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2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1
1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2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1一、选择题1、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这个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2、《史记》中有“纣师虽重,皆无战之心,……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此事记载的是A、商灭夏B、周灭商C、秦灭周D、魏代汉3、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西周。以世纪记述,“武王克商”发生于A、公元前10世纪初B、公元前10世纪中期C、公元前11世纪初D、公元前11世纪中期4、在中国古代史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A、4000多年前B、3000多年前C、2000多年前D、1000多年前5、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划分为先后相继的“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元朝6、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松散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7、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8、下列是西周创设的是①封邦建国体制②内外服制③礼乐制度④郡县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中国古代社会,从中央到地方依赖于一套完整的终身制与世袭制来实行有效统治的时期是A、夏商B、西周C、战国D、秦汉10、“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一种政治体制B、一种社会形态C、一种思想观念D、一种行为方式11、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印证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体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青铜冶炼在西周已达到了一定水平12、“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说明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体制的主要目的是2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B、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周王室统治D、团结功臣贵族1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公多让姬姓立国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王族B、长期摄政C、以藩屏周D、包围“三监”14、“齐鲁”二字作为山东的象征古已有之。“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15、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16、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17、观察下列材料,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体和依据主要是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材料二《荀子》家在西周初年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图A、殷商旧族B、血族宗亲C、功臣武将D、贤良学士18、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西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但主动向周投诚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是跟随周王攻打商纣王的臣子,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9、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20、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三十个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B、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C、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21、公元前782年,幽王姬湦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人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人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诸侯势力强大B、周王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C、幽王荒淫无道D、诸侯对周王承担一定的义务22、“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中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B、周公旦C、周武王D、秦始皇323、“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文中的“克殷”是指A、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B、创封邦建国体制,包围原来殷邦C、周公率军,平“三监之乱”D、周公出兵,征服殷商的残余势力24、孔子日:“周监(同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看来,周朝最值得他遵从的是A、周公辅助成王B、武王武力灭商C、礼乐制度D、周公拓疆25、《礼记·坊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所以,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严格宗法制度C、打击旧贵族势力D、激发认同,维护社会秩序26、礼的最初含义是A、等级制度B、生活规范C、习俗仪式D、道德规范27、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法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及享受28、《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29、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A、西周的礼乐制度B、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30、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这里的乐包括①等级②舞乐③诗经④史诗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骡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一—《诗经·大雅·大明》材料二:右图是西周的青铜利簋(gui),高28厘米,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材料三:武王克商是“上古三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不甚清晰,武王克商的年代长期难以确定。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形成了数十种看法,最早的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近年来,专家们对周人的都城进行考古研4究,确定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前后差距缩短至30年。专家们又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等记载大致符合,因此被认定为首推的武王克商之年。一一《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问题:(1)属于文字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_。(2)上述三则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________。(3)史学家王国维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研究的研究历史方法命名为________。(4)在通过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都无法对相关史实获得确凿年代的情况下,还可运用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突破?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尚书·周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注释:①甲子:甲子日。按周历计算,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②昧爽: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③王:指周武王。④朝:早晨。⑤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远郊。)材料二:1976年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问题:假如以这两则材料来确定西周建立年代,你认为可以从中提取哪些历史信息?请简要概述材料二的含义。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新。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而成。”——钱穆《国史大纲》问题:(1)“西周三百年历史”的开端和终结分别以何时的什么事件为标志?(2)西周“封建政体”的含义是什么?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54、西周的封邦建国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乃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三: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问题:(1)材料一中“武王克商”的事件是什么?“成王定之”得到了谁的辅佐?(2)以上材料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周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5、西周的建立与礼乐文化材料一: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誓师)于牧野,维予侯兴。——《诗经·大雅·大明》材料二: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诗经·大雅·下武》材料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问题:(1)材料一描写的情境大约发生于何时?(2)材料二中的“王”和“京”分别是指什么?(3)结合所学说明“德”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德”?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后人称周公曰“文”!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6公,他一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1)简要概括作者这段话的主要观点。(4分。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照抄原文不得分)(2)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周公持什么态度?简要说明你的判断(3分)(3)作者评价周公时根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2分)7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2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BDBABABBA11121314151617181920ACCABDBBBC21222324252627282930ABDCDCBCBD二、非选择题1、(1)一;二(2)二(3)历史二重证据法(4)对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进行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等方法。2、时间;人物;事件;器物;天象;文献与实物相互印证等。大意是: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木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地的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3、(1)开端: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终结: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西周结束(4分)。(2)封邦建国体制;背景是统治疆域扩大,为控制殷人残余势力,加强对地方的管理(4分)。4、(1)牧野之战。周公。(2)封邦建国体制。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统治。(3)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首领,另一方面以血亲为纽带,大肆分封王室成员和同姓诸侯,同时分封异姓功臣。5、(1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2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4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