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10-03-23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市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特制定《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一、“十五”工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以来,淮安工业坚持扩总量、打基础、增后劲,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主要表现在:1、壮大了工业总量。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13.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8.1%,比2000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全市列统企业达到111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60.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81亿元,实现利税73.7亿元。“十五”全部工业增加值、列统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8%、21.4%、22.3%和26.7%,全部实现了“十五”翻番的目标。2、提高了竞争能力。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五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2005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占全部列统工业销售收入的74%,其中冶金行业“十五”发展速度最快,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34.6%,销售收入占列统工业的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重点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到2005年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7户,比2000年净增了75户,其中淮钢集团销售收入超70亿元、淮阴卷烟厂、清江石化超30亿元、韩泰轮胎超20亿元、华能电厂超10亿元。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产品。全市销售超亿元的品牌产品近40个,省级名牌产品23个,省著名商标30个。“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获国家名牌产品。铁路弹条扣件特种钢、采油树、元明粉、硝基甲苯、乙烯利、六氯环戊二烯、低硫低芳烃特种溶剂油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市形成了200万吨钢材、40万大箱卷烟、120万吨原油加工、15万吨烧碱、30万吨纯碱、850万套轮胎、120万吨元明粉、100万吨精制盐、300万千瓦中小电机、1万台中拖、9000万米布、6400万米印染面料、10万吨化纤、20亿支水针剂、4000万瓶大输液、30亿片(粒、袋)固体制剂的生产能力。3、加快了技术进步。“十五”以来,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有机结合,实现速度、效益、后劲相统一。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十五”是全市技改投入增幅最高、总量最大的时期。“十五”共计投入442亿元,是“九五”投入的3倍,年均增幅29.8%。2005年全市工业投入达到150.4亿元,是2000年的3.68倍。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数2005年达到1005个。“十五”累计达到1903个。“十五”期间,在工业投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市工业发展史上最大的项目--淮钢集团投资12亿元的“十五”技改工程2004年竣工投产;县区最大的工业项目—涟水锦纶化纤公司投资2.17亿元锦纶帘子布项目2005年投入生产;投资7亿元的全国单套最大的联碱装置建成投产;另外全市共实施国债技改项目7个,“双高一优”项目5个。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率达16%,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5%。淮钢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安邦电化企业技术中心、淮化集团企业技术中心等7个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评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30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安邦电化氯系列阻燃剂、清江石化特种溶剂油等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淮钢集团自主开发的铁水热装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士力帝益药业抗脑胶质瘤新药、淮钢转炉特殊钢生产线关键技术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700万元。4、扩大了对外开放。“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3亿美元,引进内资100多亿元,建成了韩泰轮胎48万条全钢子午胎、华尔润化工30万吨纯碱、大洋化工20万吨元明粉、源通制帽生产线等项目。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市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70多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50亿元,已开发面积70平方公里,竣工工业项目900多个。2005年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市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多亿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盱眙县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1亿元,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累计竣工工业项目近300项,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工业品出口增长较快。全市列统工业出口交货值达41.3亿元,纺织、机电产品继续保持较好出口态势,轮胎、精细化工产品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5、推进了企业改革。“十五”是我市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阶段。在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等各个层面,市县联动,全面推进。建立了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制。将国有资产按类别划归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控股公司、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的三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2002年完成了机电、纺织、化工、轻工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组建工作,为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继续推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努力推进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四到位一保障”为标准,全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国有集体资本从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理顺职工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企业和职工走向市场;通过国有、集体资本一次性退出,依法理顺劳动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到2005年底,全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累计达95%以上,金湖、洪泽、清河、清浦等县区已基本完成了企业改制。通过改革,激发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增强了发展活力。淮钢、安邦电化等企业改制后,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发展速度快、后劲足。清江电机在改制后,引入美的集团控股投资,增强了企业实力,落实了投资项目,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在对清江化肥厂实施破产后,引入外来投资,盘活存量资产,投资近7亿元,新上30万吨纯碱装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6、提升了县区工业。“十五”期间,以县区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入总量,加快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十五”8个县区共完成工业投入近322亿元,建成投资超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0多个。到2005年底,8个县区列统企业数达到1010户,比2000年净增531户,列统工业实现增加值为88.3亿元、销售收入337亿元、利税29亿元。“十五”平均增幅分别为20.7%、22.5%和29.7%。县区工业质量有所提高。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各县区都初步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金湖县依托金石集团,大力发展石油机械产业,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盱眙县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群,轴承、凹土加工和电器产品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涟水县建成了锦纶化纤帘子布、鸿鹄化纤公司3万吨差别化纤维以及锦惠化纤等一批化纤企业,形成了产业竞争优势。另外,淮阴区、洪泽县、楚州区以岩盐资源为依托,盐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确立了淮安盐化工在华东地区的市场地位。涟水县、淮阴区、洪泽县大力发展木材产业,使全市中、高密度纤维板、多层板的加工规模得到提高,各类板材总能力超过100万立方,发展前景良好。“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业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较低。2005年列统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而农业和建筑业分别占8.5%和4.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低。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列统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自主创新能力低。全市工业企业共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只有20多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也只有200多人,从事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第一线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全市只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有102户企业建有研发机构,自主开发产品数量较少。工业外向度低。2005年,全市1118户列统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为70户,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为16.4亿元、60亿元、6.51亿元,占列统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0.2%、10.3%和8.8%。全市列统工业出口交货值41.3亿元,占列统工业销售总额的7%。全市150.4亿元的工业投入中,利用外资11.5亿元,占7.6%。我市工业的总体外向依存度较低,与苏南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二、淮安市未来工业发展的环境分析1、发展走势分析。从宏观形势看,由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大,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争端不断增多,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受制于世界经济的增速,因此,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欧美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美欧通过诸如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采取特限、对中国出口产品临时制裁、调查等措施,重新实行配额限制,不断引发贸易争端,预计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而更加频繁,对外向依存度大的产业势必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国际原油、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波动。目前,油价正处于上涨周期的中间阶段,在未来几年中,不太可能出现下降或是上涨放缓的情况。据预测,到2010年以后,全球高油价的局面才有可能结束。因此,2006年石油价格仍然有走高趋势。明年铁矿石国际采购价格在今年上涨70%以上的基础上仍有上涨的可能。三是人民币再度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对美元还有继续升值的可能,到底再升值多大还是未知数。货币升值会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较大的伤害,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四是宏观调控所引起的市场需求变化。国家为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而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对房地产降温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引发建材、钢铁、化工等下游产品的需求回落、价格下跌。今后国家仍将贯彻“双紧”方针,不排除出台其它调控措施的可能性。以上不确定因素,都集中地反映出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国内需求回落,出口竞争力下降,成本上升,形势比较严峻。但同时也有若干有利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不变”:一是宏观经济上升期的走势不变。我国经济在调整中保持着稳定较快的发展速度,预计今年全国GDP将保持9-9.5%的增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在16%以上,全省增幅在23%左右。近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宏观经济处于上升期,对我市工业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带动作用。二是加速工业化以加快小康社会进程不变。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是创造物质财富、提升文明程度、改善人们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加快工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这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三是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方针不变。发达地区的经济达到一定总量以后,很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需要寻找更大的获利机会,同时也由于其所在地的土地、电力、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紧张和高成本,因而开始向资源产地和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积极把握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资金、技术、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壮大地方经济。产业转移从南到北、从东向西梯次推进的总趋势没有改变,我市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正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从周边地区及我市发展情况看,淮安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发展轴的交汇地带。这一区域是中国经济最繁荣、资本最活跃、人才最积聚的地区,是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苏南-长三角日趋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十一五”仍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已制定了江苏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到“十五”末,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2000亿元,年均增长14%。随着苏南扩张空间逐步趋向饱和,经济带对苏北的扩散效应即将发挥出来。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我市工业已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起步阶段,工业化进程将处于加速发展状态,同时,加快工业化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抓大招商、
本文标题: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