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4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1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4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一、选择题1、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古代历时短暂却影响深远的两个朝代,两者有许多相同点,下列不属于相同点的是A、在大分裂的背景下实现国家大统一B、开创新的政治制度C、对知识分子进行严厉打击D、统治短暂,暴政而亡2、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它创立的制度一直到明清时期还被沿用的有①三省制度②六部制度③科举制度④内阁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韦尔斯曰:“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丝路繁荣、开通西域B、推举选官、任人唯贤C、以文治武、科举选官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4、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5、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7、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是三省六部制,其中担当决策职能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军机处8、唐政府的政策法令从制订到执行,一般运作程序为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9、唐朝宰相议事的处所是A、政事堂B、南书房C、军机处D、文渊阁10、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最有可能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11、“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皇帝颁布的法律文告)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资治通鉴》)此材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度A、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B、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C、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1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2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1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此种运行机制的主要作用是A、三省分权使宰相难以擅权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1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6、右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最能反映两者本质区别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权力下放17、唐朝中央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而且按规定各有权限、各司其职,共同参决政事,也形成了政治上的“三权分立,相互牵制”体制。它与西方近代的“三权分主”体制的区别不仅在于它的阶级属性、权力范围等,其本质区别还在于A、僭主政治与寡头统治B、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C、政教合一与政教分离D、军政合一与文官制度18、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先秦时期开始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在古代中国集权制度下,人才的选拔制度化,逐渐形成的顺序为①科举考试制②世卿世禄制③军功授爵制④九品中正制⑤察举征辟制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②③⑤④①D、⑤②④③①19、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秦朝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20、“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21、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可能发生的时期是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宋元D、明清2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族制度下,出现了“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的现象。其中的“品”指的是A、个人品行B、才子品质C、科举等第D、身份等级3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A、西周B、秦汉C、魏晋D、隋唐24、“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这副楹联最早只能出现于A、隋唐B、春秋C、秦汉D、战国25、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26、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能证实这一观点的制度是A.隋朝三省六部制B.唐朝科举制C.汉朝内外朝制D.明朝的内阁制2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28、某著作中写道:“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只选择”。文中的“制”当指A、世袭制B、禅让制C、军功制D、科举制29、古代诗人赵嘏在《唐摭言》中写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诗中提到选拔人才的“长策”是指A.军功授爵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30、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31、王定保的《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选官制度始于隋朝B、科举成为唐朝主要入仕途径C、唐太宗时科举制达到鼎盛D、“位极人臣”者均由进士出身32、隋唐开始推行的科举制与之前的推举制等选官制度相比,主要的进步性在于A、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成就了隋唐的繁荣B、打击了门阀势力,使门阀士族政治特权地位逐渐下降C、主要采取考试择优录取与地方举荐相结合的形式D、打破了门第和出身的限制,使朝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网罗人才3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34、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35、作家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书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段话显示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评价是A、非常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436、唐朝诗人赵嘏诗写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选拔的方式相对公平B、科举制有利于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C、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D、地方门阀世族势力受到有效的抑制37、法王路易十四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止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38、有学者认为,“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该学者所研究的“制度”在实行之初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B、导致重文轻武风尚的形成C、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D、加剧了官僚的腐化和堕落39、就传统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区别,不及欧洲和日本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商业经济的繁荣B、学校教育的发达C、科举制度的实施D、民族融合的成功40、英国“1855年—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中,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地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A、于1895年在清末“新政”中被废止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D、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41、《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42、一个开国皇帝质问大臣,为何迟迟不肯颁布他下达的命令?大臣回答道:我为了避免重蹈前朝倏亡覆辙,必须谨慎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所以延迟。这个故事最可能发生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43、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对这段话评论不正确的是A、以人为本的施政要领B、兴兵备战的强国主张C、不夺农时的给予政策D、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44、唐太宗在吊唁魏征时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逐个说明唐太宗A、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与魏征的友情C、重视人才,善于纳谏D、为失去一面镜子而可惜45、《旧唐书·马周传》载,马周在贞观十一年的上疏中提到:“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粟一斗……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馀石粟。”该材料间接的反映了A、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粮食增产价格便宜5B、政府限制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品产量下降C、政府重视商业,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大量投入市场D、贞观年间,唐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46、唐太宗说:“昔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上策”是A、“和亲”与征服并举B、建立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C、重视德治,辅以法治D、增强国家实力,加强边疆治理47、文成公主千里迢迢,历经艰辛,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成为千古佳话。这一故事是发生在唐朝的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高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4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4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