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及作品鉴赏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及作品鉴赏—高震波整理一、国际哥特主义概念定义通常被称作国际哥特式的,是1375—1425年期间流行于西欧的哥特艺术的一个优美的变体。但无论是哥特艺术还是国际哥特主义,都以其强调装饰、图案和色彩为特征。主要特征高贵的,理想化的,仪式的,神性的国际哥特式起源于一般的哥特式风格,哥特式艺术追求装饰效果,而不是旨在向人们表现居住在“真实”空间中的印象。在各种形式的哥特式艺术中,大小和比例上的扭曲是非常普遍的。哥特艺术最典型的特征是中心形象(如国王、王后、基督或童贞女玛利亚)相比次要形象往往要更大一些,在国际哥特式艺术的鼎盛时期,这种风格结合了装饰设计、丰富的色彩和诗歌式的的细节,但也经常会伴随着镀金材料的过度使用。国际哥特式艺术的主题往往是宗教的,并且集中在表现天堂的壮观景象、人间聚会以及末日审判。其世俗主题通常是理想化或模式化的,集中于一些高贵的行为,比如狩猎或者阅读金银装饰书。代表人物弗拉·安杰利科;雅各布·迪乔内;法布里亚诺·达·秦梯利;林堡兄弟;洛伦佐·莫纳科等。弗拉·安杰利科,是意大利画家,约1420年左右进入修道院。安杰利科在出家之前,他为教堂作画,出家后也以画著名。现存最早作品是1429年完成的祭坛画《圣彼得殉教》,风格比较保守。安杰利科的优美的画,是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一种作品。在他的画中,有温柔的抒情,这也可以认为是文艺复兴期的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诚然,他画的题材,几乎都是有关基督教的。这是一幅14世纪末、15世纪初盛行于意大利的板上油画。画家贝亚托·安杰利科(1387-1455年)通过对坐着的圣母玛利亚和直立在她膝盖上的圣婴耶稣的描绘,展露了画家全部的灵性、亲切和虔诚,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无法被超越的优秀画家之一。《圣母玛利亚和圣子》贝亚托·安杰利科的真实名字是弗拉·乔瓦尼·达·菲埃索累,他的艺术生涯初露锋芒始于微缩画。他仿效旧抄本中的一种绘画技术,注重对人物丰富的恼怒和担忧的细节描述,因此对每个局部都处理得非常细腻。这幅画被历代画家和学者视为精致、纯洁和灵修的典范。林堡兄弟林堡兄弟有三人,包括Herman、Jean、Paul,他們是法蘭德斯人,但都定居在法國。他們也到過義大利,因為在他們的作品中許多主題,甚至於整個構圖,都是從托斯卡尼大師們的作品中借用而來的。他們最傑出的作品是由法國皇帝的弟弟德.貝里伯爵﹝DucdeBerry﹞贊助而製作的一部手抄本《最美時禱書》﹝LestresrichesheuresduDucdeBerry﹞,這本手抄本也是國際哥德式風格中最傑出的作品。在這本《最美時禱書》中最突出的插圖就是月曆圖,這個月曆包括一年十二個月中人與自然在一起生活的狀況。這一連串的繪畫原來一共有十二幅,畫中的人物都在作合於季節的勞動,在中古藝術中,這些勞動已經成為一種事實的傳統。林堡兄弟將許多細節湊在一起,成為人類在大自然生活的鳥瞰。譬如二月份的月令圖以一種非常可愛充滿抒情的氣氛來描寫陰沈沈冬天農村的生活,這是西方藝術中第一幅雪景。在這幅畫中有一群羊擠在草堆中,一些飢餓的鳥在農場上找尋食物,還有一位少女正用熱氣吹著凍僵的手,她一路趕著要到她同伴聚合的暖和的茅屋裏。圖中間部分有一位村民正在砍一棵樹作為燃科用,另外一位在趕一頭背著很多東西的毛驢,他們朝向遠方山中的房子走。二、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许多评论说是借宗教作为盾牌。我反对这种说法,对西方世界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艺术。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代表人物:乔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逃亡埃及》《圣经》中说,东方三博士得知人类未来的救世主耶稣诞生,即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以色列希律王得知后甚为恐惧,立即下令将耶稣诞生地的伯利恒地区所有男婴全部杀死,借以灭掉耶稣根除后患。上帝托梦于耶稣义父约瑟,赶快将圣母玛利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带往邻国埃及避难,乔托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在这幅画中乔托完全抛弃了中世纪的清规戒律,画中人物有着健壮而结实的身体,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我们所见情景,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抱着孩子骑在驴背上,在丈夫引导下和同路人在乡间山道上行进,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画面。画家把神请到了人间,将神变成人《哀悼基督》是乔托在1305年至1306年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礼拜堂所作的装饰壁画之一。此画表现了基督遗体即将下葬时的情景,除人物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外,构图也突破了中世纪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焦点核心,展开了一个表现心灵与情感的动人场景。位于构图中心的圣约翰,在绝望与悲痛中向后伸展双臂,向人们展示出那几乎已经被停止使用了1000年的透视法,尽管此时乔托其实并不太了解解剖与透视的规律。按贡布里希的讲法,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他用短缩法,明暗造型,衣褶中的阴影,使人物给我们圆雕感、重量感。这幅《哀悼基督》把场面戏剧性地表现出来,人物的目光和动作、斜向的矮墙都把观者的眼光引向基督;圣约翰躬身向前,两臂分开,这样激情的举动打破了以往绘画中的程式化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令人信服地传递出一种哀痛之情,即使背对我们的人也是如此;画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如果结合中世纪的艺术就能看出乔托这些处理之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圣经》中犹大出卖主的故事:希律王决心灭掉神子耶稣,以重金招示,捉拿耶稣。在耶稣的12个门徒中有个叫犹大的,在重金诱惑下出卖了老师。希律王派来的法利赛人说不认识耶稣,犹大献计说:当我走近一个人并与他接吻时,他就是耶稣。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画家用戏剧性手法,将矛盾尖锐对立的双方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其余人物分列两旁,作对称式向着中心主体人物。处于中心的犹大身体被单纯的、明亮醒目的黄色斗篷所包裹着,在周围复杂的人群中显得更加突出,他抬手欲搂抱耶稣的手势,使斗篷形成扇面形的褶纹由疏到密向上集中,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头部,人们的目光最后落在耶稣和犹大的对立面孔上,犹大向上作乞求状,而耶稣俯视犹大,冷静、锐利夹着仇恨,像一双利剑欲穿透叛徒的胸膛。《犹大之吻》是乔托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壁画,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它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这个故事我们十分熟悉:为了13块银币,犹大将自己的老师出卖给了犹太教当权者,并为拘捕耶稣的人带路。画面上犹大带领一队人马,直奔耶稣而来,将他团团围住,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而耶稣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对他怒目而视,犹大则显得十分惶恐。四周人头涌动,杂乱无序,充满了紧张的空气。无论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也不管画面中场面有多么嘈杂,乔托都有一种惊人的协调、组织并使画面重心突出的能力。捉拿耶稣的兵士手执火把,挥舞着各式武器,但画面的中心位置却显得平静而庄重。整幅作品用光、用色和构图都显得十分准确、和谐,将“犹大之吻”那一瞬间各种人物的表情、内心世界以及场面的特定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则圣经故事的描绘,乔托的爱憎跃然其上。波提切利在15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最出名的艺术家。他宗教人文主义思想明显,充满世俗精神。后期的绘画中又增加了许多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相当一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罗马神话题材。风格典雅、秀美、细腻动人。特别是他大量采用教会反对的异教题材,大胆地画全裸的人物,对以后绘画的影响很大《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于公元1487年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家族的一个远房兄弟创作的画布蛋彩画,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斐齐美术馆。画面所表现的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片漂亮的大贝壳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上面站着纯洁而美丽的维纳斯,翱翔于天上的风神轻轻地将贝壳吹到岸边,等候在岸边的春之女神正张开红色绣花斗篷,准备为维纳斯换上新装。维纳斯身材修长,容貌秀美,双眼凝视着远方,眼神充满着幻想、迷惘与哀伤。[1]体现了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1]画面中,在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无力地站在一个大贝壳上,她微曲右腿,身体向右微微倾斜,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她的皮肤光洁剔透,美丽的面庞略显出某种淡淡的迷惘。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笼罩着一种脉脉的忧郁和哀怨,显示出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无助和迷茫。维纳斯的脖子和双手显得长了一些,但这更增加了她的优雅和风韵。画面的左上方,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把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那里,来迎接她的春之女神身着华丽服装,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的身上。[1]创作背景编辑《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家族的一个远房兄弟所创作的,作于1485年间。据说,画家从波利齐安诺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画家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原诗中一些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它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艺术家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古代希腊人想象中的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即生下来就是个少女。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古希腊神话中叫阿芙罗狄特),在传说中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据希腊神话描述,她诞生于爱琴海的波涛之中,一生下来就已成年,既不必经历懵懂无知的童年,也无须面对死亡将至的暮年,她是人类所追求的永恒美的象征。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认为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实际上说的就是: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画家用维纳斯的形象来解释这种美学观念,因为维纳斯一生下来就是十全十美的少女,既无童年也不会衰老,永葆美丽青春。而画家既受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又对当时新贵族们在权力和金钱的侵蚀”下道德沦丧的现实世界感到忧虑,维纳斯的造型很明显是受古希腊雕刻中维纳斯形象的影响,从体态和手势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维纳斯的痕迹,但是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这种造型和人物情态实际上成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矛盾的心理,也促使作者创作了这幅有着成人身躯而又略带忧郁和困惑眼神的维纳斯,也将这种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1]艺术鉴赏编辑主题《维纳斯的诞生》局部图(3张)诗中描述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而春神芙罗娜用繁
本文标题:西方绘画艺术流派及作品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8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