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儿科常见疾病特级护理细化标准护理级别适应对象护理要求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新生儿2、有疾病需入住监护室的新生儿;3、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4、手术后的新生儿及3个月内小婴儿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小婴儿(3月内)。总的护理要求1、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护士护理。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3、遵医嘱正确实施各项治疗和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落实安全护理措施。5、落实生活护理如:皮肤护理、臀部护理、喂奶、换尿布等6、保持患儿的舒适体位和肢体功能位。7、实施床旁交接班。举例如下:新生儿1、有疾病的新生儿2、早产儿3、低出生体重儿、4、足月小样儿、5、高危新生儿特别注意新生儿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吸吮力、奶量及对外界的反应情况,如发现有面色苍白、气急、发绀、呕吐、哭声弱或不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安置于合适的体位(头高足低,头偏向一侧)。如有呼吸暂停,应立即摆正体位,给予刺激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3、合理氧疗青紫、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早产儿避免长期或高浓度吸氧,防氧中毒。4、维持正常体温,室温应保持在24-26ºC,湿度55%-65%,早产儿置于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保温。5、保证足够的营养,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选用配方乳,无吸吮和吞咽功能者予以鼻饲牛奶,必要时予静脉高营养。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要严格洗手或手消毒,严格探视制度,所用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重症肺炎(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出现呼吸衰竭的患儿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儿重症肺炎(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1、改善呼吸功能,遵医嘱使用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2、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密切观察痰液颜色、量、性状变化并及时记录,痰液黏稠时使用化痰药进行氧气雾化后拍背吸痰。3、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吸痰及翻身拍背时需两人合作,防止气管插管脱出,及时采集血气分析,以便调整吸氧浓度及呼吸机的其他参数,并做好呼吸机管道维护和消毒。(3)(3)3、行机械通气时常规插胃管,防止胃胀气。常规严密观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预防心力衰竭,一旦发生心力衰竭,遵医嘱正确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严格按时按量给药,抽药剂量要准确,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儿科常见疾病Ⅰ级护理细化标准Ⅰ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危重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婴幼儿4、病情不稳定的患者;5、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年长儿。总的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及时评估病人,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禁食、鼻饲、卧床患者护士亲自进行面部清洁、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落实安全措施;4、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举例如下:高热性疾病1、肺部感染性疾病急性期2、高热惊厥患儿3、原因不明的高热患儿高热性疾病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Q4h,体温≥39℃者应积极予以降温处理,防止发生惊厥。2、卧床休息,保持合适的室内温湿度,空气新鲜,做好口腔、皮肤、护理,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嘱多饮水。3、做好气道护理,观察痰液颜色、性状等并及时记录4、高热惊厥者予以紧急退热、止惊处理,止惊常用地西泮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速度按每分钟1mg,或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5、防止窒息和受伤惊厥发作时,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服和领扣,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呕吐物,保证气道通畅,备好急救用品;出现谵妄、昏迷时加床栏,以防坠床,还应防舌咬伤。6、诊断未明,疑为传染病者,应暂时隔离,并配合医生及时留取大小便及血标本,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循环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力衰竭循环系统疾病1)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烦躁不安者可遵医嘱给镇静剂,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2)密切观察患儿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心脏杂音等变化,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持续心电监测、血压监测。3)根据患儿心功能情况采取合适体位,重症患儿采用半卧位或坐位。4)严格遵医嘱用药,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心律。5)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保证吸氧管道畅通,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6)做好饮食护理,少食多餐,避免刺激食物。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儿限制盐的摄入,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消化系统疾病1、根据医嘱正确补液,尽快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出入量、尿量、神志、营养状态、皮肤弹性、眼窝凹陷、口唇黏膜干燥表现、神经反射等。3、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低钾、低钙表现及脱水、酸中毒纠正情况。4、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饮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一般不禁食,呕吐频繁可禁食数小时,吐泻严重者禁食6—8h。5、准确记录出入量、呕吐、大小便的颜色、次数、量及性质。6、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尿布,保持肛周的清洁,防止臀红、尿布皮炎,腹胀者给予肛管排气。7、病儿有心、肺、肾功能不全或补液后不能迅速纠正脱水或出现浮肿、心率增快、肝脏肿大等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神经系统疾病1)卧床休息,取头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和压疮,抬高床头20-30ºC,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2)做好高热的护理,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高热时予以降温处理。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4)控制惊厥,保持镇静,做好口腔、皮肤护理。5)保证能量供应: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6)做好瘫痪的护理,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与功能位置。7)做好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儿科常见疾病Ⅱ级护理细化标准护理级别适应对象护理要求Ⅱ级护理1、病情较重,需卧床休息,生活部分自理的年长儿2、病因明确,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儿;4、生活部分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儿总的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评估病人需求,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举例如下1、急性肾炎2、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1、向患儿及家长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嘱患儿卧床休息2周。2、根据病情定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评估患儿水肿情况,每周测体重1次,水肿明显病人,每日测量1次,做好记录。4、观察尿量、尿色,定期送检尿常规,每周1-2次。5、准确记录出入液量,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观察患儿有否呼吸困难、心率增快、6、观察患儿有否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青紫、颈静脉怒张的表现,警惕急性循环充血的发生。7、注意应用利尿剂和降压药的效果及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症状。8、正确指导病人休息与运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要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可恢复正常生活。过敏性紫癜1、观察皮疹形态、数量、分布,是否反复出现,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2、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避免进食鱼虾、蛋、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抗生素、磺胺等药物及接触花粉、油漆等。3、对关节肿痛的患儿选用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协助日常生活护理。遵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关节疼痛。4、腹痛者观察有无呕吐、血便,禁止腹部热敷,以防加重肠出血;腹型紫癜患儿应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的流质饮食,严重者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5、注意观察有无紫癜性肾炎的表现。6、做好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本文标题: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9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