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县教育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第二小学简介第二小学(原名东关小学),创建于1942年,校园占地面积8432.5平方米,建筑面积5799.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2831人,在岗教职工11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教学能手及教坛新秀10名,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和优秀教师共计24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办学7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逐步形成了科学民主的人文管理、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不断创新的体艺教育等四大办学特色。二、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导向,以教育局有关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构建美丽校园、美丽人文、美丽历史、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三、工作目标通过全员参加,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围绕“使每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目标,提炼具有时代性的办学育人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逐步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四、工作要点(一)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冯建军副组长:高学敏组员:崔苁蓉张占军董仲金艾建强李君霞陈雅洁崔艳梅苏润红田依峰曹丽(二)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搞好校园的绿化,展板橱窗的设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抓好学校的醒目墙壁,把墙壁当作宣传阵地。力争让校园的草木、墙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的教科书。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三)制度文化建设: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1.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根据教育局“十不准”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和德育工作制度,建立起与校风、学风、教风相一致的校规、班规、师生行为常规,使学校管理制度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2.建设开放性结构系统。进一步加强校外分权,建立家长参与制度,通过继续加强与共建学校、家长委员会等校外机构的协作,利用社会资源,监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管理张力和整体调控能力,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3.加强团队建设。团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学习的、研究的、合作的、向上的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的有创新精神的团队。4.制度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我们在制度建设中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我们要努力营造的就是“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能使学生在“禁止”,“拒绝”中发展成长,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四)精神文化建设1.构建特色课程文化。以“指向目标、突出特色、去粗存精、强化基础”为方针,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在推进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实施的同时,抓好科学课程、心理健康课程、音、体、美课程等特色建设工作。使学生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综合实践活动,每年的节日活动和日常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效果表达。结合主要包括校园广播、班级读书交流会、班级每日谈、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感悟、体验成功。3.构建“四风”形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上。(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我校的校风是:团结、进取、务实、创新。(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我校的教风是:敬业、乐研、博学、多长。(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我校的学风是:尊师、爱校、勤学、善思。(五)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充分利用“五一”、“六一”、“七一”、“十一”、“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唱响和谐校园主旋律,唱响中国美,唱响中国梦。深入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开展“礼仪伴我行,争做文明好学生”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黑板报、国旗下的演讲、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六)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班训、文明公约,纪律、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良好的班级纪律为保证,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班内布置“评比台”、“卫生角”、“图书角”等,并将班内的墙壁进行美化。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形成凝聚心声的过程,五.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步骤1.先期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3年6月)制定方案、宣传动员,借助学校内在的动力,继续加强课程理念的空间表达、视觉识别系统建设。2.重点突破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阶段,借鉴经验,全面布置,重点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课程理念的空间表达、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使得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3.完善提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阶段,精心规划,打造品牌,重点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工作,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4.常规发展阶段(2015年1月——)本阶段,反思总结,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再调整、再创造、再提升”的工作要求,按照“创特色、上档次、重效果”的工作目标,高标准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六.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二)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用于学校文化建设。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全体教职工和每个学生都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努力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我校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四)形成常规,整体推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第二小学二○一三年三月
本文标题: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5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