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武汉光谷的发展脉络简介
武汉光谷的发展脉络简介第一章地域的演变光谷的地盘很大。在开发商的概念当中,街道口以东,东湖以南的武汉市东南部广大区域都可以称为光谷,这也是为什么江夏、纸坊、葛店的一些楼盘也堂而皇之的冠以“光谷”的名头。我自己个人比较认同的光谷核心区域,是在珞瑜路街道口段(武大老牌坊)至关山口段(华工正门)之间,北以东湖为界,南以雄楚大街为界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集中了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优势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了武汉市最优秀的科研院所,可以说称为“光谷”是实至名归的。在这个区域,最开始做高科技的,其实是沿着珞瑜路从街道口十字路口,当时是洪山区委所在地(现在?群光广场),一直到卓刀泉的十字路口,90年代中期的时候,开着不少的“高科技”公司,不少是附近高校开的,著名的有测绘科技大厦,基本都是卖仪器的。起初有很多是附近高校和科研院所里面基于民用的一些技术开发,像小区的安防电子集成等等之类,都是这些小门店做出来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买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少,买硬件的越来越多了,卖电脑的越来越多,基本把“高科技”和卖电脑联系在一起了。早期的卓刀泉向东方向,基本是人迹罕至的。用到人迹罕至,我说的情况是95年以前。那时只有15路、25路通向武汉的东方。晚上7点已过,卓刀泉以东便见不到什么灯光。体院对面的山上树木还很丰茂,人烟比现在少。山上空军司令部的围墙也很森严。到了鲁巷灯光才渐渐多了起来,因为鲁巷当时是公共汽车的一个停车场,算是当时的一个中心,光谷广场在当时就是一个小转盘,中间放了一个直径2m的警察指挥交通的台,中心还有一个孔,可以在雨雪天气很方便的连接雨伞。而现在开发区大厦、华乐山庄一带则都是山,山上布满了坟头,每次晚间坐车从此处过,都让人不寒而栗。鲁巷往关山口的路边,大多是菜地鱼塘。华工门口应该算是当年武汉人在这个城市中能到的最东的地方,如果?是小孩能到华工读书,恐怕很多武汉人是不会到这个地方来的。光谷那时有季节性的人流,一年大致有两季,9月底的开学和4月初的清明。核心区就这个样子,那边缘区就别说了。汤逊湖、藏龙岛那时真的是湖和岛,大得无边无际。去一趟那边相比现在也不大容易,因为过去的路只有土石子路,汽车开在上面很颠簸,不过运气好的话,有驴马拉的车或者摩托,我就坐过那边的马车。所以总的来说,光谷地盘的前世也就相当于现在黄陂或者蔡甸的某个镇。第二章人口和购买力珞瑜路自西向东的几个地名,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特别是至卓刀泉开始:卓刀泉、马家庄、吴家湾、鲁巷、下钱村、熊家咀、关山口。比较特别的就是中间几个地方,后来经过核实,确实也是以姓氏聚居的地方,所以光谷的原住民,实际是以马、吴、鲁、钱、熊等这些当地大姓氏为主的。如果你是武大华工的学生或者外地来光谷工作的毕业生,在早期租住房屋的时候,房东的姓氏应该以上面的居多。这些就是光谷最初的原住民。他们的说出来的话不同于一般的武汉话,而是腔调上说不出一种的。再就都是外来人员了。而外来人员的层次也比较丰富。举一个例子,722所和717所,这两个研究所都是从事船舶方面的科研,应该说是同一类型的,但是它们来光谷的时间不一样,722所基本是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在武汉发展,717所则是90年代中期才从湖北宜都搬迁到武汉,从人员语言风格看,722所武汉本地的趋势更浓厚,而717所到现在为止还有宜昌方言流行。同样类型的单位就有这样的差异,而不同单位的差异也就更大了。但主要来说,可以以2000年为分界,基本就是以光谷这个概念诞生为分界。2000以前来的,如邮科院、709、717、722、国电测、武大、华工、地大、空司、汽标、汽发等等这些基本和当地融合了,虽然和原住民有一些区别,但是还是可以归为老光谷人。2000以后来的,像中冶南方、富士康、华师一、各高校分校、其他一些入驻企业,伴随一些蚁族等,这些可以归为新光谷人。居民购买力在90年代以前,基本都一样。90年代到2000年,在这一区域科研院所开始成为经济实力强的一支,其中代表为邮科院。2000年以后,原住民因为拆迁或出租房屋,成功实现资产重组,经济实力一枝?秀,其中的代表为新竹路一带的原住民,本来是因为拆迁搬到新竹路的,现在因为发展,可能会再次拆迁。整体上说,每一次拆迁对他们都是经济实力提升的一次机会。2000年以后搬迁入光谷的新单位新企业也为这一区域贡献了不容忽视的购买力,代表为中冶南方。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学生流也成为潜在的购买力。关于收入和购买力方面,以前我写过一篇帖子,比较详细的谈论我所了解的武汉市一部分人的收入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第三章日新月异的交通其实无论开发商怎么造势,也改变不了光谷偏安于武汉市东南一隅的事实,不管是30年前,还是未来。光谷发端于此,先天即如此,除非当年光谷的发起人和领导们有魄力在长江岸边司门口或集家咀拆出一条通道,把新建的光谷立在江边,重塑武汉市容。所以就交通区位来说,光谷离武汉市中心较远,属于先天性的不足。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珞瑜路上从华工门口经过的公汽都不多,除了我上面说过的15路、18路,后来到鲁巷多了一条77路。对这几路比较熟悉,是因为它们是“月票车”,而当年的我也是个小小的月票一族。月票车一般都是两位数的,而且票价比较便宜。比月票车稍微贵一些的,就是“专线车”了,而途径光谷的最著名的“专线车”,当属世界闻名的521。521路线与15路相同,从起点中华路渡口(有些武汉老人称“河边哈”),途径司门口、胭脂路、小东门、大东门上珞瑜路,然后一路沿珞瑜路自西向东,只抵终点关山。就我坐521的经验而谈,那些极速传说的发生地,多半是在光谷区域,因为那时在光谷以西的521线路上,密布各类红绿灯和交警岗亭,?自街道口红绿灯往东,对于521司机而言,前途豁然开朗,此时的珞瑜路哪里还是珞瑜路,分明是F1赛道。我在521上的时间很长,有大约5,6年左右是每天两趟,感觉坐521真是超值,公汽的价格,的士的速度,甚至坐在521上还多次亲眼目睹超的士的壮举,以至于后来人们说看见521超的士不算什么稀奇,看521超521才是享受。时间长了对它的速度也习惯了,当我第一次离开武汉,乘坐广州的一部公交时,不由感叹:怎么还有这么慢的公汽。还有一路途径光谷的车顺便提一下,就是715路。521以速度见长,715则以路线长度称雄。起点常码头,终点大彭村,几乎从武汉市的东南角跑到了西北角,在武汉市还没有开建道路轻轨,不算堵车的年代,715跑完一个单程大约要3个小时,相当于现在高铁武汉跑广州的时间。521的黄金年代大约终止于光谷区域道路建设,红绿灯设置越来越多让521的速度慢了下来,而珞瑜路上高架、轻轨等相关交通设施的兴建让路上堵点也多了起来,现在当我坐上走走停停的521,看着司机们无奈的表情,感觉他们真是有心极速,无力回天,要知道521昔日的荣光,令外国友人也要慕名前来感受。传说的终将老去,新兴的正在繁荣。现在高架、轻轨进入了光谷区域。不过很不幸的是,高架做的没有什么前瞻性,卓刀泉立交的车道就现在的车流来说,都已经偏窄了。轻轨的建设思想和30年前公交的思想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只是把鲁巷当做武汉东部最后的落脚点,虽说是进了光谷,但是从鲁巷到汤逊湖、藏龙岛、关南一片,路虽然宽,但是交通工具只有黑吧,怪不得万科、藏龙岛一带的居民多次到媒体上说开发商忽悠他们,该通的公汽都没有通。好在现在黑吧的司机们继承了521的光荣传统,他们正在往光谷深处的汤逊湖、藏龙岛、关南等地续写521的极速传奇。所以说光谷的交通,利好很多,蓝图很宏伟,有些现状也确实很光鲜大气,但是做为居民来讲,要享受到确确实实的实惠还要假以时日,而更多的现实则近似哑巴吃黄连的尴尬。第四章教育资源丰富的伪命题教育资源原本是光谷赖以起家的开端,说这里教育资源丰富基本上是众口铄金。其实光谷的这个教育问题最值得讨论一下。因为大家传统观念都认为光谷是教育资源聚集之地,是很有优势的。不过我的结论是完全没有优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原住民,他们就身在可以说全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是真正能进入其中的,就我了解还很少。(关山村好像是对正常考入高等院校的子女给予学费补助,但每年这个补助发出去的机会很少)。首先我们把教育资源分解为这样几部分,学前教育、初级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培训教育(正常学校教育之外的培训)。分解开来以后,我们可以注意到,光谷的学前教育、初级教育这些必须的教育资源其实很弱,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很强,培训教育资源一般。在我读小学初中的年代,有一些学校是不能去读的,像华工附中,必须父母要是华工的。剩下只有一些地方学校。地方学校里面老师也有等级划分的意思,大致就是大专院校、部队这样的子弟应该就是好一些的,在我就读的那个年级,有一个班就是启用黑龙江版教材,老师也强一些,在里面就读的清一色是研究所和部队子女,我所在的班,班主任连普通话说得都不流利,而一个傻子只要有个好父母就可以进好一点的学校和班级。90年代的时候就有这种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后会长期存在下去吗,我们拭目以待。光谷最缺少的,恰是一些优质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也是一般人受教?最关键的阶段。而武汉市传统的教育强区,从武汉市的优质小学、初中来看,绝大部分分布在以司门口为中心的武昌区,还有核心的江汉、江岸、硚口。光谷比较优质的初级教育资源,一般都是大专院校的附属小学、初中,没有一定的资格是不能入学的。一些科研院所也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或者与大专院校附属学校有直接入学协议。(如核动力运行研究所105所的子女-----无论智商高低,可以直接进入华工附小和附中就读)。而就近入学的剩下的学校,就只有那么几个屈指可数了。所以在光谷要寻求好的教育资源,家长的身份至关重要。光谷好的幼儿园、小学、初?基本都被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垄断。也许你要说武汉其他地方的学校入学不也要看家长这些吗?但是很大程度上武汉市的优质小学、初中,(主要是绝大部分分布在以司门口为中心的武昌区,还有核心的江汉、江岸、硚口的一些),他们的入学方式多数还是以考为主,大多数还是公平的。虽然我自己现在干的也是科研工作,但是我并不认为从从事科研工作的子宫里出来的孩子就一定比其他孩子高尚。从这些从事初级教育的老师待遇来看,也能见到一些端倪。去年洪山区和武昌区的部分学校重新划分区域归属,一些从原洪山区划入新武昌区的老师皆大欢喜,而原武昌区划入洪山区的老师不但愁眉苦脸有点还跑教委去。武昌区老师的待遇可能相对洪山区要好一些,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一个老师,水平要是还可以,也会时刻盯着,看有没有机会跳到待遇好一些的地方。这种结果是武昌区的初级教育越来越具有品牌效应,好的老师学生都往那边去了。光谷的高中教育主要是因为有了华师一,高等教育主要是因为有了武大、华工。应该说华师一、武大、华工并不是因为光谷才有名的,而相反光谷是靠这些教育资源才得以诞生和赖以发展的。华师一、武大、华工不在光谷,照样可?发展迅猛,数年前还在千家街的华师一就是明证。而光谷没有这些教育资源,光谷就会掉价一大截。其实这些教育资源对于光谷居民来说,除了可以享受校园的环境以外,基本形同虚设。无数开发商为之叫好的华师一搬迁,在我看来,华师一的实体在光谷,但是魂还在千家街还在武昌,同时光谷本地能考入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华师一的美好和521的速度一样,都只是一个传说,“非常人可享”。万科的业主跨入华师一校门只需要几分钟、一小步,但万科的业主真正跨入华师一校门需要几年、很多步。培训教育,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新东方?位于石牌岭,算是光谷西头吧。其实平心而论,各大专院校的一些培训也不错,但是针对中小学的就少一些。如果你到昙华林、胭脂路、司门口那一带走走就明白光谷初等培训教育和那里的差距。还有一个情况也很能说明问题,就是武大、华工的大学生做家教,我们会常常发现在司门口、武胜路、中南路书店门口有很多这样的大学生举牌,为什么他们舍近求远,不辞辛劳呢?当然你可以说光谷这里就近,直接联系上了,不需要举牌,但是一个很大原因可能也与武汉市传统的教育分布格局有些关联吧。光谷的教育资源丰富,其实是个伪命题,很大程度上是高等教育的极强造成了初等教育的积弱。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初等教育与高等
本文标题:武汉光谷的发展脉络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