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沈从文一、作品解读湖南湘西有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在溪边渡口上生活着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老人和外孙女翠翠。老人的女儿以前同军人相爱并发生了暧昧关系,母亲怀上翠翠以后,军人约她一同逃走,但是翠翠的母亲没有离开自己孤独的父亲。军人考虑到逃走损害了她的名誉,而留下又无疑毁了军人的名誉,既逃不走又不便留下,便服毒自杀了。母亲生下翠翠后,也殉情投河自尽了。孤苦的翠翠由外祖父抚养长大,渐渐出落成一位清纯美丽的少女,翠翠在一个端午节龙舟赛上邂逅了当地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此后两人相互产生了好感。第二年的端午节,顺顺的大儿子天保也认识了翠翠,并对她一见钟情。第三年,天保以提亲说媒的形式向翠翠求婚,但没有得到回应。弟弟继而向哥哥坦白自己对翠翠早已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兄弟二人展开了竞争,方式是夜里去给翠翠唱歌。天保与弟弟去给翠翠唱歌!他让弟弟先唱。但弟弟一开口,他就甘拜下风不再开口了!尽管在这次情歌较量中好心的傩送帮哥哥唱了歌,但所有的歌声都没有得到回应,因为劳累了一天的翠翠沉睡入梦乡了!第二天天保决定退出竞争他怀着沉重的心情跟船押货下辰州去了,悲剧因此而起,天保在途中不幸遇难了!傩送的情歌也随之中止而且再也没有唱起!不知情的外祖父去打听翠翠的亲事却听闻了噩耗,并且牵涉于天保的死!顺顺父子认为天保的死无疑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眼看着一门好端端的喜事如今却变成了丧事,伤心的顺顺自然冷落了老船夫!老人感受到了父子二人对自己的冷淡,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老人知道傩送钟情于翠翠,再去为翠翠提起亲事时,善良的老人在顺顺父子面前更木讷不安!而不安又加重了傩送的误会和顺顺的冷落!在一次过渡时他遇见了来顺顺家打听亲事的中寨人!那人对翠翠的爷爷说中寨人王团总以一座碾坊作为女儿的陪嫁与顺顺结亲,顺顺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并谎说二老也决定要碾坊了!这一谎言让老人深受打击一直为外孙女操心婚事的老人终于病倒了!老人再一次去探听翠翠的亲事结果又遭受了冷落!在一暴风雨之夜老人离开了人世!而傩送不同意父亲领的这门亲事与父亲吵架后坐船下行离开了家乡!小说的结尾是翠翠独自一人守着渡船等候着那个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二、作家介绍沈从文出生于西南一隅的小城——凤凰,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后来都变成了沈从文笔下的诗意和流水的文字,而他的作品也塑造了大多数人对他故乡湘西的美好遐想。小时候的沈从文体弱多病,爱调皮捣蛋,常常给父母带去不少的烦恼。他不喜欢私塾里呆板、无生气的生活,常常逃学。小学毕业后,因母亲觉得管不了这个野孩子,决定让他参军入伍,让部队来管教他,沈从文从军的时候,袁世凯刚做完他的皇帝梦,全国各地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因而战争迭起,在军队中,沈从文见到了太多了平民被无辜杀害,俘虏被残忍迫害,还有对逃兵及其严厉的惩罚,这些都强烈的刺激着沈从文。而与此同时,五四运动已经在北方如火如荼的展开,热烈的呼唤着年轻人,对现实的失望,对新革命的渴望,在沈从文的心里形成巨大的碰撞,他要走出去,为已经没有希望的国家找到新的出路。1922年,沈从文终于跨出对他一生有决定性的一步,他告别部队的长官,告别父母,经由水路到达北京,一个湘西的乡下人,就这样即将汇入到新文学、新文化的大潮中。土里土气的沈从文突然从蛮荒之地置身于百万人的大都市,心理难免失去平衡。沈从文最初想找一所大学,但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根本通不过任何考试,只能成为北京大学的旁听生,而且这个时候沈从文的生活极其艰难,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已经衰败的家庭不能给他任何支持,他住在一个储煤间改造的小屋里,取名“窄而霉”小斋,沈从文常常几天都吃不上饭。饥饿、贫穷都在无情的折磨他,但在艰难的环境中,沈从文认定了自己文学革命的道路。沈从文怀抱用文学改变民族的理想,但理想的高远并不能解决生活的窘迫,在北大时断时续的听课过程中,沈从文开始在他的“窄而霉”小屋里,不分昼夜的进行写作。文章完成后,他就壮起胆子向杂志社进行投寄,但全部石沉大海。无奈之余,他只好给当时知名的作家写信,倾诉自己的困境,其中就有郁达夫。1924年冬天,郁达夫来到“窄而霉”小屋看望沈从文,他看到沈从文单薄的夹衣根本无法抵御冬天的寒冷,已经冻得红肿的手还在不停地写作,郁达夫感到一阵阵心酸,他送给沈从文一条羊毛围巾,又请他出去吃饭,剩下的钱全部塞到了沈从文的手里,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上嚎啕大哭。三个月后,沈从文在郁达夫的推荐下,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也正是这篇文章得到当时北大教授林宰平的赏识,并介绍给沈从文第一份工作,在北平香山图书馆当办事员。有了稳定的工作,沈从文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这时候很多的作品都是表现自己生活的窘迫和孤独,这是一个乡下人来到都市的呼喊。沈从文思念故乡,他用笔细腻的描写着那片生养他的土地,这些乡土作品反响很大,相继发表,获得很多大家的支持,徐志摩专门为他的小说写了编后语。1930年沈从文来到上海,不久之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左翼文学联盟在上海成立,沈从文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革命文学的浪潮中,他的好朋友胡也频希望沈从文也加入进来,但这并不是沈从文希望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三个曾经共过患难的朋友之间出现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裂痕。但,沈从文并不是对时局毫不关心,他开始通过乡土文学对时局进行批判,《柏子》、《阿金》、《萧萧》,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关注这个世界,这是一种含蓄地,并不声嘶力竭的方式,用平静的语调让人感受到社会巨大的悲凉感,写出了审美层次非常高的小说《边城》。沈从文独特的小说风格受到了当时左翼和右翼作家的共同批评,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他的文学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生不愿为政治写作的沈从文没有新的作品,他曾经试图重新提笔写作,但还是写不出来,内心前所未有的孤独让他甚至想过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文学道路走不下去的时候,他研究起他一生热爱的文物,《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他留给时代除湘西世界之外的另一笔财富。1988年沈老去世,四年之后,他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魂归故里,一块巨石镌刻着沈先生的铭文“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三、素材提炼(一)纯净的湘西世界《边城》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形态,人和事都质朴单纯虽有贫富等级之分,但是人们在古朴的人情中享受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富人与穷人一样慷慨、温存、善良。作者评价道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不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翠翠与外祖父相依为命,外祖父打心里疼爱这个乖巧可爱的外孙女,祖孙二人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外祖父在渡口尽职尽责地摆渡了五十年,渡船属于公家所有,因此过渡人不必付钱。渡客若心中不安给了钱,他必定要把它退回去。如果退不回,他就用这些钱去买回茶叶,烟草,提供茶水给过渡的人享用。老人对人友善,进城买酒,每遇熟人必邀请到家中喝酒在节日里亦有人给他送红枣!粽子或其他东西表达对老人的敬意。(二)、消失的梦翠翠出生的湘西茶峒小山城,风俗淳厚、人情质朴、重义轻利,“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即使河街吊脚楼里的妓女,也还保持着某种“生命的严肃感”。然而,这里毕竟不是原始洪荒的“世外桃源”,“大都市随了商务发达而产生的某种寄食者”开始落户于此。“现代”的入侵,对未经金钱、实利污染的朴质民风造成冲击。翠翠耳濡目染,“现代”的观念也悄悄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当她和傩送的爱情由于团总女儿的介入,直接呈现为“渡船”与“碾坊”的对立。沈从文写作《边城》,本意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他心目中,“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乃是十五岁之前未长大的翠翠所表现出来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只有在现代文明所尚未侵袭、人性败坏之风尚未吹遍的世外桃源一角———边城才能孕育和培养得出来的。然而,随着“现代”这头怪兽的入侵,沈从文痛心疾首地发现“边城”这一他梦中的理想乐土也开始堕落,滑向“惟实惟利”的深渊,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他在《长河·题记》写道:“一九三四年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庸俗人生观。……‘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因此我写了个小说,取名《边城》……”(三)、自然的教育沈从文接受的正规教育仅是小学,15岁便去当兵,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辰河流域。他的知识、教养,既非来自学校,也非来自家庭,而来自自然。湘西地处沅水流域,下接洞庭湖,河水长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他常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四)、沈从文的倔性六十年前,二十岁的沈从文决心到一个陌生的大世界去经风雨、见世面时。当初,他打算在北京读书,读书不成,便作个警察,如警察也当不成,那就肚子瘪瘪的饿死在人家空房下或阴沟边算拉倒。到北京后,果然衣食均成问题,警察那个饭碗,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容易端上;他想卖报,谁知卖报是划了区域的,不容外人抢生意;他想讨饭,叫化子也有势力范围,分了街道,主权也不容侵犯,到北京的头两年,冬天都只穿着两件夹衣顶过的。北京的冬天,零下二十儿度的时候也有,而他住的会馆小房既无炉火,更无暖气。说到吃,时有时无,无时,曾到朋友处“打游击”。为了吃,有几次,他还跟着洋军阀在北京的招兵旗子走,到了招兵站,吃它一顿,待点名时,他却溜了,回到会馆看他的书,写他的文章,或者是去北京大学旁听去了。那时他生活真艰难极了。但是,他不是无路走的,他有一条退路,这便是回湘西,湘西有他的家,有他过去的长官和同事,一碗饭还是有吃的,不过,走这条路,不合他的性格!说不清他是怎样顶了过来,并撞进了当时的文坛,成了知名的作家!郁达夫风雪访从文时,所见的是他穿着两件夹衣,脚用被子包着,手冻得通红,正握笔在那里为自己的理想,也为糊口而奋斗着。有人觉得那一幕中,沈从文显得怪可怜的,我却认为那是湘西人强悍性格在闪光,是颇有几分悲壮的。我常想,沈从文如果没有这份湘西人所常说的“蛮劲”,那么,在中国文坛上,也就不会多出一个沈从文了。别人的讽刺1929年,受胡适的邀请,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开始到大学任教,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开授“新文学研究”、“小说习作”、“中国小说史”诸课程。1930年转入武汉大学,担任“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两门课程的讲师。1939年6月27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聘请沈从文为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副教授的决议,四年后改聘为教授。但沈从文的教授职称受到不少人的非议,最为人熟知的是古典文学的刘文典,他批评沈从文道:“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沈从文只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五)多面沈从文沈从文生性内敛乖巧,虽有数年的大兵生涯,终于也变不了胆怯优郁的性子。胡适做中国公学校长时,秉兼容并包的治校精神,请了当时尚属初出茅庐的沈从文教小说。罗尔纲先生在《胡适琐记》中雅意记叙道:“选他课的约有20多人,但当他第一次上课时,教室却坐满人,他在讲坛上站了10多分钟,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惊叫了一声说:`我见你们人多.要哭了!’这一句古往今来堪称奇绝的老师开场白,刚刚说过,就奔流似的滔滔不绝把当代中国的文坛说了1个小时(六)不一样的方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沈从文这样一位自由主义作家似乎和爱国离得很远。在现代文学时期沈从文确实也并没有像左翼作家那样,进行积极地符合主流观点的宣传创作。但是沈从文的文章中却不乏关于爱国精神的分析和阐述,尤其是抗战时期,到了建国后沈从文书信中这方面的论述更多。并且他表达的爱国主义观点具有理性沉稳的
本文标题:沈从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7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