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0)器质性精神障碍(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阿尔茨海默病(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20)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等几个类型。最常见的是抑郁发作,其次是双相障碍。(30)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心境高涨、兴奋话多、易激惹。思维奔逸、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体重减轻、睡眠一天常不到3小时(31)双相障碍(32)抑郁发作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抑郁心境、兴趣或愉快感丧失。晨重夕轻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50%的患者情绪低落呈现此波动。自杀观念和行为比一般人群高20倍,3/4的患者有此症状。。2、常见的精神症状一、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感觉:外部信息通过各种感官进入脑部,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外部信息通过各种感官进入脑部,产生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产生的各种不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等,病人不能明确指出具体的不适部位。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的事物。幻觉:是虚幻的知觉,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换言之,幻觉是一种主观体验,主体的感受与知觉相似。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等。内脏性幻觉:是固定于体内某一内脏器官的明显异常感觉,且能清晰描述其性质和部位,如胃肠扭转等。1、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视物错位症。时间感知综合障碍: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症、时间错位症。运动感知综合障碍。自身形体感知综合障碍。(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包括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以及思维逻辑障碍。①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迟缓、奔逸、贫乏。②联想连贯性异常: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③联想途径异常: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④联想形式障碍: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⑤思维自主性异常:思维插入、思维云集、强迫观念。2、思维逻辑障碍:词语新作、逻辑倒置、矛盾观念。3、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妄想:病人是在意识清楚下出现的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妄想包括:被害、关系、物理影响、夸大、罪恶、嫉妒、疑病、钟情妄想。妄想具有以下特点:①信念无事实根据,但病人坚信不疑,不能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亦不能为事实所说服。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与个人的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特征。④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带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4、与其他心理活动有关的思维障碍:妄想性知觉、妄想性情绪、妄想性回忆。(三)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四)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心因性遗忘。(五)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假性痴呆(心因性痴呆、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六)定向力障碍(七)自知力障碍二、情感障碍1、情感性质改变:情感高涨、情绪低落、恐惧、焦虑。2、情感稳定性改变:情感脆弱、情感淡漠、病理性激情。3、情感协调性改变:情感倒置、情感幼稚。三、意志障碍(一)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失、矛盾意向。(二)动作与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增加。2、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3、违拗症4、刻板动作5、模仿动作4、四、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浑浊、昏睡、昏迷、朦胧状态、谵妄状态、梦样状态。谵妄状态: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精神健康: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并且能够有效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人类异常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护理、保健及康复的一门学科。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精神症状:指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出来的人的异常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精神障碍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妄想:一种重要的精神病症状,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歪曲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虽不符合事实,但患者却坚信不疑,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服。遗忘: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一段时间全部经历的丧失叫完全性遗忘;部分经历不能回忆叫部分性遗忘。遗忘最常见的原因是意识障碍。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其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逆行性遗忘:是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萨科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缺乏记忆,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定向障碍、虚构症,而无全面性的智能减退。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疾病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滞在一定阶段,随年龄增长其职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痴呆:一种综合征,是后天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智力、记忆和人格障碍,但没有意识障碍。严重的、持续的认识障碍。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童样痴呆:全部模拟幼儿行为为特征,即成人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稚气的样子,咿呀学语,允吸手指,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答案,给人以故意做作和开玩笑的感觉,可伴有定向障碍、意识朦胧和幻觉自知力:领悟力或内省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情感淡漠:情感反应降低,患者对外界刺激和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及内心体验。(抑郁症)易激怒:多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包括易悲、易喜。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是较深的一种精神运动抑制。木匠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达24h以上定义为木僵。严重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轻度为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蜡样屈曲:是指严重木僵患者,肢体可任人随意摆布,即使处于不舒服的姿势,患者也可如塑蜡一样,较长时间维持不动。空气枕头。意识障碍:是指患者的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意识范围缩小及意识内容的变化。谵妄状态:患者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主要以感觉过敏、感知觉异常为特征,患者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电抽搐治疗:ECT,电休克治疗,是以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为目的的一种方法。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识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是器质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精神性活性物质:物质或成瘾物质,是指来自体外,能显著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依赖:是指由于长期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尽管使用者明白该物质会带来的各种明显的问题,但难以控制,仍继续使用或自我用药,结果导致耐药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冲动性觅药行为。滥用:也称有害使用,是指偏离医疗所需或有违于社会常规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并导致明显不良后果。耐受性:是指长期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其药效逐渐降低,要达到预期效应必须增加该物质的剂量戒断状态:指减少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药占据受体后出现的一组特殊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症状群,其表现往往与其药物本身药理作用相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其中思维障碍是核心表现,并以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强迫障碍:OCD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性障碍。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对自身体像的感知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反复发作的、强烈的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和伴有惧怕发胖观念。该病与厌食交替出现近现代4次革新:比奈(人道地对待患者);克雷丕林(精神病学之父;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弗洛伊德(心因性病因论);仲斯(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生物精神医学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精神健康的预防;精神障碍的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健康教育。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任务: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研究及实施;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护理的~;精神科护理观察、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开展社区精神健康宣传工作;精神科护理过程中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护理者、咨询者、治疗者、家人替代者、健康教育者、协调者和管理者。精神障碍患者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无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部分行为、完全行为。精神障碍患者最基本人权:隐私权。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大脑发育、性别和年龄、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神经生物化学改变;心理与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应激)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诊断ICD-10和DSM-IV(17类),国内CCMD-3(10类)精神症状的特征:判断精神症状时需多方比较;恰当的检查方法是准确判断精神症状的基础;精神症状的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多数情况下精神症状患者感到痛苦⑤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判断精神症状的程序(①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②了解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强度、持续时间、评定其严重程度③分析各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④重视各精神症状之间的鉴别⑤分析和探讨各精神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定向力: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识。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丧失。临床上把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疾病是否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知力的缺乏是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痊愈指标。接触患者的基本技巧:同理心和接纳的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益;经常沟通和一致性的态度。精神疾病的观察:①观察内容(一般观察、精神状态、躯体情况、治疗情况、心理需求、患者及周围环境安全、患者接受特殊治疗的观察)②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护理观察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RS】)③观察要求: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隐密性。精神科分级护理:一级:1、有严重自伤、自杀,伤人,出走及剧烈兴奋躁动并有冲动行为者。2、伴有严重躯体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3、各种治疗,手术后需卧床休息者。4、严重的症状性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5、木僵病人。6、司法鉴定病人。二级: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言行怪异等精神
本文标题:精神科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6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