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饲料工业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
我国饲料工业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届大型企业联谊会暨第五届理事会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白美清(2010年10月17日)各位来宾、各位理事、各位代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届大型企业联谊会暨第五届理事会四次会议在江西老根据地的英雄城南昌市召开,具有特殊的、深刻的意义。这两个会议,是在新世纪头十年结束、新的十年开始之际,在“十五”、“十一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十年回顾、十年展望”。这是事关我国饲料行业全局和今后发展的一次战略研讨会,是动员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战斗、开拓前进,打好向“饲料强国”进军攻坚战的动员会。它将在中国饲料发展史上书写新的篇章。一、我国饲料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正值“十五”、“十一五”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后,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发、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转折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取得成就最大的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的看这十年,饲料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是有利的,虽然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但我们顶住了压力,承受了冲击,仍保持增长的好势头。饲料行业是以内需拉动为主,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我们在危机中谋发展,成为全球饲料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饲料工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这十年是饲料行业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堪称饲料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饲料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起步、成长的。1980年,我国饲料工业产量110万吨,1990年发展到3194万吨,十年平均年增长308万吨;到2000年发展到7429万吨,十年平均年增长424万吨;到2009年发展到1.48亿吨,十年平均年增产量为822万吨,大大超过了前两个十年。饲料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07亿元,到2000年上升为1580亿元,再上升到2009年的4266亿元。在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安全也不断改善,2009年全国抽查饲料产品样品合格率为91.51%,其中配合饲料合格率达到95.9%。饲料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撑了中国肉类和禽蛋等畜牧饲养业的发展,目前全国肉类产量已达到7642万吨,在满足人们“菜篮子”需求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粮猪安天下”,饲料工业在其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中国饲料工业也为全球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前年国际金融危机、禽畜病疫等袭击之下,美国、欧洲饲料业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一道,保持了发展的势头,成为国际饲料界的中流砥柱与支撑主力,扩大了我国在国际饲料业的影响力。从1975-2005年全球工业饲料总产量由2.6亿吨上升到6.26亿吨,2008年首次突破7亿吨,2009年预计可达7.076亿吨,增长1%,主要是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增加的数量。十年来中国饲料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突出的有几点:1.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自主经营、较为完整的现代化饲料工业体系。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饲料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和科研、教育、标准、检验等协调发展。因而保证了向畜牧业提供充分的、安全营养的饲料产品,促进了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的持续增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产量稳步上升,质量持久提高的情况下,十年来地区的战略布局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十年之前,没有一个省的饲料产量超千万吨,而现在,继广东(年产1753万吨)、山东(1677万吨)之后,河南(1047万吨)崛起于中原,辽宁(1038万吨)振兴于东北,成为我国饲料界的“四大金刚”。目前饲料产量居前十位的省(自治区)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辽宁、河北、黑龙江、湖南、江苏、四川、广西,改善了地区布局。还要看到,在饲料体系的多个组成部分中,本土企业均占重要地位,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原则,避免一些拉美国家的教训。2.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型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十年来,企业的整合提升,联合重组向面上扩展,大型企业和集团形成的聚合效应显现,在全国饲料业中所占比重上升。大企业向大而强、小企业向小而精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起步早、居于第一梯队的新希望、六和在2005年联合以后,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通威、温氏、恒兴、唐人神、正邦等,继续大步前进。后起之秀的海大、禾丰、大北农、双胞胎、铁骑力士等奋起直追,正迈入全国性大企业的行列。至于地区性、专业性分布于各地的大企业和集团,也日益壮大。据统计,2009年全国上百万吨的企业18家总产量5473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的37%。2009年世界饲料产量上200万吨的企业44家,其中我国占7家,在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之际,我国这七家饲料大企业年增长平均为21%,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十年,饲料“小、散、低”的状况大有改进,大中型企业你追我赶,努力生产精品,发展速度加快,组织化程度提高,标志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增强,这是我们保持发展势头,继续大步前进的主要力量。3.扩大开放,企业“走出去”发生历史性变化。2004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了国际饲料联合会(国饲联),成为与美国、欧盟、巴西等国饲料协会并驾齐驱的四大理事国之一,加强了与国际饲料界的交流与合作。这十年是饲料业走出国门,向国外输出资金、技术、人才最快的时期,不少大型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据初步统计,已在10多个国家投资办厂,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扎根,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推动了当地畜牧饲料业的发展。目前这一势头正在加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饲料添加剂在新世纪从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其中维生素A、C、E及氯化胆碱等产品,已占国际市场的30%-50%,2009年赖氨酸净出口7.2万吨,蛋氨酸也改变了主要依靠进口外国产品的局面。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标志着饲料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4.科技兴饲的步伐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推广工作深入发展。这十年,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的科技进步奖。全行业科技普及水平大为提升,特别是饲料配方在引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肉料比不少已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肉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18天左右;猪配合饲料转化率由4.0∶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蛋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3.0∶1提高到2.4∶1:水产配合饲料转化率由2.5∶1提高到1.8∶1。带动了各类饲料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在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饲料业仍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讲,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在饲料安全上仍然存在不少隐患。部分小作坊、小企业在使用添加剂上出问题,屡有事故发生,造成不良影响,妨碍整个行业的发展。概括地说,由于“十五”、“十一五”饲料规划的胜利实现,一个自主经营、充满活力、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饲料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一支在市场风波中锻炼成长的企业家队伍已初步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饲料发展之路已展现在华夏大地。这里,需要着重指出,这条饲料发展之路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企业主导型的。在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饲料业已形成民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对于企业经营者,国家的政策导向就是促使他们拥有企业的真正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在有关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分配机制、扩大联合等方面,均由企业当家作主,使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创业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加上进入市场经济后形成的社会体系的三元结构紧密合作,即:政府行政部门着重进行行政许可与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行宏观调控与引导;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功能,搭建平台,引领行业协调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从而使社会三元结构融合成巨大的合力,促进饲料行业走上投资少、发展快、人民得实惠、社会能和谐的康庄大道。这就是这三十多年积累的饲料发展经验的精华,是我们今后前进的良好基础与有效支撑。二、打好向“饲料强国”进军的攻坚战明年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党中央最近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党中央还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多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坚持把经济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对我们今后国民经济包括饲料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应当看到在“十二五”,在今后的十年,也是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新的机遇期。我们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立足国内解决人民对肉食需求的方针,与畜牧水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基本实现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这是全行业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实现从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包括着丰富的内涵,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产量上要超过世界大国,跃居第一;而且在饲料的结构调整、安全质量、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搞活机制等一系列工作上,实现转型升级,争取达到和超过世界饲料业的先进水平,努力实现饲料工业的安全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饲料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迈向饲料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总的来讲,我们必须从“要素增长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这就是要摒弃旧工业化道路,全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认为要重点抓好“四大体系”的建设,即绿色生态饲料工业体系、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组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法律与政策支撑体系。第一,建设安全、营养、高效、低耗、绿色生态饲料工业体系,真正走上可持续、促和谐、得实惠的新路子。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向饲料强国迈进的根本途径。要切实改变重生产、轻污染,重眼前、轻长远,重量的扩张而不注重质的提升、重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的旧观念。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环境、耕地、水资源等方面的污染已达到惊人的程度,这与畜牧饲料行业中滥用药物、粪便污染以及采用粗放的、落后的饲养方式分不开的。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需要,适应人们要求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的需要,必须下决心转变旧的发展方式,这是时代的潮流,人民的愿望,也是企业发展的企求。这一关不攻破,成为饲料强国只能是空话。因此,要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建设“绿色生态饲料业”。用新技术革命成果武装全行业,运用先进的体系、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饲养方式去覆盖全国,提升工业饲料在老使用区的技术与水平,扩大占领工业饲料的空白区。可以说是“提升老使用区,开拓新使用区”。现在不用工业饲料的地方大约还有40%左右,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较多,潜力很大,任务很重,突破这个关口,饲料业就会出现大提高、大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建设布局合理、分工协作、高效运作、安全可靠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组织体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由少数几个大公司覆盖全国的态势。我们必须建设以全国性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以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型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组织系统,形成大而强、小而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企业群体。要看到我国饲料工业是在小生产、小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性甚至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可以说“大企业不强”;而小企业的发展,又处于“小、散、低”的局面。因此,提升企业组织化程度,上水平、上档次,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就成为当
本文标题:我国饲料工业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