进行再组织,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例如:•3.聚类•按特征把要记住的项目串联起来,或把个别归属到体系中,按所属关系建立相应的结构。•用火烧(shāo),用水浇(jiāo),•用丝绕(rào、rǎo),用手挠(náo);•靠人是侥(jiǎo)幸,食足才富饶(ráo),•日出为拂晓(xiǎo),女子更妖娆(ráo)。用手拾掇(duō),用丝点缀(zhuì),辍(chuò)学开车,啜(chuò)泣撅嘴。(四)再认和回忆策略•学习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选择、探索、假设和推断,从而提取所需内容。主要有三种再认和回忆策略•1.分类回忆•有意义的学习材料经过组织加工后,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库中,提取时根据材料的类别,按照学习材料的储藏方式和顺序结构进行提取,就可以大大提高回忆效率。•2.利用背景线索提取策略•背景线索提取是利用材料的组织线索提取。主要有三种提取方式:•(1)系列组织、层次组织和网络组织•(2)利用语义和表象双重线索提取•(3)利用再认线索提取•3.推断(排除法)•利用思维的积极作用对学习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推论,有意识地在大脑中寻找与提取目标相关或接近的事物,依照所记材料、一般知识与逻辑推理,对“肯定是什么”进行合理的再建构,提高回忆效果。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的内涵•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就其实质来看,元认知应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关于人的知识•(2)关于任务的知识•(3)关于策略的知识•2.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二)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从他控到自控•3.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4.从局部到整体(三)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元认知策略具有如下三方面作用:•1.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情境有哪些变量,并意识和体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情况。•2.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自己拥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且明了这些学习方法和变量之间的关系。•3.可以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激活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任务变化,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使用。(四)元认知策略的培养•1.元认知培养的具体途径•(1)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2)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3)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4)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5)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首先要提高学生五方面的意识性:•①学生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即要求学生准确、全面地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即每种学习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即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要求学生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如自己是善于形象记忆还是善于语义记忆。•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意识进行自我调节。元认知监控策略的培养--出声思考(Talkingaboutthinking)--写学习日志(Keepingathinkingjournal)--计划和自我调节(Planningandself-regulation)--报告思维过程(Debriefingthethinkingprocess)--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小学生作文自我提问单①题目的要求是什么?②有关的材料有哪些?还有哪些更新奇的材料?③我想表达什么情感或想说明什么道理?有新意吗?④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现我的思想和情感?哪些作为主要材料?哪些作为次要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⑤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材料最能表现主题?能不能列出一个提纲?⑥写完之后,怎样修改作文?四、问题解决的策略•(一)种类•1.算法式策略•指将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方法都列出来,具体化,逐一加以尝试。•算法式策略费时费力,而且有些算法式策略有时在实际中根本不可能实现。•1+2+3+……10000=?•2.启发式策略•指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地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只试探那些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有价值的步骤。•(1)手段-目的分析•把总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
本文标题:学生学习策略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2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