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明清俗曲在台湾北管细曲之发展暨传播过程试探
明清俗曲在台灣北管細曲之發展暨傳播過程試探203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06年6月第一卷第一期頁203-228ProvidenceStudieson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une2006,Volume1,No.1,pp.203-228明清俗曲在台灣北管細曲之發展暨傳播過程試探張繼光*摘要台灣北管細曲與大陸明清以來流傳俗曲間之關聯極為密切,本論文為筆者繼〈台灣北管細曲與明清小曲關聯初探〉一文後的進一步探查。透過分析、歸納與比較,除反映明清大陸俗曲之曲文及曲調在台灣北管細曲中實際發展狀況外,並嘗試推考這些俗曲傳播發展的原因與流傳軌跡,冀能藉此理出北管細曲完整的源起、流播及發展過程。關鍵字:北管、細曲(幼曲)、俗曲(小曲)、日本清樂*現任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4一、前言北管是台灣傳統最受歡迎的曲種之一,就其音樂內容而言,大致可分為牌子、絃譜、細曲及戲曲四部分。其中的細曲又稱「崑腔」、「大小牌」,有時也寫成「幼曲」1,是一種以演唱歌曲為主的表演形式。筆者曾撰〈台灣北管細曲與明清小曲關聯初探〉一文,證明北管細曲主要應源自明清在大陸流行的俗曲2。本論文所指的「俗曲」,又稱「小曲」或「小調」、「時調」,是明清以來盛行於市坊民間的歌曲3,其在明代宣德年間興起後,一如野火燎原流傳不息,明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即云:元人小令,行於燕趙,後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後,中原又行〈鎖南枝〉、〈傍粧臺〉、〈山坡羊〉之屬。……自茲以後,又有〈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紐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漸與詞曲相遠,不過寫淫媟情態,略見抑揚而已。比年以來,又有〈打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入心腑,其譜不知從何來?真可駭歎!4由此記載,可概見此種歌曲在明代的傳衍及其所受的歡迎。入清以後,俗曲的流傳不但未曾稍歇,反而更加滋乳繁衍,如康熙間蒲松齡所撰俚曲《幸雲曲》有一首〈耍孩兒〉即云:1「崑腔」應是較正式的稱呼(詳下文),藝人平時多稱為「大小牌」或「細曲」。2張繼光〈台灣北管細曲與明清小曲關聯初探〉《人文藝術學報》,創刊號,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02.3,頁29-54。3「俗曲」之定義有廣狹之分,狹義的俗曲指來自民間流行於里巷市坊之歌曲;廣義俗曲則除此以外,還含括了所有曲藝甚至地方戲曲(如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一書所云俗曲即包括說書、戲劇、雜曲、雜耍、徒歌五部分)。本論文中所謂「俗曲」,皆為狹義之界定,而此狹義界定之俗曲,有時又稱「小曲」或「時調」、「小調」,有關俗曲之定義,可參張繼光《明清小曲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6,頁7-21。4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1983.10,卷25,頁647。明清俗曲在台灣北管細曲之發展暨傳播過程試探205世事兒若循環,如今人不似前,新曲一年一遭換,〈銀紐絲兒〉才丟下,後來興起〈打棗竿〉,〈鎖南枝〉半插〈羅江怨〉,又興起〈正德嫖院〉,〈耍孩兒〉異樣的新鮮。5劉廷璣《在園曲志》亦云︰小曲者,別于崑弋大曲也。在南則始于〈掛枝兒〉……一變為〈劈破玉〉,再變為〈陳垂調〉,再變為〈黃鸝調〉。始而字少句短,今則累數百字矣。在北則始于〈邊關調〉……再變為〈呀呀優〉,〈呀呀優〉者,〈夜夜遊〉也,或亦聲之餘韻「呀呀喲」,如〈倒扳槳〉、〈靛花開〉、〈跌落金錢〉,不一其類。6此種繁衍滋生情況,由清初發展到乾隆、嘉慶時,達到高峰,其後才逐漸走向衰微7。不過自明末清初以後,俗曲另方面也開始積極與許多曲藝、戲曲相互吸收融合,不但在俗曲中取入曲藝及戲曲素材,其本身也經常成為曲藝及戲曲之重要唱腔曲牌,甚至有些說唱曲藝及小戲即由俗曲逐漸發展而成8。台灣北管細曲,既源自於此類大陸俗曲,那實際反映在曲文及曲調上的情況如何?這些俗曲又如何跨越時空藩籬傳播發展到台灣來?這些都值得進一步作探討。因此,本論文即試圖先透過比較與分析,瞭解明清俗曲與北管細曲在曲文及曲調方面之確實關聯,再以此為基礎,結合相關文獻、研究論文及田野資料,嘗試推考這些俗曲的傳播軌跡與發展變遷,冀能藉此理出北管細曲完整的源起、流播及發展過程。二、明清俗曲曲文傳衍之常則俗曲是屬於民間流傳的文學,其傳播方式有別於文人文學。因此在進行曲文比較前,如能先瞭解明清俗曲曲文在傳播時常見的衍變規律與常情,當更有助於理解下文對曲文的比較分析與推考。若就單首俗曲曲文之傳播而言,有些俗曲如曇花一現,除在興起當時綻放5蒲松齡《蒲松齡集.幸雲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頁1553。6劉廷璣《新曲苑.在園曲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8,第2冊,頁291。7有關俗曲在明清之傳衍發展情形,可參《明清小曲研究》,第8章第2節,頁572-582。8如盛行於清代,以演唱小曲為主的「檔子班」(又稱清音小隊),即是由俗曲演出發展成的曲藝表演團體,參張繼光〈檔子班源流考述〉《國立編譯館館刊》,21:1,1992.6,頁237-253。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6出耀眼光茫外,其後即消聲匿跡極少流傳;但也有許多俗曲,在興起後能蔚為風潮,歷久而不衰。後者在長久時空流傳中,也產生多寡不等的變衍,這些同出一源傳衍於各代、各地之俗曲曲文,就逐漸形成一彼此血脈關聯親疏不等的家族體系來。此種家族體系之形成過程,最常見的情況是某一曲文產生後,因大受歡迎而廣為流傳,也因為流傳而產生變化。這些變化有些僅是部分用語詞彙上的改換,各曲文間的差異並不大,大體上還是以原來曲文的概略形態在流傳,有些則在主題、內容等方面產生了變動,與原曲文相較已有頗大的變異。造成曲文在流傳過程中變化的主要原因,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為有心者的特意改作,一種則為受到「口傳心受」傳習方式的影響。前者會造成曲文較大的變異;後者所造成的變異程度則較小。由於俗曲同一家族體系中,彼此差異程度較小的曲文多起因於「口傳心受」的傳習方式,因此以此方式習得的曲文,其彼此間的差異主要就呈現在用語的諧訛、同義語詞的代換、詞句的闕省或增衍等現象上。此類現象隨著曲文傳播次數的增加,其差異程度自然也會隨著增高。也即是第二手傳習來的曲文,其與原來曲文間的差異程度,應比第一手習得的曲文大。依此情況推演,歷經多手的傳習後,所呈現與原來曲文間的差異程度也就越高。因此由曲文間的差異程度大小,應可判斷其彼此曲文間血緣親疏的關聯。不過此情況也有例外,即是此俗曲如已被注重演唱及嚴謹傳習的曲藝形態吸收,則透過其嚴格規律的傳習方式,即使歷經長期流傳,曲文仍有可能以極少的變異相傳下來。今日,我們如要瞭解兩首曲文是否同屬一家族體系?其彼此親疏程度又如何?唯有透過曲文的相互比較,方能作出較精確的判斷。首先由取意、主題或部分雷同用語等,可得知兩者是否為來自同一根源家族體系之成員。其次,由曲文主題、內容及用語進行比較,如有較大差異,則顯然為有意之改作或已歷經多手傳播,其曲文彼此間的關聯應較疏遠;反之如曲文極為近同,則可證明兩者間具有極為親近之血緣關聯。基於前述俗曲曲文之傳衍變化常則,以下透過曲文之比較,找出明清各代與台灣北管細曲同家族體系中曲文最為近同之俗曲,以瞭解其彼此關聯。明清俗曲在台灣北管細曲之發展暨傳播過程試探207三、曲文之關聯比較由於筆者多年來皆以明清俗曲為研究主題,近年又及於台灣音樂、戲曲方面之研究,為便於研究工作之進行,已在電腦中建立「明清以來大陸俗曲資料庫」及「北管俗曲體系資料庫」,持續將此方面所蒐集到的文獻曲文資料輸入電腦。因此透過資料庫中曲文之檢索,進行大陸俗曲與台灣北管細曲曲文間比較,發現其兩者間有許多來自同一家族體系之曲文,而其中有不少是極為雷同者。以下分明代、清初至乾嘉間、道光至民初間三個階段,由於篇幅所限,僅各舉數例於下,以見其一般:(一)與明代俗曲之關聯經仔細比對,雖然北管細曲與明代俗曲曲文近同的作品並不多,不過在這些可以確認其來自同家族體系之俗曲裡,卻可以找到兩者極為雷同的曲文。如屬於北管細曲「大牌」的〈琵琶詞〉,其聯套所組各調名雖皆不存,但經仔細分析,曲文可分六段,比對其中第一、二、三、五段,即可在明代流行的大陸俗曲中找到關聯極密切之曲文。茲舉其前兩段分別比較於下:【表1】北管細曲〈琵琶詞〉第一段9《摘錦奇音》〈急催玉〉10想思病,一樁一樁的想思病,害得人非重非輕。想思害,害得我多愁多悶。鵲噪都是假,燈花又不明。周易文王先生,周易文王先生呵,奴家怪你亦不差,錯卦兒斷不準。相思病,相思病,相思病,相思病害得我非重非輕。相思病,害得我多愁多悶。喜雀(鵲)都是假,燈花結不靈。周易文王先生,文王先生,你就怪我差些也罷,你的卦兒都不準。9彰化梨春園北管細曲抄本。10顧正我《善本戲曲叢刊.摘錦奇音》,第1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7,卷1,頁40。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8【表2】北管細曲〈琵琶詞〉第二段11《摘錦奇音》〈急催玉〉12王昭君出漢城,巧粧打辦。不梳頭來不抹粉,去北和番。猛抬頭,只見一隻孤飛雁,雁兒叫喳喳,琵琶不準彈,憑著咱抱琵琶,乒乒乓乓打喇蘇。騎著一匹駱駝,一匹駱駝,呵撲咚咚咚咚,把都兒們在後門上趕。王昭君出漢宮,喬粧打扮。不梳粧不搽粉,親去和番。猛檯頭,只見一個孤單鴈。孤鴈喳叫,琵琶不住彈。唲咿呀嚬打辣蘇,騎著一疋駱駝,一疋駱駝,碧蓬碧蓬,把都兒在後面趕。(又)。在【表1】及【表2】中,北管細曲〈琵琶詞〉前兩段曲文分別與載於萬曆年間曲集《摘錦奇音》裡的兩首〈急催玉〉相較,彼此不但主題、內容大致相同,明顯來自同一家族體系,而且在用語詞彙上除口傳時極易產生的諧訛及同義代換語外,兩者幾乎完全相同。此情況說明了兩者不但為同家族曲文,而且彼此間有極親近的承襲關聯。在明代以後大陸流傳的俗曲裡,也可以找到與此兩首俗曲同家族體系的曲文,不過其與北管細曲曲文的近似程度,就都有較大差距。如乾隆間曲集《霓裳續譜》卷六所收的一首〈王昭君去和番〉,其曲文為:王昭君去和番,(重)。咳喲懷抱著琵琶在馬上彈,好傷慘。抬頭看見一隻賓鴻賓鴻雁,雁兒啊你聽我言,有一封書兒煩你傳。拜上劉王教他休休想念,要見我昭君難上難。13兩者相較,可見與北管細曲曲文血緣最密切的,應為【表2】所舉《摘錦奇音》中明代流傳的曲文。(二)與清初至乾嘉間俗曲之關聯清代以後,俗曲在大陸流傳的勢力並未稍輟,反更為孳長繁衍,在北管細曲裡,所能找到關聯的曲文,數量自然也隨著增多,其中就有不少極雷同的作品。如北管細曲〈小思夫〉,在清初蒲松齡所撰《聊齋志異》卷二「鳳陽仕人」及嘉慶九年(1804)編纂的《白雪遺音》裡都有近同曲文。11同註9。12同註10。13顏自德《明清民歌時調集.霓裳續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卷6,頁314。明清俗曲在台灣北管細曲之發展暨傳播過程試探209【表3】北管細曲〈小思夫〉14《聊齋志異‧鳳陽仕人》15《白雪遺音》〈馬頭調連板〉16黃昏捨卻殘粧罷,窗外西風西風冷透紗,聽樵聲一陣一陣細雨下,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潛潛淚如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黃昏卸得殘妝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閒磕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黃昏卸得殘粧罷,(窈窕可誇),牕外西風冷透碧紗,(淒涼更加)。聽譙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不住滴打),閃煞奴一燈孤影對繡榻,(恨咬銀牙),望穿秋波不見還家,(兩淚如麻),不知他貪戀何處花柳下,(撇了奴家),好叫我手拿繡鞋占一卦,(盼不到他)。在【表3】中,北管細曲〈小思夫〉與《聊齋志異‧鳳陽仕人》所載,除了諧訛及闕省一句「何處與人閒磕牙」外,兩者幾乎完全相同。《白雪遺音》的〈馬頭調連板〉則雖然雷同度也很高,不過《白雪遺音》除每句多一「帶把」外17,其餘與北管細曲曲文的差異也較大,所以其與北管細曲〈小思夫〉的關聯,應不如《聊齋志異‧鳳陽仕人》所錄曲文來的密切。又如北管細曲裡有一首〈平心〉,在
本文标题:明清俗曲在台湾北管细曲之发展暨传播过程试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