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西部奶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研究doc11(1)
我国西部奶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研究前言:纵观几年来的中国农业,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产业,莫过于奶业。中国奶业已经连续四五年取得了发展指数20%以上的快速发展,全国年人均占奶量从1999年的5公斤多一点,到去年已增至12公斤,其升幅足足翻了一番。曾经有社会学者对此进行评价说,中国奶业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中国奶业能够取得这样的辉煌业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央大力提倡和扶持大办奶业的政策。中国奶业大厦能在众百业中崛起,少不了西部奶业的贡献,军勋章也有你的一半功劳。伊利、蒙牛、新希望和德隆等这几个生机勃勃的非常年青的中国奶业娇子,就是在这几年当中茁壮成长起来的。蒙牛乳业,已经创下了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奶业第一发展速度这一超高速超常规的奇迹记录,经营业绩从当年的三四千万元到去年的四十多亿元,它的发展增长速度已经不适宜用百分比来计算了,而是用上了百倍为计算单位。若然中国再多十来个像伊利、蒙牛这样的中国奶业快马,也许,中国人的饮奶水平也会翻几番。然而,地处中国西部由四川、云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构筑而成的西部奶业,从整体上说,还是不很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虽然它的总存量已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奶业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它无论是在生产经营理念、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对奶业的总投入、机械化程度、奶品加工、奶源、产品质量,还是对奶品的消费量或经济效益等方面,与东部地区或奶业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是相差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提高的地方。西部奶业,有它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它的发展前景又是前途无量的,空间是广阔的,潜力是巨大的。要发展好西部奶业,关键是在于如何培育和扩大当地的市场,要立足于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和就地消费。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获取,以及如何确保奶业朝向健康、有序、良性和可持续这一方向发展。牧草、奶源、奶品生产、市场消费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甚为重要。笔者现就西部奶业如何协调发展,以及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采取一些什么对策措施等问题,提出如下一些浅见:西部奶业资源概况土地资源是西部地区奶业的最大资源我们所谈及的西部地区,就其行政划分范围来说,它包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这12个省市自治区。整个西部地区的面积占了中国地图版面的2/3还多,而居住人口则刚好相反,占全国1/3左右。地大人稀,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为明显的一个社会特征。西部地区由于交通欠发达,所处地理位置较特殊,整体经济水平与沿海及东部地区相比较,要落后20年。经济欠发达地区,它的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因素就决定了西部的奶业发展,只能是产多消少和必须寻求外部市场这一格局。也正是由于这一社会经济特性,中央才决定把西部地区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地区。在西部发展奶业,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切入口和重要举措,通过种牧草和养牛,可以将西部的土地资源盘活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养牛,土地就不会荒废,农民也可以通过养牛富裕起来,国家的蛋白质生产和供应也就丰富多起来。西部地区的一些著名奶业企业和品牌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奶业,从整体上看,算不上很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但近几年来,就在这片国土上,就有好几个著名品牌企业面世,销售业绩为全国前三名的奶业企业,有两个就在西部地区。被业界视为全国重量级的著名品牌企业包括内蒙古的蒙牛、伊利,四川的新希望,新疆的德隆。伊利、蒙牛这两个企业在三年前就开始做全国市场的营销,后起之秀新希望目前已在积极筹备进入全国市场,德隆也具备了做全国市场的资质与条件,且也有这个意向要做全国市场。到目前为止,有条件和有能力做全国市场的品牌企业并不多,全国加起来,也就那么六七个。西部奶业除了前面四个重量级的品牌企业之外,其年销售总额超亿元以上的品牌企业还有广西的皇氏乳业,陕西西安的银桥,宁夏的夏进,甘肃的好为尔等。上述的这些奶业精英,是整个西部奶业的一支前沿部队,它们的市场渗透力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龙头作用。这几年西部奶业之所以快速发展,总体来说也是由于他们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将整个西部奶业带旺了起来。西部奶业主要资源的构成与比重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当年的奶牛总存栏量为274.2万头,占全国总存栏量的48.2%;奶类总产量为372.9万吨,占全国总产奶量的36.4%;乳制品总产量为130.3千吨,占全国的17.54%;主要城市的人均奶类占有量为14.63公斤;乳品企业的总资产为49.47亿元,占全国乳品企业总资产的20.2%;草地面积为2.3185亿公顷,占全国总草地面积的86.7%;省一级畜牧机构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90人,占全国的2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29人,占全国的25.6%;县市一级的畜牧机构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16人,占全国的26.6%;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392人,占全国的30.1%;在生产一线的省一级的畜牧兽医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44人,占全国的47%;中级技术职称人员945人,占全国的49%;有市一级的畜牧兽医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18人,占全国的37.4%;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429人,占全国的49.4%;县(市)一级的畜牧兽医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7人,占全国的36.3%;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21人,占全国的49.8%。2002年度西部的总奶牛存栏量为334.2万头,比上一年增长了21.9%,净增长60万头,存栏量占全国总量的48.63%,比上一年增长了0.42%,比全国的增长水平21.4%还要高出0.5%;其中发展增长速度最快为西藏84.2%,其次是四川50%,贵州为40%,宁夏为34.2%,广西为33.33%,内蒙古为31.73%,甘肃为31%,陕西为24.6%,云南为22.64%,重庆为17.4%,青海为16.67%,新疆为12.36%。2002年西部地区总产奶量为5475千吨,比上一年增长了46.86%。其中最大增幅的是内蒙古,增长率为126%,净增长数为1338千吨。2002年西部的乳制品总产量为239.14吨,占全国的25.65%,比上一年增长了83.5%。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内蒙古,增长了108.8%,净增长数为51.7%。从上述西部奶业资源构成与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奶牛存栏量已接近全国的一半左右,但其产奶量并未能形成正比例,这就说明和反映了西部地区的奶牛产奶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据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杨志民在他的《谋求良策把云南奶产业做大做强》一文中所介绍,云南全省的奶牛平均单产才有1400千克)。从前两年的发展增长率来看,西部的增长发展速度与全国的增长发展速度基本持平,仅多出百分之零点几。从西部的乳品企业总资产来看,也反映出西部的奶业企业对奶业建设的固定投资也是偏低的。从新疆的奶牛总存栏量与它的乳制品总产量对比来看,说明了新疆的奶类产品多为当地人所消费。此外,从从事畜牧兽医的在册高、中级技术人员的登记情况来看,其所占比例也相对偏低。还有关于人年均消费牛奶水平的问题,尽管西部虽然占有一定比例的牧民,但总体上还是比东部的人均消费水平要低许多。东、西部奶业发展优势与特点东部奶业发展的优势与特点1.消费能力较强,奶品市场培育较为成熟。2.高投入和肯投入,重在基础和硬件上的投入,机械化程度较高,设备较为先进(例如:广东、福建、上海的奶牛场实现机械化挤奶已达70%以上,广东的大多数大中型奶牛场,几年前就已经实行电脑智能化管理)。⒊饲养管理和乳品加工技术与水平较高,但生产成本也相对偏高。⒋产品多以鲜奶为主,并讲究其质量,其奶源质量基本上接近国际水平。⒌除上海光明和福建长富的产品做全国市场外,其余大多以区域市场为主,市场网络较为完善。⒍比较注重牛奶宣传和消费引导。⒎经营者思想较开放,观念更新较快,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市场经济较早适应和政府行政干预少。⒏企业贴近市场经营程度高,市场信息反馈快捷,产品创新能力强。例如在广州,家庭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电话预约奶品销售商、专卖店等购买牛奶,各零售点、专卖店也可以随时电话通知生产厂家补仓进货。大卖场、超市、士多店、专卖店、学校、机团、家庭送卖形式多样,网络发达,销售通路非常畅顺。但是这些在西部各地区的城市就很难做得到或者不那么完善。我在昆明做市场调研时了解到,有许多的牛奶专卖店经营者反映,当他们当天向生产厂家订购或代售的牛奶售完时,想打电话叫生产厂家及时进货补仓,这是不可能的事,生产厂家从来都不作临时调货供应,故他们只好空守着档口,而使想买牛奶的顾客扫兴而回。这种教条、死板的做法,实际上是生产厂家丢掉了一部分消费者。在广东这种有生意都不做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不以顾客为上帝而以我为主的做法,也从另一则面反映出西部地区的生产厂家和经营者的市场意识未到位和不够强。另外,关于生产企业每天生产任务指标下达的问题,在广东的奶业企业,大部分都能做到隔天下单生产,例如广东燕塘、广州风行、广州达能等企业都能做得到。但西部的奶企,大多数是提前3~4天就下达了的。据悉,昆明几家的乳品加工企业都是隔三天下单下达生产任务的。提前3~4天做市场预测下达指标,它的预测效能准不准?我看这只能是个大约数,这种隔几天预测肯定是与市场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出入,怪不得市场上时有产品积压、滞销、脱销的现象出现。在我看来,这就是生产厂家未贴近市场经营的一种表现并由此所带来的结果。西部奶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1.地广草丰,云南、贵州等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养牛气候。2.过于追求数量,而品位不高,高档次、上佳产品不多,产品层次多为中低档。3.生产成本较低,但利润空间不大。4.大部分人都有饮奶习惯(少数民族多),饮奶基础较东部强,但消费力不强,市场培育缓慢。5.奶制品多以奶粉和超高温灭菌奶为主打产品,巴氏奶所占比例较少。6.当地消费疲软,产品被迫延长销售半径而导致销售成本加重。7.对基础建设投入不多,机械化程度低。8.牛奶产量普遍偏低,奶牛饲养规模普遍不大,多为散户饲养。9.经营者经营手法较传统,思想观念较守旧。西部奶业发展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奶牛“两病”问题不可忽视也不能回避奶牛“两病”是当今全球奶牛饲养业重点攻关和预防的最大顽疾和难题,同时又是令奶牛饲养者、畜牧兽医们最为头痛和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由于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两病”在全球奶牛饲养业中近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我国也有个别地区发病率高于国家限定指标的记录。奶牛“两病”对奶牛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惨重的,“两病”问题,万万不能大意和疏忽。然而,据我所了解,在西部的一些地区,有些人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回避态度,没有勇气和胆量面对奶牛两病的发生。据悉,2002年云南某县曾对980头奶牛开展“两病”抽查,检测结果,染病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而当地有关部门对被检出牛只不但未按有关规定程序及时做出妥善处理,甚至连普查工作也被中断下来。这种对出现了问题又不敢正视和采取回避的态度,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不负责的行为。以我看,这些人“三个代表”是怎样学的,他们很可能少学了“一个代表”。奶牛“两病”,如果不客观面对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让病根留下,终有一日它会泛滥开来,到时就祸害无穷,损失最大的还是农民。因此,笔者建议西部各地区,要向广东学习,一要客观面对;其次是最好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普查和检测;第三是要严格制定和执行每年两次“两病”防疫检疫制度,力求彻底净化,给奶牛饲养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西部寒冷地区不宜盲目到热带、亚热带地区或国外购牛随着国家号召和主张大力发展奶业,西部有多个省市自治区随即很快有动作,纷纷到外地和国外购奶牛,走扩大奶牛存栏总量的道路。据说,云南省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需要从外地购买1万头至2万头奶牛;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地区,现在的奶牛存栏量已达35万头,计划至2007年要发展至100万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惟有通过大批量外购奶牛的高速扩张才能达到。从近一两年奶牛进口情况及西部一些地区今后拟进口奶牛的意向来看,有许多人还想把外购牛的眼光放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国家好的奶牛都是留给自己饲养的,加上近几年来中国等多个国家每年
本文标题:我国西部奶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研究doc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