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三)全解
认知地图第三章一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T·C·托尔曼所著的《白鼠和人的认知地图》。他认为,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现场图的模型。它是一种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还包括方向、距离和时间关系等。•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认知地图的存在,即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之为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概念的发展•1、早期阶段(1930—195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派•2、中期阶段(1960—1970年代),地理学家的加入•3、当代阶段(1980年代至今),信息加工理论的加入认知地图概念的发展•1、早期阶段(1930—195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派•小白鼠走迷宫实验•结论:老鼠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也不是依据途径的次序而形成的机械的奔走习惯来行动的,托尔曼认为白鼠走过迷津之后,获得了迷津通路的整体概念,从而托尔曼第一次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个术语。托尔曼最原始的关于“认知地图”的概念是对现场地图在头脑中的模拟,但是托尔曼在后来的研究中把认知地图的概念泛化了,内涵得到了延伸,头脑不仅对空间事物的位置距离可以形成认知地图,而且对抽象的符号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比如对书本上的字、图片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对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概念的发展•2、中期阶段(1960—1970年代),地理学家的加入•地理学者主要从认知地图整体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关系回答了认知地图是什么。•图安(Than,1975)认为,认知地图就是一个人给朋友指路时,脑子里所呈现的道路格局。阿普兰德(Appleyard,1970)通过研究发现存在顺序型和空间型两种认知地图类型,其中顺序型认知地图以道路导向为主,而空间型认知草图则以区位导向为主。认为随着人们对某区域熟悉程度的增加,随着对区域特征把握得更加深入,认知地图呈顺序型向空间型发展的趋势。认知地图概念的发展•3、当代阶段(1980年代至今),信息加工理论的加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地图概念体系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心理学家们从信息加工角度重新审视了认知地图本质,提出认知地图实质是认知映射(cognitivemapping),即一个包括获取、编码、存储、内部操作、解码和使用外部环境信息的动态过程。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1自由描画法•2限定描画法•3圈域图示法•4空间要素图示法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1自由描画法•自由描画法最著名的经典案例莫过于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了。该研究选取美国各具特色的3个城市中心区作为调查对象地,范围在1.5英里×2.5英里(2.4km×4.0km)左右:波士顿的中心区特色鲜明,洛杉矶的方格网布局新城,新泽西城的杂乱无章。该研究主要运用了2种调查方法,一种是在市民中抽样访谈,获取他们对环境的意象;另一种是在实地,对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形成的环境意象进行检验。抽取市民访谈样本的要求是在该调查对象地长久居住或工作,居住或工作地点散布在调查对象地的不同地方,并排除城市规划、工程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市民访谈在波士顿调查了30人,在泽西城和洛杉矶分别是15人。每个样本的访谈通常需要1.5h。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2限定描画法•案例:关于自然公园空间意象的研究;•该研究目的是明确使用者对自然公园的空间意象,弄清空间意象与景观资源条件的关系,为公园的空间规划获取基础资料。•具体方法:选取东京周边可以当日往返的,使用程度相近的,箱根、奥日光、奥多摩等5个自然公园作为调查对象地。调查在每个自然公园事先选择10个代表当地景观资源的风景点,一共50个风景点,向被调查者展示。随后要求被调查者画出包含有这10个地方在各自公园的位置关系和当地的道路、河流等内容的草图。也即是,并非描画自然公园全体空间的意象,而是限定内容的空间意象。在进行限定描画法的同时,调查记录下来在全部50个风景点当中,被调查者选择指出的自己留有印象的风景点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3圈域图示法•圈域图示法选取了一个市民对地方环境的认知与意象的研究为案例,以揭示该方法具体的操作和分析过程。•调查要求市民圈画出认为是该市中心地区的范围。调查对象样本选择日常生活中,与当地环境设施接触机会较多的群体。考虑区位条件和居住社区的形成年代,调查随机选择了4个不同地方的大约50名样本。调查方法为入户访问,并综合使用访谈和问卷2种方式。调查市民关于城市中心区范围的意向时,使用了标记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名称的1:10000地形图,并请他们在图上用线圈出各自认为的繁华地区的范围。•分析过程将这些地区的范围线叠加,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等级将指认率图形化,如(图7、8)所示。结果显示,市民认为的城市中心区的范围很小,只有10%的指认区域与商业区重合。所以调查表明,在市民心目中该市是中心性欠缺的城市。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4空间要素图示法•空间要素图示法的调查对象可以是建筑、道路、座椅等多种形式的空间要素。•选取以树木为空间要素调查对象的案例。该研究调查在更新改造的居住社区里保留原有树木的情形下,居民在改造前后对社区空间喜好的变化。•分析统计居民喜爱场所空间和喜爱树木的累积度,如(图9)所示,得出如下结论:关于空间,改造前居民喜爱的空间广泛分布于社区各处,改造后集中于中央广场。改造时对原有树木的积极保留有利于社区意象的延续。关于树木,改造前社区内广泛种植的建构社区意象的群植树和树形独特的若干孤植树,以前就被居民所喜爱,改造时被原地保留。它们从视觉和感觉上有助于居民对原来场所的记忆延续。而且,即使是同样种类的树木,保留树比移植树、新栽树更容易赢得居民喜爱。1.路径:在大多数城市认知地图中,道路常常占主导地位,主干道往往构成城市环境认知的框架。2.标志: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标志可以是日月星辰、自然山川、岛屿、大树,也可以是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而在城市环境中,高塔、桥梁、纪念碑、雕塑、造型特殊的建筑、牌楼、喷泉等都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3.节点:好的节点应该有方向感强的醒目的标志,这些标志是审美的对象,因为这些标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中心对称或四面无明显区别的节点最容易使人迷路,丑陋的节点最容易损害城市的形象。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这一共同特征在区域内是共性,但相对于这一空间范围之外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从而使观察者易于把这一空间中的所有要素看做是一个整体。5.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包括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的界线。如何形成认知地图,环境心理学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模拟观点和命题观点。模拟观点认为,认知地图是真实环境在记忆中的复制品,它与物质环境大致上一点点相互对应,似乎是一幅贮存在头脑中的环境的图像,因此称之为“心理图像”或环境的“表象。”命题观点更加强调通过对信息赋予意义加以贮存。客观环境被再现为很多相互联系的概念,每一种概念都会引起许多联想,如颜色、名称、相应的声音、高度等,人们借助于这种命题网从记忆中寻找有关的各种联想,并由所画的草图体现出来。三、认知地图的性质四、认知地图的特点(一)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认知地图具有地理地图的特点,它是多维环境信息的综合再现,既包含具体信息,如街景、建筑造型、广告人流量等;也包含抽象信息,如构成整体意象的单独要素,环境氛围等,它们共同形成“头脑中城市”的结构。明眼人的认知地图以视觉信息为主,同时还包含非视觉方面的意象。盲人主要靠触觉与听觉也能形成清晰的认知地图。(二)模糊性和片段性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然而它并非客观环境的照片或测绘图,更不是精确的复制模型,而是经头脑加工过的记忆的产物。不同部分清晰与模糊的程度、各种错误的性质反映出个人在认知地图方面的具体差异。(三)个人差异1.当地居民与外来者2.活动区域:城市居民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又有共同的活动范围。扇形的城市认知地图3.性别差异:对环境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女性更加关心区域和标志;男性更加关心道路和方向。4.年龄差异5.人格化地图:由于个人价值观、兴趣互不相同,对城市中不同要素注意的程度也不相同。思维方式也影响个人的认知地图。五、认知地图的功能(一)解决空间问题解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是个人适应环境,赖以生存的本领。面对物质环境无法解释,会使人产生难以抗拒的恐惧心理,较清晰完整的认知地图有助于个人了解自己身在何处,准备去向何方,充分利用和选择环境的“提供”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使个人建立起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五、认知地图的功能(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人们在不断认识新环境的过程中,也要时时回头寻找原有的参照点或参照系,否则就会迷失方位,给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带来困惑。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原有环境认知基础上逐步扩大认知地图范围的过程。(三)交往功能环境的公共意象提供了社会交往所必须的公共符号系统。公共意象越清晰的城市,这种公共符号系统的作用就越突出,市民的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就越活跃,活跃的社会生活又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城市公共意象的清晰度。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为“认知地图”。人的认知成图能力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至2岁,相当于婴儿期。2.前运算阶段:约2-7岁,相当于学前期。3.具体运算阶段:约7-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约12-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由儿童时期进入青少年时期。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二)儿童认知成图的四个阶段1、首先注意和记住空间标志物2、识别和熟悉特定标志物之间的路径3、将彼此临近的标志和路径连接成子群4、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组织为统一的环境整体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三)三种参照系1.自我中心定向系统:这一阶段儿童以自身的活动为中心,认知地图中的环境要素彼此分离,环境意象是支离破碎的。2.固定点定向系统:认知地图围绕环境中熟悉的固定场所发展。3.直角坐标参照系:认知地图能反映有机的整体空间环境,能根据坐标网想象出环境的空间透视关系。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四)路线型和鸟瞰型认知地图儿童最初只注意一维空间,因此只能掌握路线型认知地图,环境被描述成由某一固定点通往各处的路径。路线型认知地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上升为鸟瞰型认知地图。路线型意象不断丰富和内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上升为鸟瞰型意象。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具有一定秩序和意义的环境刺激有利于人们花较少的注意把握较多的信息,在环境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的关系、邻近性形成的组团、相似性强调的群体、连续性产生的韵律、封闭性所界定的空间范围,可以达到简化信息、提高环境识别性的目的。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一)组织与结构城市的主干道对形成城市空间的意象结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路、节点、标志恰当地组合,有利于形成凭直觉可迅速判断的环境意象,使环境变得易于识别。在视线可及的中等尺度环境中,高度可见的标志或标志群常常成为组织环境全局的核心,周围要素在它们的控制下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只要结构清晰、标志醒目、方向明确,即使有局部的模糊甚至意象空白,仍旧是一个有控制感的易识别的环境。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环境意象,便于人们根据已知的环境结构和醒目的标志去寻找不熟悉的环境目标。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二)同一性建筑群或区域内的某些共性,如统一的建筑风格、色彩、添加符号、绿化模式和与众不同的控制性标志等,都有助于形成整体感,同时也成为与其他区域或组团相区分的特征。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三)意义生态心理学家强调人需要感知有意义的刺激模式,理解的刺激才能形成记忆,无论是功能意义、文化意义或历史意义都有助于对刺激的理解
本文标题: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三)全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7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