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民和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2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3(一)建设背景......................................................................3(二)已有基础......................................................................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一)专业发展......................................................................5(二)人才培养目标..............................................................6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61、对接产业企业需求凝练人才培养目标........................72、深化校企合作改进育人过程........................................73、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84、完善实践基地提升条件水准........................................9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教学团队......................146、完善评价机制推行双证制度......................................157、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提升服务社会能力......................15四、绩效考核指标......................................................................15五、专业建设预算......................................................................15六、保障措施..............................................................................17(一)组织保障....................................................................171、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72、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17(二)制度保障....................................................................17(三)机制保障....................................................................183民和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它渗透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包含焊接技术元素,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焊接技术人才是装备制造产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求焊接技术和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学校所在地区聚集有一大批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为主要工艺手段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地区产业的发展对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人才提供了强大的需求。(二)已有基础焊接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有较好的基础和发展态势。1.具有一支工程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一支18人组成的专任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4人。专任教师中有青海省无损检测考委会委员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5人;企业工作经历十年以上的教师4名、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教师6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有1人获第三届省青海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具有较好的实践条件4学校建有机电设备厂1座,资产1000多万元,焊接产品是其主营业务之一。该企业同时也是一个企业要素完整的教学中心。能提供学生车、铣、刨、磨、钳、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实习实训。建有涵盖焊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焊条电弧焊机、埋弧焊机、CO2气体保护焊机、熔化极氩弧焊机、钨极氩弧焊机等16种焊割方法,能实施8种常用工程材料焊接的焊接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装备制造产业文化熏染、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满足焊工初、中、高级操作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训鉴定的综合实训平台。3.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学校所在地区聚集有一大批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为主要工艺手段的装备制造业企业。4.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营造真实工程氛围、依托真实工艺装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经验真实职业训练、获得真实职业能力”的总体思路,研究实践了对接国家职业标准、遵循“直观-思维-实践”教学认识规律,教师创设情境、安排事件、指导学习,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任务、主动作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工作内容为载体、以职业技能要求为目标。5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焊接技术专业是学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认真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开办的专业。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紧贴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焊接技术专业建设从校企合作培训焊工操作技能开始,经历了为技工学校提供理论教学及技能提高培训,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到举办高等职业专业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坚持按照从行业产业到企业,从企业到岗位,从岗位到角色的线路,通过明确目标角色和典型岗位,不断凝练专业内涵、明晰培养目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把市场需求优势变为学生就业的优势。专业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适应青海装备制造业、石油炼化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针对性,把焊接技术专业打造成,为本地区压力容器制造、石油炼化过程装备生产企业培养从事各种焊接技术的工艺编制、实施、质量检测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就业率高质量好的示范专业。6(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焊接技术领域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自动化及智能化焊接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焊接工艺与工装设计、装备运行、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技术等应用能力,能从事各种焊接技术的工艺编制、实施、质量检测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1.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知识,掌握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常规焊接工艺方法,熟悉金属焊接典型工艺过程及装备的运行,了解特种材料的焊接工艺及焊接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能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及工装,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3.能对中等复杂焊接结构进行工艺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4.能选择、安装、调试及维修焊接设备仪器;5.具有进修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6.获得焊工及焊接质量检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以对接产业企业需求,凝练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先导,以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重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工学结合学习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保障,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71.对接产业企业需求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青海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青海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特种设备检测协会、兰州市锅检所、青海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热处理分会的联系,开展行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地区企业岗位技术变化的动态对接,把焊接技术专业建成始终对接产业、对接职业标准、对接生产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特色专业,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2.深化校企合作改进育人过程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邀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方案、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完善职业活动导向、学生主体经验、对接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工作内容为载体、以职业技能要求为目标。让学生在真实工程氛围中,依托真实工艺装备、通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经验真实职业训练,从而获得真实职业能力。以具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特征的真实产品的制作为教学做的载体。设计和遴选不同复杂程度的具体产品作目标任务;依据生产流程安排学程,依据学程安排教程;按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单元课程;根据单元课的特点选择教学方式。8形成以产业企业人才的需求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产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系统。3.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建立以岗位特定能力为直接目标,内涵行业通用能力,潜置职业核心能力,对接职业标准,突出企业特点、注重岗位胜任,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为依据,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焊接技术专业课程以焊接生产的一般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焊接工艺设计、焊接准备、焊接实施、质量检验与控制等技术工作领域典型职业岗位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以方法(16种方法,8种材料)和工艺为重点。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开发课程、建设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图一课程体系简图9对接职业标准,围绕焊接专业学生需具有编制焊接工艺规范、焊接工装设计及组织实施的能力,具备焊接设备、焊接检验设备的维护管理及产品质量检测、分析能力,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的基本技能的要求,校企合作重点建设《焊接概论与焊接方法》、《压力容器制造》、《焊接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焊接缺陷分析与控制》5门产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达到学校精品课指标要求,至少有一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水平。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改革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推动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建设焊接方法、焊接质量检测、焊接缺陷分析三个主题一体化教学场所。通过引入企业的压力容器等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项目,同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质量,奠定校外顶岗实习基础。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4.完善实践基地提升条件水准以学校现有资源基础,加强与企业合作,按照“资源优化、实践为主、工学结合”的思路,以焊接生产的一般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焊接工艺设计、焊接准备、焊接实施、质量检验与控制等技术工作领域,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学研为一体的具有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体现专业技术主要发展方向的实训基地。10实训基地建设能确保每一位学生有足够
本文标题:焊接技术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5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