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热爱生命》蒙田课件
热爱生命蒙田(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于1580年出版。关于作者关于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第一部分(第1~2段):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整体把握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二部分(第3段):珍惜光阴,充实生命。第一部分: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风和日丽的时候飞快地“度”过去;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接着,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哲人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消极地看待生活自己“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积极地看待生活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明确:“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第二部分(第3段):珍惜光阴,充实生命。在文章的第3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原因是什么?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但还是“迅速抓住时间”,“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明确: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问题探究明确: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生活乐趣就大,如课文中的“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不正确,生活乐趣就小甚至没有,如课文中的“哲人”“糊涂人”。2.文章中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问题探究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3.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问题探究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好日子坏日子重在态度我哲人糊涂人如何热爱要乐于生讲究方法蒙田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点拨: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你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有意义,对于死亡不感到苦恼。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热爱生命珍惜青春
本文标题:《热爱生命》蒙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5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