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的“道”,可理解为不同解释:一为行为准则,二为客观规律……但都不能概括的定义,因为老子的“道”,是“非常道”,包罗万象,变化万千,无形无据,一经定义,便违背了“道”的本意。但什么“道”,可从老子的哲学思想而理解,那就是“无为”。“无为”,并非不做,消极。“无”,不是“没有”,“不做”,而是顺其自然,不违背其本意。故“无为”,乃是不乱为,不妄为,老子也曾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所以“不争”,“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争”,老子于万物而最为推崇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遇山而绕,遇孔而入,能屈能伸,是为适世之道;天下之柔莫过于水,却能水滴穿石,以柔克刚,水至柔,却有至坚的性格,是为处世之道;水具有美好品德,利万物,滋生万物却不争,不居功自傲,却是表现柔弱谦逊,看似无为,其实有大为,是为治世之道。水,以能屈能伸适世,以刚柔并济处世,以奉献不争治世,是“无为而有所为”。所以得道之人皆推崇“无为”,以“无为”处世,以“无为”治世,以“无为”适世。一、无为适世无为适世,以世外高人之心顺应世俗,这种认可称之为隐士。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此种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之无争。此种人最为洒脱,最为自由,世外高人,闲云野鹤,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所以,刘梦得最喜陋室,“斯之陋室,惟吾德馨”,才说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悠闲生活。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平平庸庸,平庸无为的人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之人,而其“无为适世”也并非随波逐流,放任流之,而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活得洒脱,活得自由。隐者之“无为”,首推陶渊明,向往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中的人们以无为、不争的态度创造一个世外家园,顺应和谐发展,是一种大智慧。不争,天下莫与之争,所以,桃源外的人无论怎么努力,却也创造不了一个怡然自得的安定社会。无为,即无妄为,桃源里的人遵纪守法、敬老爱幼、互敬互爱,所以和谐共处,安居乐业,自然也就适应这样的桃源生活,与世无争的生活。桃源,毕竟是一个理想中的生活,在世俗之中似乎不存在,桃源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也就是心中想想,却不能实现。然而真正的隐者也还是有的,“竹林七贤”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隐居山野,不拘于时,以不争的态度面对世事,依然悠哉。与其说他们是在逃避世俗,还不如说他们是追求到了能够释放心灵,使心灵宁静的方法,也可以说,他们得道了。无为适世,在当代也有重要意义。人人遵纪守法,和平共处,适应潮流,无乱为,无妄为,那么和谐社会不也就构建了吗?二、无为处世“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圣人的“道”,就是“无为”的道。圣人尊崇“道”,尊崇万物规律、准则,以敬畏之心看世俗、论世事,不去人为破坏其规律、打破其平衡,所以圣人“有道”,有“所为”,且有“大为”。无为处世是一种大智慧,无为处世也是一种不争的态度,像水,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世人虽非圣人,却也可以无为而处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当重“道”,时时怀有谦卑之心,虚怀若谷。所谓空杯心态就是这个意思。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只有以一种无为、不争、谦逊的态度处世学习,才能收获更多,得到更多。有句话叫“以德服人”,这也是无为处世的一种体现。真正能征服人的不是暴力,而是品德。暴力只可能暂时的征服人的肉体,而品德才能征服人的心灵。无为处世,以德服人,才是为人的上上之策。而人与自然更要“无为”相处,以敬畏之心对待大自然,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发展,保持生态协调,不妄为。人来源于自然,也就当顺应于自然。近些年来人类地飞跃发展同时也打破了自然原有的平衡,人为地侵犯了大自然,所以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这也是人类不会“无为处世”的后果。三、无为治世无为治世更是需要境界。君王须有圣人之心才能治好天下。唐太宗曾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有道,可成就盛世;君无道,则成乱世。无为治世,君王当重视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陈涉反暴秦,率众揭竿而起,一路直捣秦王宫,可后来贪权势,忘乡友,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而汉高祖则高明得多,推崇黄老之学,重孝道,重民生,休养生息,终于也是大汉朝富强。而后的汉帝也效仿,文帝犹有亲民近民之美、慈恕恭俭之德。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与民休养生息。汉惠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囿、车马和服饰,在刘邦为帝的基础上一点都没有增加,凡是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有一次汉文帝想建造一座露台,找来工匠一计算,需要上百斤黄金。汉文帝说:“这相当于十户人家的产业,实在是太贵了”,就没有动工修建。每当有天灾人祸、边境不宁的时候,文帝就反思自己的道德心性,进行忏悔祈祷。他废止了肉刑和诽谤朝廷的罪名,招贤纳谏。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还下诏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盛世唐朝也推崇无为治世。唐太宗李世民尊崇老子的“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创造了“大唐盛世”。有一次,魏征上奏李世民:“君王被神所器重,掌国中之大权,受到极天一般的尊崇,所以一定要居安思危,远离奢侈,以简朴为本。君臣无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引《老子》),何必劳神苦思,生很多事,管很多事,用尽聪明能事,却背离了无为之大道呢?”。李世民答曰:“真是好啊!我读你的奏章,通宵达旦,忘了疲倦。”(《贞观政要·君道》)李世民问大臣王珪:“后来的帝王不如先前的帝王,这是为什么?”王珪说:“古代的帝王一心崇尚清静,以百姓心为心(引自《老子》),后来的帝王则不顾损害百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李世民回答说:“是啊,我日夜孜孜以求的,就是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五谷丰年,百姓安乐。治理国家就像栽树一样,不去摇晃树根,枝叶才会生长茂盛。君王清静了,百姓怎么会不安乐呢?”(《贞观政要·为政》)唐太宗贞观二年,有公卿启奏说:“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陛下为自己建一楼阁以居之。”太宗回答说:“朕的身体确实不宜居住在卑湿之地,但是若是答应了你们的请求,花费又太大了。当年汉文帝要起露台之时,因珍惜物力而没有动工,朕的德行不如汉文帝,而花费却比他还多,我看还是算了吧。”公卿启奏再三,唐太宗最终还是没有答应。贞观二年,关中遇到旱灾。太宗对侍臣说:“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我听说有卖儿女的,朕很怜悯他们”。于是派遣御史大夫,用皇宫内的金宝赎回所卖的儿女,还其父母。故君王想谋盛世,必以圣人之心治世,以无为态度治国,以百姓心为心,顺民意,得民心。在当代,关注“民生”也是一大国策,足以见得民意之重要,民心之重要。所以,老子的“无为”是一种大智慧,处世、治世皆需要它。老子的“无为”是圣贤不私为,只为天下而有为。无为,而无不为。
本文标题: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2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