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护理学导论总结-1-6章
护理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1.简述护理学发展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一)早期护理学的发展历程1.公元前后的护理特点:医、药、护不分、医师一人兼任医生、药剂师及护士的工作。2.公元初期的护理特点:以宗教意识为主要思想的护理最初阶段。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修女,她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但她们出于宗教的博爱、济世宗旨认真护理病人。3.中世纪的护理特点:以宗教及战争为主题。4.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特点:护士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直到圣·文森保罗成立慈善姊妹会,使护理逐渐摆脱教会的束缚,成为一种既能帮助病人,也能谋生的职业。(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历程1.南丁格尔时期特点:护理学逐步走上了科学的发展轨道及正规的教育渠道,是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现代护理学的开始。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特点:(1)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2)护理向专业化发展(3)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4)临床护理分科2.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1)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向正规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2)著书立说以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3)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4)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5)强调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要求平等对待每位病人,不分信仰、种族、贫富,给病人平等的护理。注重了护理人员的训练及资历要求等。3.护理概念演变以疾病为中心阶段:护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但“见病不见人”忽视了人的整体性以病人为中心阶段:护理领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提出了重视“人”是一个整体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由一门职业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此期的特点是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护理概念:玛莎·罗杰斯1970年对护理的定义为: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的人,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凡是有人的场所,就需要护理服务。国际护士会认为护理学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平静地死亡,美国护士会将护理学定义为“护理学通过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并为个人、家庭、社区或人群代言的方式,达到保护、促进及最大程度提高人的健康及能力,预防疾病及损伤,减轻痛苦的目的。”护理学概念:护理学是健康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展规律古代:1、医护不分家2、受战争宗教影响非常大概念:护理学是健康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展规律。国内:古代:医护药不分近代:1888年约翰逊在福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20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协和高等护士专科学校1920-1953学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护理师资和人才1932年国民党中央护士学校在南京成立第二章1.健康、亚健康、疾病、生存质量、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异常、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初级卫生保健、A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的定义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定义为:健康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亚健康:WHO认为它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生存质量: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角色行为冲突:病人角色与其承担的其他社会角色发生冲突。表现为患病后,无法从正常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且有焦虑、愤怒、茫然、烦躁或悲伤等情绪反应。角色行为缺如:即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是病人,或对病人的角色感到厌倦、悲观、绝卑,这种否认的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许多初诊为癌症的患者常出现该种反应。角色行为强化:指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对家庭和社会依赖性增强。角色行为减退:指病人已适应了病人角色,但由于某些原因,又重新承担起原先扮演的其他角色,病人角色退回从属地位。角色行为异常:指病人虽然知道自己患病,但难以承受患病、残障或不治之症的挫折,感到悲观厌倦或绝望,甚至产生拒绝治疗、攻击或自杀等行为表现。一级预防:【病情发作之前】病因预防,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控制致病因素,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病初起之时】在疾病的临床前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的是预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三级预防:【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积极康复。初级卫生保健:人们所能得到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未出、健康促进及康复服务。A型行为模式:冠心病易发性行为。核心表现为争强好胜。富有竞争性和进取心,对工作十分投入,有时间紧迫感。警戒性和敌对意识较强,一旦受挫就容易恼怒。C型行为模式:肿瘤易发性行为,核心表现为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善于忍让和回避矛盾,内心却强压怒火,爱生闷气。中国对护理学认识基础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其他方面护理专业知识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临床专科护理知识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护理管理、教育及科研方面知识西方认为护理学概念及知识包括伦理学知识美学知识个人知识科学知识社会政治文化知识专业的特征:1.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有专业自主性护理专业:1.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有专业自主性2.简述四维健康观的内涵及意义。躯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整和功能良好的状态,躯体没有疾病和残疾心理健康: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稳定、自尊自爱和积极乐观等社会健康:指能有效适应不同环境,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各种角色道德健康:指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履行对社会及他人义务意义: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兼顾了人的社会属性,克服了将身体,心理,社会分割开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3.简述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与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健康与疾病在同一个体上可以并存4.简述病人角色的特征。免除或减轻正常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权接受帮助病人又恢复健康的义务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5.简述疾病对个体、家庭的影响。(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①生理改变②心理改变③自我概念的改变④生活方式的改变(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①家庭角色的改变②家庭运作过程的改变③家庭健康行为的改变6.简述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①生理领域:做好生活护理,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生理舒适感②心理领域: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鼓励病人宣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正确、豁达的生死观③社会领域:护士应鼓励病人家属及重要关系人经常探望和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使其获得感情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7.患病后病人的心理反应主要有哪些。1.焦虑和恐惧2.猜疑心加重3.依赖性增强4.自尊心增强5.主观感觉异常6.情绪不稳定7.孤独感8.习惯性心理9.害羞和罪恶感10.心理性休克和反常行为8.护士如何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1.常规指导2.随时指导3.情感指导9.促进健康的行为主要有哪些。①日常健康行为②保健行为③避免有害环境行为④戒除不良嗜好行为⑤预警行为⑥求医行为⑦遵医行为第三章1、需要的概念及特征需要:是有机体、个体、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南丁格尔认为需要是“新鲜的空气、阳光、温度、环境、个体的清洁、排泄以及各种防止疾病发生的需求。”特征:①缺少它可引起疾病②有了它可免于疾病③恢复它可治愈疾病④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满足⑤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①需要的满足过程逐级上升②各种需要需满足的紧迫性不同③各层次需要相互依赖,可重叠出现④各种需要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⑤需要的层次越高,其满足方式和成都的个体差异性越大⑥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和健康密切相关4、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①系统地收集资料,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②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③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感④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尚未表达出的需要5、关怀的含义①关怀是人性的本质②关怀是道德规范③关怀是一种情感的自然表达方式④关怀是一种人际间的互动⑤关怀是一种治疗行为6、斯旺森的护理关怀五个环节知晓、共处、代替做、赋能、保持信念7、影响病人需要满足的因素个体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第四章1.文化、文化休克、文化关怀、文化关怀保持、文化关怀调适、文化关怀重建的定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休克:特指个体从熟悉而固定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由于态度、信仰的差异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文化关怀:指为了维持或促进个体与群体现有的或潜在的完好健康,应对伤残、死亡或其他状况的需要,通过一些符合文化的、能被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信念和定势的表达方式,为个体或群体提供与文化相适应的综合性帮助和支持的行为。文化关怀保持:指通过帮助性、支持性和促进性的专业文化行为或决策,帮助特定文化中的群体或个体维持其有利于健康促进、疾病康复及应对伤残或死亡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文化关怀调适:是指通过帮助性、支持性和促进性的专业文化行为或决策,帮助特定文化中的群体或个体适应其他文化,或在不同文化环境里与他人协作,从而对其健康产生有利的、有效的及积极的影响文化关怀重建:是指通过帮助性、支持性和促进性的专业文化行为和双方的共同决策,帮助服务对象改变其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或塑造一个全新但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2.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①蜜月阶段②沮丧或敌意阶段③恢复调整阶段④适应阶段3.如何预防文化休克①预先了解新环境的基本情况②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③主动接触新环境中的文化模式④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4.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Ⅰ级(最外层)世界观和文化社会结构层Ⅱ级(第二层)文化关怀与健康层Ⅲ级(第三层)健康系统层Ⅳ级(第四层)护理关怀决策和行为层5.如何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㈠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①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②帮助服务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③尽量少用医学术语㈡建立适合文化现象的护患关系①理解服务队象对待护士的态度②重视病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③掌握文化护理技巧㈢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①明确服务对象对疾病的反应②尊重服务对象的风俗习惯③寻找支持系统④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第五章1.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人际沟通、护患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同理、自我暴露的定义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并发展起来、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性的社会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与病人在相互尊重并
本文标题:护理学导论总结-1-6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6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