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
1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摘要: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被不同的民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工具,应该被学习者认识和了解。本文列举了一些中西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行为的差异,尤其是从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道歉、对赞扬语的应答五个方面的异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引起注意以运用于实践,避免文化冲突。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ABriefTalkaboutDifferentPolitenessPrincipleofCulturalExchangeAbstract:Languageasatoolforculturalexchange,hasbeengiventhedifferentethnicandculturalconnotations.Courtesyasa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isveryimportant,particularlyintheawarenessandunderstandingbylearner.Thisarticlelistssomedifferencesandcausesoffiveaspectsincludingaddressing,greeting,acknowledgement,apologyandresponseofthecompliments,attentionshouldbepaidonapplyingpracticeandavoidculturalconflicts.Keywords: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politenessprinciple;appellation;greeting;acknowledgement;apology;responseofthecommendation语言学习的范围很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法学习,还要注重母语与外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人们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但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它是交际主体共同实施完成的动作,但是任何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美国语言学家Grice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否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造成双方的误解。他提出的合作原2则如下:1.得体准则(TheTactMaxim):即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因此要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慷慨准则(TheGenerosityMaxim):即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交际中要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称赞原则(TheApprobationMaxim):即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多赞扬别人。4.谦虚原则(TheModestyMaxim):即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多贬低自己,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原则(TheAgreement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的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之处,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TheSympathy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减少自己与别人情感上的对立,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1]。(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顾日国教授在1992年提出了在汉语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是要“抬”“尊”。2.称呼准则:要用适当的称呼和对方打招呼,要按照长幼、地位高低的相对应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要多用文雅的语言,了解各民族之间语言的禁忌语,多用委婉语,避免直接使用可能会使人尴尬的事物。4.求同准则:指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诸多方面为求和谐一致,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2]。二、中英礼貌准则在礼貌用语中的比较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事实上,在交际过程中两者又各具特点。(一)称呼语各国文化中都有自己特定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一般来说,汉文化中的称谓形式有以下几种:(1)亲属称呼语,包括对自己的亲属,如“爷爷”、“奶奶”等;(2)姓名,包括全名、学名、小名、老/小/大+姓/别名等;(3)通用称呼语,指“同志”、“先生”、“女士”、“小姐”、“老师”等可广泛应用于社会范畴内容或成员的称呼语;(4)职衔,即标志职业或职业的名称;(5)零称呼语,指“喂”、“劳驾”等日常用语或不用称呼语打招呼,或用指听话人所从事的的工作机正在进行的活动称呼对方,如“老师”、“割草的”等。同汉文化的称谓模式相比,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有两种:(1)称谓词+姓,如称MaryBrown为MissBrown;(2)名,如Mary。另外,在交际中,如何根据个人的身份、地位、社会角色来称呼是非常重要的,这是3维持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方式。在一种语言文化中,有些称呼是礼貌、诚信的,但是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可能不被接受。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语言文化中对称呼原则加以关注和解释。在中国,我们有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并且把年纪大看做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象征。因此,我们中国人往往在姓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老”字表示尊敬,如“老徐”“徐老”等,这个称呼包含的含义,不仅是表示年龄上的差异,同时也表示了尊敬,并且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称呼(尤其是后者)中了解到此人可能是德高望重的、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里,“老”不是尊称,反而认为是“无所用”之意。中国人在交往时处处体现尊老爱幼的美德,但对英美人直言其老,恐怕是一种冒犯[3]。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年纪大了以后意味着很多事情不能自己亲历亲为,而是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来日不多的意思。对于名为李建军的中国人来说,“建军”和“军”只有在亲密关系中使用,但在英语中,名为GabrielleWhite的人,可被许多人称为Gabrielle或Gabby,并不需要十分亲密的关系限制。西方人乐于称呼他人的名,适用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学生们也称呼老师的名。因为西方人认为这种形式的称呼显得和蔼可亲。但在中国,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和不能容忍的的。这就是文化差异。另外,“中国人喜欢以年龄来称呼他人。为了表示对老年人的尊重,通常在姓氏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老”字,例如:黄老,赵老,老张,老李等。年长者通常称年轻人为小丁,小陈,即在姓氏的前面加上“小”字。因为这种形式的称呼可以使人们感到亲切友好,就像是在西方称呼他人名字一样。然而,对于一个西方年长的女子,如果你在她们的名字前面加上“Grandma”,那她绝不会感到亲切,反而厌恶。因为西方妇女不喜欢他人提及年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妇女。他们希望看上去年轻而不是越来越老[4]。此外,汉语十分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英语和汉语非常明显的差异之一就在于对亲戚的称呼。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中心。中国家庭中有着严格的称呼原则,基本上都要遵守“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原则。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如:姨,姨夫;姑,姑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舅舅,舅妈;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而在英语中他们不强调父系和母系的区别,因此uncle,aunt,grandma,grandpa,niece,nephew即可基本上把可能的家庭关系涵盖进来。甚至可以用直呼对方名字的方式来称呼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亲密关系的体现。另一种在中文中常见的称呼方式是在姓氏后面加上某人的职位,中国人习惯将职位放到称呼中表示尊敬,如“王经理”,“张老师”等。在西方,他们习惯直呼其姓名。而且,在他们的习惯中,有的表示职位的词是不能够用做称呼的。例如“Goodmorning,teacher!”这样的英语实际上是不被接受的,是中国式英语。在英国对老师的的一般称呼方式是:小学及中学:(头衔+姓)或(先生或小姐);大学或学院:(头衔+姓)或(名字);还有,某些职业如教授,医生和上尉这样的头衔,可以单独使用或与该人的姓一起使用。在称呼语上,汉文化很好的体现了自谦尊人准则,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4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等;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小儿”;自己的家为“寒舍”、“舍下”、“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著”、“拙作”;而称对方为“您”、“您老”、“先生”、“阁下”、“老人家”;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杰作”。而在英美文化礼貌准则中却没有上述谦词和尊词,第一人称用“我”、“我的”、通用“I”、“my”或“mine”,而第二人称“你”、“你的”通用“you”,“your”或“yours”。(二)问候语人们之间经常进行问候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社会联系,而不是传递信息,因此,公式化的表达形式往往会被用到。人们见面,尤其是熟人之间,一般要打招呼,以示礼貌。除了偶尔用手势表达,大多要使用问候语。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见面用的招呼语大不一样。在英语中,可用简单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和“Hello”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质的见面语,如:“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Day,GoodNight”等等。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很少使用。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样一句话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天凉,小心感冒!”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然而,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这样问西方人,他们会十分惊讶,甚至反感。他们会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干涉他们的私事,而不是友好的问候。在汉语中,一般可以用称呼代替问候,如在路上碰上父亲的一个老朋友,便叫一声“王叔叔!”或“李伯伯!”,对方一听也就知道你是在跟他打招呼。可是,如果你朝一个西方人喊“UncleBrown!”或“ProfessorSmith!”,人家就会停下脚步回答:“Yes?”因为他以为你有事要问他,需要他的帮助。西方人和中国人也会把询问或者评论某些事物作为一种问候的手段,但在中英两种文化下也有不同,所以需要注意避免冒犯别人或产生误解。有时中国人会问为什么英国人常常谈论天气。也许应该反过来问问,为什么中国人经常谈吃?事实上,没有真正的答案,或者说话题的选择多半是因为习俗。在英国,谈论天气确实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问候方式。英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隐私权观念,天气是一个非常适合他们的与个人情况无关的话题。讨论侵犯他们的私人生活的话题就很容易冒犯他们,所以中国式的问候'你要去哪里?'是特别令他们讨厌的。如果他们不熟悉中华文化,他们就认识不到这只是一个问候,可以用模糊的回答方式;而他们认为这是侵犯他们隐私。(三)致谢中文和英文中都有表达感谢的语言,例如,谢谢,非常感谢,Thankyou,Thanks。就整体而言,他们
本文标题: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5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