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全国卷高考41题专题训练
1/19全国卷高考41题专题训练一、材料阅读1.(12分)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时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材料一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现象:经济领域由非市场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政治领域由专制集权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型;文化领域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向当今开放、多元、批判性的现代文化的转型。材料二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角度予以恰当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2(12分)材料在西欧,曾有过一场思想骚动,而在欧亚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一根本的不同之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它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尽管最初在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后来却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斯坦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拟一个具体论题(或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19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学者们有以下四种解释:第一,全球化5000年(全球化就是多个人口群体之间的联系增多,等同于文明的传播交流);第二,全球化500年(全球化源于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殖民扩张,把其他区域的文明都纳入其体系中);第三,全球化150年(全球化是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成功后才出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动);第四,全球化30年(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其特点是国家被不断忽略,超国家组织不断产生并影响深远)。请用两个史实说明你认同的一种解释,并举一个史实反驳你不认同的一种解释。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大历史教授何顺果在《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中指出:“美国的崛起在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下图体现了美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任选两个阶段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3/195.(12分)下表是与研究政治现代化相关的材料。作者作品内容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方面大致归纳为:第一,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立法机构手里。第二,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政治系统的运作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其根基在于民众的政治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所交织而成的一种信念体系。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体现政治现代化特征的三个关键词,任选其中一个关键词并用历史事实加以论证。(要求:关键词归纳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根据材料,从上图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4/19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时间条约或事件后果或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895年《马关条约》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1919年巴黎和会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打破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归还山东的正当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道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论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论证须有史实依据。)5/19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及各省解部饷鞘数量表银量单位:万两年份旧管银数新收银数解部饷鞘数量开除银数实在银数咸丰元年884.0962850.8529约6095鞘、500匣956.9910737.9581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约3661鞘、220匣1032.6172541.5246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约2543鞘、130匣847.1746169.6987咸丰四年169.6987499.6127约4490鞘503.1019166.2006咸丰五年166.2006306.7774约2429鞘、100匣323.3178149.6602咸丰六年149.6602266.9663约1893鞘、300匣270.4989146.1274说明(引者注):咸丰元年是1851年;解部饷鞘:各省向户部交纳的银两数量,饷鞘是盛银用的木桶。资料来源:清代抄档,《黄册·户部银库类》,第12、33、35册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财政状况与制约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10.(12分)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由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1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6/19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敢为天下先”的严复认为:中、西历史观方面最大的差异,莫过于中国人“好古而忽今”,西方人则相信“力今以胜古”;中国的危机非常严重,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能够理解那个时代的内涵并能够引领中国于潮流之上的人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希望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摘编自严复《论世变之亟》、《原强》、《天演论》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主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到东方去!到西方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人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述现象。(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7/19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以经济中心的转移为依据可划分为多个阶段。运用所学知识,划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并任选一个阶段加以说明。(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例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8/1915.(12分)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进行统计,绘制成图9。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9/19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内容20世纪80年代前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论著中,一般都以1937年为抗日战争的开端,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人们也常常把1937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称之为“抗日战争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界开始讨论把1931年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1990年后持“十四年抗战”观点的学者越来越多。人们在书写中国抗日战争史时也大多从1931年写起。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明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经历了十四年艰苦曲折的斗争”。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表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12分)10/19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评分说明:角度一:英国是原生型现代化转型类型,主要表现在:经济: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本文标题:全国卷高考41题专题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9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