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时期咸阳推进旅游跨越式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新时期咸阳推进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报告人:马耀峰单位:陕西师范大学1背景分析:战略机遇与条件1.1国家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为咸阳旅游奠定了发展基础1.2良好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咸阳旅游提供了可进入保障1.3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咸阳旅游创造了极好机遇1.4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咸阳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1.5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为咸阳旅游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咸阳1.1国家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为咸阳旅游奠定了发展基础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GDP达21.087万亿元,增长10.5%,再次成为世界之最。“快”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经济总量在全球位次从1990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4位;最近3年来,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我国上半年GDP总量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与世界排名第三的德国差距越来越小。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从微观角度看,咸阳经济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2元,分别增长7.4%和9%。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是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密切相关的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咸阳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奠定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基础。1.2良好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咸阳旅游提供了可进入保障随着陕西八方“米字形”大通道道路骨架的逐步形成,以及咸阳境内几条高速公路建成或即将建成通车,咸阳的可进入性大为增强,已成为陕西关中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拥有陇海铁路、西宝高速、312国道、西(安)—平(凉)铁路、银(川)—武(汉)等3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11条国道省道,构成了密集的陆路交通网络体系。机场咸阳还拥有西北最大的、全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航能力直达我国90多个主要城市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年货物吞吐量近10万吨,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快捷的陆、空交通优势使咸阳成为我国西部交通最发达的地域之一。1.3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咸阳旅游创造了极好机遇从2002年西安、咸阳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以来,两市逐步加快了一体化建设进程,实现了西咸电话成功并网升位,在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和市场对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共建西咸大都市圈、联手打造关中核心经济圈、联合共建,实现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已成为广泛共识。在旅游业发展中按照“旅游同线”原则,两市进行了广泛交流,一体化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随着两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其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在“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的大形势下,较易完成并可能实现的“西咸旅游一体化”将首先取得突破,咸阳与西安的区域旅游经济活力和旅游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咸阳旅游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期。1.4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咸阳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咸阳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第一帝都、中国地热城,是拥有2350多年建城史的世界文明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尤以秦、汉和唐文化特别突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境内有文物点4951处,尤其是绵延百里的27座中国汉唐大型帝王陵寝,为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咸阳的社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典型的“京畿文化”和关中民俗风情文化特征,戏曲杂技、舞蹈社火、唢呐鼓乐、木偶皮影、剪纸泥塑等文化艺术闻名于世,充分展现了咸阳秦人的豪爽忠诚、坚韧不移、吃苦耐劳、开放包容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咸阳位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南缘衔接地带的地貌和植被特征,造就了独特的暖温带高原沟壑丘陵平原过渡景观。北部植被丰茂、生态环境优美,南部土地广袤肥沃、米粮阡陌纵横,中部200万亩苹果林成为我国著名的果品种植基地。咸阳1.5社会消费结构变化为咸阳旅游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态势。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非物质性消费在人们总消费中所占比重将急剧增加,旅游作为非物质消费的代表,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我国每周5天工作制和每年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使职工每年休假日长达114天。有统计表明,人们在1/3休假时间和1/3业余时间内的休闲消费,已占到总消费的1/3左右。美国著名休闲学专家戈比预言:“与其他现代化国家一样,休闲活动在中国经济体系中也将扮演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目前西安以休闲为旅游动机的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63%,人们出游正在逐步由基本的观光型旅游向高层次的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过渡,体验文化、康体养生、回归自然的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适应新时期旅游市场的这一变化,处在陕西历史文化核心区域的咸阳,必然成为我省乃至周边省市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康体旅游的理想选择。2产品战略:着力打造三大旅游产品2.1面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打造“大汉百里廊道遗产公园”极品2.2面向国内高潜力旅游市场,打造10个遗产公园旅游精品项目2.3面向关中及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建设一大批康体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类旅游产品2.1面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打造“大汉百里廊道国家遗产公园”极品咸阳原上的汉代9座帝王陵墓所构成的百里廊道遗产,是咸阳最具垄断性、唯一性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享誉中外的“汉文化瑰宝”,旅游价值和科考价值极高,应逐步打造成为“大汉百里廊道国家遗产公园”的世界级旅游极品,使之成为吸引入境旅游和国内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高端旅游客源市场的主打品牌。建议依托阳陵、茂陵等国家级文保单位,在不破坏文物前提下,分别建立帝王遗产公园,使旅游者能观赏游览、体验感受“大汉雄风”。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其打造成为我省继“兵马俑”之后的新的国际旅游品牌。建议省政府将已确定的“汉文化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旅游项目名称,改为“大汉百里廊道国家遗产公园”。2.2面向国内高潜力旅游市场,打造10个遗产公园旅游精品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是咸阳旅游的主体客源市场,应瞄准这一市场需求,依托深厚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10个国家遗产公园旅游精品项目:(1)汉景帝国家遗产公园。突出神奇、深邃等阳陵兵马俑奇特景观,依托地下博物馆等资源,建成大汉百里廊道遗产东部的著名旅游区;(2)汉武帝国家遗产公园。依托茂陵、卫青墓、霍去病墓等文化遗存和茂陵博物馆,建设大汉雄风文化园,着力展现汉武大帝驰骋争雄的历史画卷,成为大汉百里廊道遗产西部的著名旅游区;(3)汉高祖刘邦国家遗产公园。依托长陵和陵邑等历史遗存,以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为脉络,领略楚汉相争的历史特色;(4)汉昭帝国家遗产公园。依托平陵以及陵邑遗址内发现的制骨、制陶作坊、部分建筑遗址和大量汉代砖瓦等遗存,展现汉代制作工艺等文化特色。(5)秦都咸阳宫国家遗产公园。依托秦咸阳宫遗址和博物馆,复建、仿建大秦宫,部分再现秦咸阳宫殿的雄伟气魄,展现秦文化特色;(6)大唐高宗武则天国家遗产公园。依托乾陵和其周边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文化遗存,突出参与性、动态性、表演性、体验性旅游项目,反映浓郁的大唐历史文化特色;(7)唐太宗李世民国家遗产公园。依托昭陵、九嵕山和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存,展现李世民南征北战、“贞观之治”等大唐盛世文化;(8)秦直道廊道遗产国家公园。依托淳化、旬邑境内的秦直道遗存,结合周边的生态旅游资源,构建具有国际影响的探险、体验旅游产品;(9)彬县大佛寺国家遗产公园。依托西北第一大佛和石窟,建成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景区;(10)马栏红色旅游国家遗产公园。依托旬邑马栏红色旅游旧址,突出红色旅游的体验性、感受性、教育性等文化特色。2.3面向关中及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建设一大批康体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类旅游产品西安和关中地区以及周边豫、晋、甘、宁、川、渝、鄂等的一些大中城市,是咸阳旅游的基础客源市场。应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大力开发各类康体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类旅游产品。(1)大力发展康体养生旅游。依托咸阳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和深邃的传统医学资源,大力开发药膳、药浴、足疗、按摩等独具特色的康复、养生、保健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并开展武术、气功和中医保健等保健服务活动。(2)大力发展“乡村体验旅游”。依托渭北原上2百万亩果园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展休闲观光和原生态果品采摘、体验等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高水平地规划建设规范化、特色显明、“吃住玩”方便、生活设施齐备的“农家乐”、“果家乐”项目,为城市游客提供新鲜的乡土生活体验。(3)大力发展生态体验旅游古村镇风情旅游。依托咸阳北部暖温带生态景观,积极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提供可供游客自主选择的多元化、多层次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突出产品线路组合的自主性、方便性和随机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自主旅游”和“自驾车旅游”旅游市场需求。对于条件较好古村镇,在保护前提下积极开展古村镇风貌旅游。3空间战略:一个区域中心,两条廊道,“天字形”旅游线路3.1将咸阳城区建成秦帝都文化、养生休闲区域旅游中心3.2强力打造两条遗产旅游廊道3.3整合重点景区,着力打造“天字形”四条旅游精品线路3.1将咸阳城区建成秦帝都文化、养生休闲区域旅游中心区域行动方案作为秦都文化的展示地在建好秦都咸阳宫国家遗产公园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在适宜地段规划建设“大秦一条街”,充分展现“天下第一都”的宏伟壮观风貌;作为区域的康体养生休闲中心。抓紧建设中国地热城的相应服务项目,如御泉苑温泉中心、陕西国际温泉旅游度假会议中心、空港地热生态观光园、滨河地热农业观光度假园、钓鱼台地热园等。表1咸阳城区不同定位下的发展模式近期应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精品景区建设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浓郁的秦文化建筑特色,积极宣传“神刀”张朝堂、“神脉”冯武臣、“神针”赵步长、“神袋”来辉武以及“癌症克星”李去病、田景丰等一批著名神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整体功能,提升旅游供给和保障能力,将咸阳城区打造成我国著名的秦帝都文化、养生休闲区域旅游中心。3.2强力打造两条遗产旅游廊道(1)大汉百里遗产旅游廊道(发展轴)在咸阳渭北塬上,西自兴平茂陵,东止渭城区阳陵,东西长近50km,南北宽约3km的范围内,由东向西依次分布有阳陵、延陵、平陵、茂陵等西汉王朝11个帝陵中的9座帝王陵墓。其中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惠帝安陵、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5个帝王陵设置有陵邑,被称五陵塬。在五陵塬范围内,还按等级排列着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等众多的陪葬墓,显示一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诸陵所在区域,座北抵南、开阔向阳、气势巍峨、风水俱佳。这一条略呈东西向的反映汉文化的发展轴线,应强力打造为“大汉百里廊道遗产”,成为反映咸阳旅游的特色形象工程,也体现了和西安突出唐文化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思路。此廊道既是一条旅游发展轴线,又是一个廊道大遗产公园,也是一条极有特色的旅游线路。(2)大唐帝王遗产旅游廊道(发展轴)在咸阳北部黄土台塬山地上,自东向西有献陵、端陵、庄陵、崇陵、贞陵、昭陵、建陵、靖陵、唐乾陵等关中唐18帝陵中的9座帝陵。乾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昭陵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唐18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帝陵,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这一条呈东西向的反映唐文化的旅游发展轴线,应强力打造为“大唐帝王遗产旅游廊道”,成为咸阳市第二条特色旅游工程,和西安市一起,共同构筑彰显唐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项目。此廊道既是一条旅游发展轴线,又是一条极有特色的旅游线路。3.3整合重点景区,着力打造“天字形”四条旅游精品线路(1)东西向大汉百里遗产极品旅游线路依托西汉机场高速公路及其向周陵镇—大王—南位—茂陵—兴平延伸的旅游专用线,将汉景帝遗产公园、汉高祖遗产公园、汉惠帝遗产公园、汉昭帝遗产公园、汉武帝遗产公园及其沿线其他景区连成一线,构成咸
本文标题:新时期咸阳推进旅游跨越式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