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谋略论无论你是血气方刚的青年还是年过半百的长者,每个人都梦寐以求希望自己具有深谋远虑的本领;那么深谋远虑的本领从何而来呢?“知识就是力量”,高明的谋略来源于广博的知识,同时,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有价值,知识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财富,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具备谋略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学习--实践--总结--提高。而后是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实现新的飞跃的过程;回顾人类的漫长发展史,它同时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创造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史一个高明韬略所起的作用和带来的影响,常常无法以物质的价值和能量去加以衡量:老子“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统御术的倡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史孔子的“文治武攻”、“刚柔并济”的推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主张,“三纲五常”的运用,曾给社会以巨大的而且是深远的影响;孙子的“兵者,国之大事”,“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韬略,曾在统军和作战上发挥过无穷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史苏秦的“合纵连横”、范雎的“远交近攻”、毛泽东的“反霸”战略,都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历史阶段的国家的外交格局,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苏秦范雎谋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体育、教育等领域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到庙堂之上国家政略、战略的制定,小到市井之间人际的频繁交往,莫不与谋略紧密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发展史当我们在祖先创造的智慧之库中遨游时,就会感受到谋略有惊人的继承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谋略作为一门新型综合性科学的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必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聪明今人胜古人”。谋略学现已成为一门新型综合性科学谋略论渊源篇: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第二章:谋略的历史作用;第三章:谋士的历史地位;第四章:中国古代谋略之最;机理篇:第五章:谋略的思维过程;第六章:谋略的一般原则;结构篇:第七章:谋略的运转过程;素养篇:第八章:谋略的提高途径;第九章:谋略的修养之功;艺术篇:第十章:谋略的运筹艺术;第十一章:毛泽东的谋略艺术。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一、谋略的词义考索二、本能谋略三、单向谋略四、对抗谋略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有人说,谋略源于劳动,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而产生智慧,劳动是生成智慧的温床;有人说,谋略源于战争,人类间的争斗,厮杀,是产生谋略的土壤;也有人说,谋略源于思维,谋略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谋略学是门对抗思维学;还有人说,谋略源于兵学,世所公认的东方兵学鼻祖《孙子》,也可以说是谋略的鼻祖;一、谋略的词义考索一、谋略的词义考索1、谋略的文字记载:“谋”与“略”在文字形成上,既不是同时出现,也不是一开始就把“谋”与“略”联系在一起使用的。“谋”的问世早于“略”约千余年。谋:《说文大词典》注:谋即“计也议也图也谟也”。计、议、图、谋在古代用意非常相近。解释:计:筹策也;议:谋也;图:谋划也;谟:议谋也。《尚书》中的“谟”就是现代汉语中“谋”的意思。一、谋略的词义考索1、谋略的文字记载:《老子》记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这里的“坦然而善谋”,说的是动作虽然迟缓而善于谋划。《论语》载:“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一、谋略的词义考索1、谋略的文字记载:《孙子》:以“计”开篇,将“谋”赋予“计”的含义,其中的智、权、庙算、筹划等,都体现“谋”的含义,把谋赋予更丰富的含义;《六韬》中的“韬”;《吴子》中的“图”,也都是谋的别称。一、谋略的词义考索1、谋略的文字记载:略:古典上有多种解释,有的作疆界或地域讲,有的作巡视讲,有的注释为经略或治理,还有的当做侵略或夺取讲。一、谋略的词义考索3、谋略的定义,现代汉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动宾词组:指人们事先的筹度活动,就是思维主体运用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进行思考运筹的过程;名词:则是指思维活动的结果。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一、谋略的词义考索二、本能谋略三、单向谋略四、对抗谋略二、本能谋略人类谋略行为和实践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过程在印尼的巴厘岛,人们每年都隆重庆祝一次“智慧节”,他们认为人类的智慧是娑萝丝发蒂赐给的。每年的12月11日,在印尼的巴厘岛上,人们要歌颂智慧女神。相传,这位女神叫娑萝丝发蒂,她把智慧传给人间,人类从此才聪明起来。这一美好传说,虽然被巴厘岛人所宠信,但并不能证明,人类智慧就是娑萝丝发蒂女神赐给的。故事终归是传说,谋略是通过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断产生的。二、本能谋略科学家发现:自然界中,连植物都有“爱”和“恨”。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间的害虫;葡萄和紫罗兰生长在一起,葡萄的香味更浓;大豆和蓖麻长在一起,蓖麻散发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远远逃避;但许多植物间也表现出鲜明的“水火不容”:水仙和铃兰长在一起会“同归于尽”;白花草与小麦、玉米、向日葵共处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卷心菜和介菜相处后,“两败俱伤”;黄瓜和蕃茄、荞麦和玉米、高梁和芝麻都是冤家对头。植物的生长和繁衍,相生相克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二、本能谋略最古老的一些生物具有最低级最简单的刺激感应,如遇到食物就趋前,遇到不利的冷热就回避,这些都与无机界的反映性有了本质的区别,有了最原始的主动能力。二、本能谋略植物在生存与繁衍中没有主动能力,只是任其自然,而具有一定反应能力和初级脑神经活动的动物,则可以为生存而奋斗。人类祖先问世之后,为生存和繁衍后代,进行着艰难危险的斗争:与天斗:狂风暴雨、烈日严寒,逼迫人们找个能遮挡风霜雨雪的栖身之地;与地斗:山洪海啸、地动山摇,为逃避灾害,寻找安全生存之地;防冻死:逐渐学会选择向阳、背风、进出方便、内部干燥、宽敞的洞穴为住处,地上垫上干草、干土、树叶或兽皮;防饿死:将当时吃不完的食物存放起来,饿时再吃,进而学会了储藏野果,猎取动物为食,制造猎具,以血和生命换来了对付野兽的办法;人类就是在这些恶劣环境中,在竞争激烈的弱肉强食的大千世界里得以生存和发展。人之初离不开本能谋略。二、本能谋略类似例子很多:山蛙聚歼“五步蛇”;兔子斗老鹰;狐狸骗猎手等。动物的自我保护本能和技巧,也开阔了人类谋略思维之天地:孙武在用兵中从恒山之蛇首尾相顾得到启示,曰:“故善用兵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伟大的军事家刘伯承,则从蛇的首尾相顾中启示出攻击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快。”二、本能谋略研究人类谋略,有必要把动物的某些本能谋略作为研究的重要部分。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在采用野兽的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向狐狸和狮子学习。必须具备能够识破陷阱的狐狸的狡猾和能够杀死豺狼的狮子的力量。”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一、谋略的词义考索二、本能谋略三、单向谋略四、对抗谋略三、单向谋略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能力,从而最后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从本能的、被动的应付转向主动积极动脑子、想办法。三、单向谋略人们把会思维的人类与不会思维的动物争斗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出的高明成果称为单向谋略。设网捕雀;红豆诱鸽;陷井猎虎;竹夹捉狐;打草惊蛇;敲山震虎;混水摸鱼;顺手牵羊;蛇打七寸;三、单向谋略有经验的猎人捕狼时,直扑狼窝,只要进了狼窝,再厉害的老狼也会胆破计穷,吓得拉屎拉尿,缩成一团;三、单向谋略猎猴时利用猴子喜欢模仿人动作特点,采用“诱猴喝酒、逗猴打架、引猴入笼、戏猴穿靴”等方法捕捉机灵猴子,都是单向谋略方法。三、单向谋略挪威人捕沙丁鱼带活鱼上岸卖价就高:怎样才能不让沙丁鱼死呢?他们从一个老渔夫那里学到了“鲶鱼效应”,即在鱼篓里放一条鲶鱼,鲶鱼生性好动游来游去,挑起沙丁鱼的紧张而到处乱游,水活了,鱼也就不死了。三、单向谋略日本三泽公司在企业人员管理上,通过他们调查,发现公司有三种人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占2成;二是以公司为家辛勤工作的人才占6成;三是终日有手好闲拖公司后腿的蠢才或废才占2成。如何使第三种人减少呢?他们就用“鲶鱼效应”。即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25~35岁的生力军即“鲶鱼”,让全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触电”的感觉。其实人也是一样,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少了新鲜感和竞争活力,容易产生惰性。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企业就生机勃勃了。三、单向谋略单向谋略,在今天人们已赋予它更丰富的含义,并引入更广阔的领域,如:经济生活中一个新产品的研究、生产和经销,其过程中都需要奇谋良策。又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达到教育目的,二者都为实践活动而生成谋略。单向谋略不如对抗谋略竞争激烈,容易被人们忽视。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一、谋略的词义考索二、本能谋略三、单向谋略四、对抗谋略四、对抗谋略在人类从浑沌洪荒之时而透露出智慧之光的有三支古老而智慧的民族:生活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生活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生活于印度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他们在人类的智慧史上都有过非常卓越的贡献。四、对抗谋略人类间的对抗,特别是频繁的战争是促进谋略生成和发展的催化剂,“没有不用谋的战争”,人类的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思维对抗史、谋略斗争史。对抗谋略的祖先:在东方要首推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弟炎帝。皇帝不仅武功赫赫,而且文华盖世,他发明礼仪、创立史官,还支持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四、对抗谋略研究黄帝的谋略能力和他对谋略的贡献,还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距今7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北方黄河、长江流域,到处可见人类活动,雏形国家已经形成。当时中国的三大民族有:夏族:生活于黄河中游,今陕西、甘肃、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夷族:生活于今河北南部、山东东部、江苏、安徽北;黎苗集团:生活于今河南中部南部及湖北、湖南等地。四、对抗谋略黎苗又称蚩尤,进攻、驱逐炎帝而统治中原,由于蚩尤暴虐百姓,夏族不甘于统治而起来反抗,皇帝用谋略打败蚩尤而取得天下。当时的蚩尤族已经使用铜铁兵器,而夏族还使用石器,正面抗击必定失败。黄帝就利用蚩尤居于南方,对北方天候、地形不适,边打边退,引诱敌人到自己的北方作战。当蚩尤跟踪追击到河北平原,环境生疏,气候不适,情况不明,远离后方,食物短缺,疲惫不堪,深感惧怕,黄帝族得天时地利,士气高涨,斗志昂扬。黄帝在涿鹿捕捉到狂风大作,尘沙蔽天,向蚩尤发起攻击,将其击溃。四、对抗谋略黄帝乘势恢复中原,自此声威大振,受到中原各族拥戴,推为共主,而后乘胜征讨四方。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当时的范围:东至于海,登丸山(山东)及泰山;西至崆峒,登鸡头(甘肃平凉);南至于江,登熊湘(熊山在湖南益阳,湘山在岳阳);北逐荤粥,涿鹿。可见范围之广大。黄帝抚万民、令诸侯的统御天下本领、军事指挥才能,没有一定的谋略水平是绝对办不到的。对抗谋略产生,标志着谋略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剧增,而且进入了质的变化阶段,即逐步跨入能动地运用谋略的阶段。四、对抗谋略皇帝的功勋和智慧,延安时,毛泽东派林伯渠专程去陕西陵县祭奠皇帝,祭文是:“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行祀绵,兵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避荒,建此功业,雄立东方,…”。皇帝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统御水平,是东方谋略的无可辩驳的创始人。谋略论渊源篇:第一章:谋略的历史源头;第二章:谋略的历史作用;第三章:谋士的历史地位;第四章:中国古代谋略之最;机理篇:第五课:谋略的思维过程;第六章:谋略的一般原则;结构篇:第七章:谋略的运转过程;素养篇:第八章:谋略的提高途径;第九章:谋略的修养之功;艺术篇:第十课:谋略的运筹艺术、第十一课:毛泽东的谋略艺术。第二章:谋略的历史作用春秋齐国宰相管仲:“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独攻而取也,必先定谋略,”“夫强之国,必先争谋。”在这里管子看到了谋略在诸侯争霸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因而强调“先定谋略”、“利权算”、“计必先定”。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临事而慎,好谋而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临难用谋,足以怯敌。”第二章:谋略的历史作用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子:“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第
本文标题:谋略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8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