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主要形式理论2问题为什么众多的区域寻求建立一体化组织(加强内部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想谋求哪些方面的利益呢?对中国有影响吗?3为什么要区域一体化小国国内市场狭小,没法形成有效的国内分工,需要广泛地参与国际贸易,但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力量弱小,没法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WTO成员的多元化又使得WTO管辖的范围不能有效得到扩展。这时一些国家联合起来,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获得一定的贸易自由化利益。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卷入国际分工和国家交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WTO在某些领域的贸易自由化受到了挑战。为了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商机,避免被边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加入WTO之外的又一个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带来巨大的贸易创造潜力,一些国家对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的热心甚至超过了对WTO的关注。5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往往通过条约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合,建立超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体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从而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经济福利。它也要求参加一体化的国家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由一体化组织共同行使这一部分主权,实行经济的国际干预和调节。6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做到相互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状态和过程。把各自分散的国民经济纳入一个较大的经济组织中,以便获得各个国家单方面行动无法获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适应经济全球化中的激烈竞争,能和经济实力强大的经济体相制约。7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1、优惠的贸易安排(PreferenceTradeArrangements):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和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货物贸易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也可能包括小部分商品完全免税的情况。早期的东盟。8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是指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关税壁垒,使货物和服务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建立于199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典型代表,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构建而成的。9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3.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个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带有超国家的性质。目的是使结盟国在统一关境内的市场上拥有有利地位,排除来自区外国家的竞争。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美洲的安第斯关税同盟,海湾关税联盟。10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4、共同市场(CommonMarket)是指除了在各成员国内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甚至区内可以享有自由投资的权利。南方共同市场,即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组成的南美集团,正朝这一方向努力。11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5、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是指成员间不但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并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货物、服务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12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6、完全经济一体化(PerfectlyEconomicIntegration),是指各成员国之间除了具有经济同盟的特征之外,还统一了所有的重大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加入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损失的政策自主权最大。欧元区15国,拥有欧洲议会、部长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属于完全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同时还在向更大范围不断推进。1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阶段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14一、最引人瞩目的一体化组织欧盟目前是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超过4.8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实现货物自由流动、服务自由流动、人员自由流动和资金自由流动。由于历史上各国不情愿放弃国家自主的权力,欧盟变成真正的经济联盟备受关注。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拥有3.6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万多亿美元。由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组成。同样备受关注。1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浮出水面东盟成立于1969年,在经济上只是一个优惠贸易安排。1992年着手计划建立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当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支持了东盟的复苏。2001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与中国首脑(10+1)会议上,由中国和新加坡等国领导人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1年3月在中国海南博鳌会议上被肯定。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10+1)首脑会议上,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一致正式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立,将是发展中国家间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是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加强与周边邻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亚洲国家在区域合作方面的最重大突破。1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意义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外。——对于中国来说,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已经存在的传统友好关系,也有利于扩大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以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对于东盟来说,从长远看,东盟要想提高其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同样必须考虑与东亚强国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经济正在持续稳定发展并具有活力的中国的合作,这是避免日后双方经济直接发生更强的竞争,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的唯一捷径。18意义成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东盟和中国来说是互利的,也是必然的,反映了中国与东盟经济联系不断深化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双方加强经贸合作的共同愿望。—从东盟的现实来看,该组织成立30多年来,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可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的出口锐减,经济大幅度下挫。而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在资金上援助一些经济受创较重的国家,分担了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东南亚国家渡过危机和实现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已经放慢的美国经济来说是雪上加霜,对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东盟各国来说,其经济也大受影响,甚至出现负增长。过去曾经带动东南亚经济起飞的日本经济近10年来长期陷入不景气,自顾不暇,使东盟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自1967年以来最大的。与此同时,19意义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东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与其跟中国内地在经济上恶性竞争,不如将中国内地经济崛起的挑战转化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刺激因素,寻求双方的良性合作。对于中国而言,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样需要多元化地发展对外贸易,不能过多地依赖美国市场,而忽视对周边地区市场的开拓。事实证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潜力是很大的。如果中国和东盟打破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无疑将会大大拓展双方的贸易规模。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开发西南地区也十分有利,符合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20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1989年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成立。20多个成员,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1993年后,每年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本区域内的经济贸易合作问题。第一个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区,长远目标是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1三、WTO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对区域内实行贸易优惠措施,对区域外执行统一或不统一的贸易壁垒措施,实际上违反了非歧视待遇原则。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多边一体化进程在追求更加开放的贸易方面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替代的”。WTO允许区域一体化组织存在,而且鼓励它的发展,只规定这些协议不得针对区域协议以外的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必须包含所有贸易,必须尽快朝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发展。如果一项协议在10年内都未能成功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WTO就不承认其合法性。22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的所有影响,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是指假定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水平给定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区域内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及消费者福利带来的影响。动态效应,则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带来的长期的、动态的影响。23经济一体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范纳,利普西)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小岛清)24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范纳(Viner)提出,关税同盟建立后会直接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关税同盟引起的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生产者而增加的福利。这种原来不存在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体现了经济开始走向按照自由贸易来配置资源,可以提高成员国国内的福利水平。251、贸易创造效应国别建立关税同盟之前甲乙建立关税同盟之后国内价格关税税率国内价格关税税率甲35100%26成员间0%非成员75%乙2675%26成员间0%非成员75%丙200%200%26贸易创造效应建立关税同盟前三国不存在商品流动,所以只能在本国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产品。在甲乙建立关税同盟后,乙国就具备了绝对优势,在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向甲国出口商品。这一贸易活动在关税同盟建立之前是不存在的,称之为贸易创造。27贸易创造效应价格P甲P乙甲国供给曲线甲国需求曲线abd数量282、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低的非成员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生产而损失的福利。贸易转移效应阻止了从外部低成本的进口,而以高成本的集团内部生产代替,有利于低效率的生产者扩大生产,这违背了自由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原则,使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上升,造成福利损失。从整体上看使全球福利水平下降。29贸易转移效应国别建立关税同盟之前甲乙建立关税同盟之后国内价格关税税率国内价格关税税率甲3050%26成员间0%非成员50%乙2675%26成员间0%非成员50%丙200%200%30贸易转移效应在建立关税同盟之前,丙国具有该产品的绝对优势,向甲国出口。在建立关税同盟后,丙国丧失了对甲国的出口优势,乙国向甲国出口产品,原有的贸易受到了抑制。因此这一贸易活动正是从原来丙国的出口转移而来,称之为贸易转移。31贸易转移效应P甲=P丙(1+t)P乙P丙abcde32贸易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对于甲国来说,贸易创造效应带来了(b+d)面积的福利增加,但也带了了e面积的福利减少,因此它的净福利效应取决于两个面积的大小。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分析来看,关税同盟以两种相反的方式影响着成员国的贸易和福利。成员国的价格越接近低成本的世界市场价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水平越可能为正。因此,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关税同盟才应该出现,否则,不应该建立关税同盟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一体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8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