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ENSO对中国的影响
ENSO对中国的影响研究报告2010年7月目录1、前言....................................................................................................3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3、主要内容...........................................................................................33.1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33.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43.3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73.4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73.5什么是南方涛动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73.6ENSO与中国几类自然灾害的关系..............................84、我国对enso的应对极预防方法..............................................105、参考文献.........................................................................................10ENSO对中国的影响研究报告1、前言最新的研究表明,ENSO是大洋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种事件,而且是一种循环。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是ENSO循环处于冷位相和暖位相识在海温变化过程中的异常。2、研究目的及意义ENSO是年际气候变化的最强信号,对全球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ENSO也是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一个重要因子,事实上ENSO预测本身既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年来,ENSO的周期变短,振幅加强。虽然不同ENSO过程大体上有相同的特征,但每一个ENSO事件各有各自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在ENSO研究方面已近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进展,但我们仍无法确切解释ENSO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ENSO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取决于时间的强度,发生的时间及其演变特征。因此,研究ENSO对我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ENSO对研究,能提高我们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含量,对今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主要内容3.1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海-气耦合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厄尔尼诺,就是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带,在圣诞节前后海水某些年份突然出现增暖的现象。具体的说,流经南美沿岸的秘鲁海流,在几乎与秘鲁海岸平行的东南信风吹送下,表层海水离岸外流,深层海水上涌补充,同时将营养盐类挟至上层,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吸引大量秘鲁沙丁鱼等冷水性鱼类在此繁衍、栖息,使该地区成为著名的东南太平洋渔场。可是在某些年份,东南信风暂时减弱,太平洋赤道逆流的南支越过赤道沿厄瓜多尔沿岸南下,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水温迅速升高,冷水性浮游生物和鱼类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由于沿海水温上升在圣诞节即圣子耶稣诞辰前后最为激烈,秘鲁居民将这种海水温度季节性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音译),意为“圣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从原来7、8年发生一次到现在的每3、4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会给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例如,1997年智利大洪水和印尼森林大火与1998年我国发生的洪涝灾害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由于厄尔尼诺导致全球台风活动异常,我国的台风也比往年同期偏少,致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停留在我国境内,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从而导致我国南方及北方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同期偏多。3.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诸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各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有不明之处。鉴于此,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内因、外因结合的观点。众所周知,当地球自转加速时,地球的赤道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要鼓起,这样地壳受到南北向张应力,故之易于出现近东西向裂缝,因此地下热汽、热浆等就易于出来,大者如火山喷发,小者为喷泉,更小者为喷气孔。它们沿赤道分布。由于东太平洋本身裂谷多,故易喷出热物质。西太平洋则为俯冲挤压带,在地球赤道转起时,放出热液较少,故赤道东太平洋水温相对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另外,由于秘鲁和厄瓜多尔地区地表距地心距离最大,因之离心力亦大,故鼓起更为剧烈,这样海底热量进入海水中亦多,故这里先形成海水增温现象。然后,由于赤道海域由东向西流而使增温带向西扩展,这样就可以把热水传至中太平洋,当热水带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厄尔尼诺现象的盛期。厄尔尼诺事件的成因机制是地球自转、日月引力和地热活动的综合结果。1厄尔尼诺现象的构造基础与激发因素A厄尔尼诺发生在南美洲西部的构造基础在北半球,由于大陆的阻隔,北太平洋与北极之间处于半封闭状态,海洋寒流由北冰洋通过狭窄的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时流入量受到限制;印度洋北部是欧亚大陆,因此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北部完全在海洋暖流的控制之下.与此相反,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对南极是完全开放的.特别是环南极大陆强烈的海洋西风漂流在经过南美洲的德雷克海峡时严重受阻;部分寒流沿南美洲西海岸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其规模远大于非洲西海岸的本格拉寒流,形成太平洋北暖南冷、西暖东冷的格局.南半球西风飘流是海洋寒流,北半球西风飘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这个重大差别是由陆海分布差异造成的.西澳大利亚寒流是南半球最弱的海洋寒流.因为太平洋南赤道暖流能够通过阿拉弗拉海进入印度洋,加强印度洋南赤道暖流,减弱西澳大利亚寒流.所形成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高温低压区,与东南太平洋由秘鲁寒流形成的低温高压区组成一个沃克环流.环流路径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南中纬度的西风漂流→秘鲁寒流.这进一步减弱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强了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北太平洋通过白令海峡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10TW(1TW=1012W);南太平洋向南极输出的热量为1190TW,是前者的119倍.印度洋向南极输出的热量为490TW.而北大西洋输出的热量起源于太平洋,数量超过1000TW,其中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260TW[1].海洋输送的热量为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的热输出提供了证据.地质资料表明,对第三纪早期的普遍变冷起明显作用的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迅速变暖和较长的变冷由轨道参数的周期性所决定.阻挡大西洋赤道暖流进入东太平洋,加强秘鲁寒流,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南美洲与南极大陆的分离造成环绕南极大陆强烈的海洋西风漂流带,阻挡赤道暖流南移,生成南极冰盖并维持其稳定的存在,为全球构造运动影响气候变化提供了证据[2~4].这表明,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输送热量的波动性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相应的海洋环流在温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暖水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或由中部分别向东向西运动,其实质是北部暖水向南运动.如果有某种原因使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减弱,或使东南太平洋表面海水增温,就会减弱这一地区的活克环流,出现南太平洋高压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低压同时减弱,甚至相反的情况.这是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同时出现的原因.当南极出现臭氧洞或太阳活动增强时,过量紫外线(约增大2%)穿过平流层进入对流层,使南极相对变暖,降低南极与南中纬度的温差,减弱大气南北对流和信风,这是西风漂流变弱的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其强度也明显增大.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厄尔尼诺又为本世纪最强,与南极臭氧洞异常扩大相对应.公元1800年是冷暖时期和太阳活动高低值的分界线,其前后200年分别发生51和81次厄尔尼诺事件,这表明,暖期、臭氧洞扩大和太阳活动高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B潮汐振荡产生的季节性增暖要解释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说明为什么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每年圣诞节前后海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太阳光在冬至点(每年12月21~23日)直射南纬23.5度,即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海面在白天正午处于潮汐高潮位,而此时北回归线上的海面正处于低潮位;地球自转半周后,南回归线上的海面在半夜子时处于潮汐低潮位,北回归线上的海面此时处于高潮位.即高潮位与低潮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振荡.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夏至点(每年6月21或22日).同时太阳辐射、太阳风和太阳引潮力在近日点(1月3~4日)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在远日点(每年7月2日或3日)增大6%和9%,这使近日点时南北潮汐振荡达到最大值,南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量也达到最大值,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从秋分到冬至,日地距离变为最小,太阳引潮力变为最大.半日潮产生的强烈振荡高值区由赤道向南北回归线偏移,形成低纬大洋南升西移、北降东移的顺时针昼环流和南降东移北升西移的逆时针夜环流,昼夜反向环流和最大幅度南北振荡加强了冷暖水的混合[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东太平洋海面有北半球的温暖的赤道逆流和南半球的秘鲁寒流.最大幅度的南北潮汐振荡使太平洋东部低纬度北半球暖流南移,南半球秘鲁寒流北移,振荡混合后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变暖,加强了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的热输送.这不仅说明了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每年圣诞节前后海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的原因,而且给出了暖水从北边涌入的原因.而以往许多关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机制的假说不能解释这种季节性增温现象.C强潮汐振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对潮汐的计算结果表明,月亮在赤道时产生的半日潮使气圈、水圈和液核分别有54181864km3、43275km3和3103km3的体积绕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形成赤道高空风、西向海潮和液核表层西向漂移.由于地形的阻挡,形成大气、海洋和液核的涡旋、湍流、环陆运动和异常大潮以及冷暖海水的上下和东西方向振荡与混合.岩石圈和下地幔分别有2754km3和10599km3的体积胀缩,是其中熔融部分流动、上涌和喷发的动力[3].太阳相对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摆动,使流体相对固体南北振荡与混合.地球在春分和秋分扁率变为最大,形成赤道大潮.两极高纬地区分别有6605998km3、5251km3和368km3体积的大气、海水和液核流体通过临界纬度(35o)流向赤道,并在科里奥利力和西向引潮力作用下加速向西漂移,使各圈层自转速度变小,差异旋转速度增大,高纬地区地壳地幔排气排液活动强烈.其中大气对流层日长增加最为显著,为97秒,是岩石圈日长增加值(0.00027s)的359259倍,形成流体与固体圈层强烈的差异旋转.地磁活动在两分点(春分和秋分)达到最大值是其证据[3].这是两极冷水入侵赤道并使大洋西部暖水变冷的主要原因.1997年发生在春分和秋分附近的4次交食和行星冲日,加大了两极冷水入侵赤道西太平洋,使暖水东移的强度,形成了1997年的强厄尔尼诺事件.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2.17倍,月球在赤道南北的摆动加强这一效应,形成混合冷暖海水的强烈振荡.行星冲日、日月大潮和近地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值效应———厄尔尼诺.从1980年到1990年,凡是在12月朔、望日的日月大潮和月球的近地潮同时发生后,均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1982~1983年强厄尔尼诺事件中,海温增温的峰值首先出现在中太平洋赤道的Nino4区(1982年4~5月),然后是Nino3区(1982年底),最后是美洲西岸的Nino1~2区(1983年年中)[6].它对应着1982年4~8月和11~12月、1983年13月和6~9月的近地潮和大潮的叠加,
本文标题:ENSO对中国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4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