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改革改制目的是什么?落实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加速产业资源整合与规范化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医科大学,校本部有10所学院,有14所临床医学院,有6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每年为北京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输送大量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我校校办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历经20多年,多数还还没有形成规模,方向也比较分散,学科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投资无回报,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年来,我校加紧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为目的,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开展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一、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速产业资源整合1、思想重视,组织落实企业改制,首先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校办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把校办产业工作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04-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中。《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定在2010年前要重点完成第一阶段基础平台的搭建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其中对于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即:要形成产业集团的构想,建立必要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在服务社会同时,形成学校主要的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创收能力,增强自主造血能力。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从校办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即: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平台,提高资产公司运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挡住麻烦;又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趟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之路;校办产业要努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学校筹集建设与发展经费的一种重要渠道,更好地服务学校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遵循上述思路,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紧推进产业改制与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资产公司董事会,充实了管理骨干,为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障;对于企业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进行研究,并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了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发展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统一有效的领导体制,为企业改制和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产业工作面对种种困难,不松劲,不懈怠。2、摸清“家底”,拓清基础,制定方案结合经济整顿、国有资产清查、企业改制等工作,对开办各类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制定了“先装后改”分两步走的改制方案;先装即先装筐,弄清实有情况,统一纳入改制范围;后改即后改制。2007年上半年,又发动全校各二级单位对开办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清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校产业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报经学校批准执行。三年来,我校提出并推进了“两个撤出”,即“企业撤出学校,学校撤出企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清理问题,拓清基础,建立“防火墙”,使新组建的资产公司能够轻装上阵。主要措施是: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品种不对路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于因校办企业关联产生的社会企业,尽快脱钩等。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启用中介单位清理关闭企业税务等问题;对于关闭及脱钩企业的首医在编的老职工,结合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和首次产业岗位聘任,予以妥善安置,确保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具有一定优势的全资和控股企业,以及部分清理关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新整合。目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装筐”工作,已将6个企业装入首医大资产经营中心,并开始第二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二、依托学科优势,构建服务平台,在改革基础上加快建设进程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加紧进行校办产业的改革与改制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将开展如下工作:1、转变市场运作方式,建设CRO服务平台CRO是一个新兴的行业(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即“合同研究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公司提供新药非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我校建设CRO平台的主要内容是:临床前研究的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临床试验的CRO,依托我校众多附属临床医学院和跨院学系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中心等资源开展研发服务;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我们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从创新药物市场分析—临床前研究—制剂工艺研究—代理新药申报—临床样品的制造—新药的临床实验服务—创新药物及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CRO服务平台,实现从医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使我校科技企业市场运作方式向为北京和境内外医药企业提供PDS全程服务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思路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将我校产业发展与运行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尽快实现与国际生物药产业的接轨,进而提高科技贡献率。2、加强企业认证建设工作我校临床诊断制剂企业在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础上,2007年又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我校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007年已经启动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国际CAP认证准备,计划在2008年底前后完成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AAALAC的认证,不断提升竞争实力。3、加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工作我校临床检验中心还与诊断试剂企业等有关方面,联手共建,努力把检验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首都各社区医疗站点提供标准化临床检验结果的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可以对在校各层次医学生提供医学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4、继续建设和运行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依托我校牵头建立“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优势,联手在京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医药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制剂向新药研发转化、中小医药企业孵化等“搭桥铺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使我校与北京地区相关院所和医药卫生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地区生物医药事业做贡献。5、积极探讨医药科技园区建设为落实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调研,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覆盖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探讨,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逐步落实首医大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为医药科技企业“筑巢”、“引凤”,以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加强研究,为企业转型后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做好准备1、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促进规范化建设坚持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的思路,2005年以来,在改制实践中,抓住我校企业改制工作的重点、难点,产业系统已先后申请到学校校长基金4个课题的资助。通过调研和实践验证,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在学报发表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文章,就我校产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设思路;07年又获准三个延伸课题研究的资助,包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企业转型期的会计事务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2、加强培训,做好人力资源准备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首次产业职工岗位聘任,增聘了资产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以及公司企管、财务、综合三个部门主任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初步建立了资产公司运行框架;同时制定并启动了“2007—2010产业人员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产业人员素质,为产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准备人力资源。3、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在改制的同时,我们已着手研究制定公司运行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流程建设,特别是公司财务预决算管理、重大事项决策、重点部位监督,以及对经营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通过学习和调研,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阶段性、摸索性的工作,但我们相信,前景是光明的,经过学校的艰苦奋斗,校办产业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创新,更好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规范化建设,为学校发展和首都建设做出积极努力!2008年4月
本文标题:改革改制目的是什么?落实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