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醉花阴》导学案制作时间:2014-5-26【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预习案【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写作背景《醉花阴》——佳节重阳孤寂思夫《醉花阴》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整体把握】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金兽,兽形的铜香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香盈袖:清谈的香气充满衣袖。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极度的快乐。西风:秋风黄花:菊花瘦:此处指憔悴。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上片:重阳思亲(写愁下片:饮酒赏菊(写瘦)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作者,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阅读下面的几个句子,说说他们写“愁”好在哪里?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明确:这些写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深度的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哪些词表现了时间的长度?答:“永昼”“半夜”“又”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3.词人为何而愁?答:思夫《醉花阴》导学案制作人:孙顶顶制作时间:2014-5-26【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探究案【合作探究】一、鉴赏评价上片上片,词人借助哪些景物渲染愁苦之情的?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瑞脑,金兽——时间的漫长,环境的凄寂,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玉枕纱橱——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营造了凄凉寂寥的意境二.鉴赏评价下片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琅嬛记》译文: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第一种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第二种答案:(1)李词中的黄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设喻,极其自然;(2)以帘外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意境极美;因花瘦而触及己瘦,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新;(3)愁思本来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却用真实可感的黄花把抽象之“愁”具体直观地表现出来,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2.赏析“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韵。(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苦之深。(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3.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烘云托月,藏而不露)《醉花阴》导学案制作人:孙顶顶制作时间:2014-5-26【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训练案1.赏析《醉花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的呢?请认真填写下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时间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休止景物“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行动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的心情。2.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问题:请结合意象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霜草苍白,虫声凄切体现作者孤独伤感之情,所以要独出野望来排遣烦闷感伤,当看到如雪的荞麦花惊喜之情油然而生。3.《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简析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以乐景衬托哀情,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作者面对如画的景色,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特别是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深切的思乡之情。
本文标题:《醉花阴》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6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