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hapter1农业园区的概念、作用和类型1.农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农业园区就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为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建设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为基本功能,兼顾展示示范、休闲观光、辐射带动、教育培训、技能创新等功能的综合实体。2.农业园区的特点:新设施(温室、节能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喷灌、滴灌)新品种(名特优稀品种)新技术(无土栽培、组培快繁、工厂化育苗、节水灌溉等)新功能(展示示范、技术创新、休闲观光等)新机制(双层经营式、农业公司式、政企经营式)3.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功能:展示示范功能;生产加工功能;辐射带动功能;培训教育功能;休闲观光功能;技术创新功能.4.农业园区的作用: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新的展示点;综合开发上一个新台阶的增长点;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的生长点;科技走向农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5.农业园区的类型按国家和地方项目划分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按经营方式划分:政府兴办型园区;院地联营型园区;民间兴办型园区;民办官助型园区。按示范内容划分:设施园艺型园区;节水农业型园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型园区;“外向创汇”型园区。6.我国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①立项不认真或没有立项,缺少专家的科学论证。有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申请园区建设项目的要求而不得不拿出一个临时立项报告,这种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今后工作的指导程度极低,盲目立项。②农业园区实质上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种模式或一个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但其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确认。在各级政府与科技部门扶持上仍缺乏明确、稳定的支持政策和支持途径。③农业园区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确认。实质上其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种模式或一个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但在各级政府与科技部门扶持上仍缺乏明确、稳定的支持政策和支持途径。④土地流转问题是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遇到的敏感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尤其在发展农产品加工、兴办农产品市场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上,表现更为明显。⑤相对于产业发展需求,农业园区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不足问题仍比较突出。原因一是园区自身科技力量不足,二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机制不畅问题。⑥各地区的园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园区之间的项目雷同、相互模仿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从宏观管理上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别扶持,值得进一步探讨。⑦一些园区以追求高新技术、设施生产等“精品农业”为主,热衷于引进国外设备和设施,脱离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7.园区规划的意义(1)制定园区规划是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统筹管理的基本要求。(2)合理的园区规划是保证项目成功和回避风险的关键。(3)园区规划有利于园区内部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4)科学的园区规划可保证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科技的贡献率。(5)优秀的园区规划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保证。Chapter2农业园区规划的内容与布局规划:指选择、设定未来的某一时点的目标,相对于那时的目标对比现实状况,在明了二者间的关联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手段,使现实向目标发展,趋向于、接近于目标。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步骤: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营规划是实现农业园区建设单位战略思想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农业园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规划往往是农业园区取得成功的一半”。§1.农业园区规划的任务与原则农业园区规划的任务:根据国家园区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园区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现状特点和农业发展条件,布置园区体系,合理地确定园区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确定园区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园区的土地,综合部署园区生产、管理、服务、生活等各项建设,保证园区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农业园区规划的原则①坚持经济效益第一,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农业园区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效益的农业园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创建“高效农业园”,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建设农业园区的核心,保证农业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②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开发。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把农业园区的建设同农业结构特征有机结合,同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③多元化开发建设原则农业园区的建设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多样化需求。做到多渠道建设、多形式开发、全方位辐射,统筹规划、协调布点、灵活运作,不断探索园区建设的新路子。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投入的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进行利益分配。④科技创新和适度规模原则农业园区应成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基地、示范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与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以及现代高科技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基地。规模适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园区的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⑤坚持博采众长的原则无论大小农业园区都有其相通的地方,包括都有几个功能区的划分、服务区的建设、园林工程设计甚至还有观光休闲功能的考虑等。在规划过程中应借鉴国内众多园区的优点以及国外在示范农场、农业公园等方面的经验,博采众长,形成独具风格的个性化设计。⑥坚持工程与农艺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园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工程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相互弥补,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做到体现农业设施的先进性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应用的先进性和生产上的高效性。⑦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过程中,在考虑规划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还应考虑农艺方面的特征,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农时的要求合理安排规划进度与实施步骤,达到边建设、边生产,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⑧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的转变。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策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唯一选择,农业园区建设也不例外。§2.农业园区规划工作内容与工作特点农业园区规划的基本内容(1)调查、收集和研究园区规划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材料项目所在地已经完成的本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当地农业现状;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农业园区所在地自然条件;农业园区所在地社会条件。(2)定性和定位农业园区的性质和规模;农业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农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3)发展找略确定实现农业园区目标的可能途径;找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制定农业园区发展的战略。(4)园区的项目规划各级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关键技术选择;适用性评估;制定操作方案;投资及运行费用测算;收入规划及效益与风险评估。(5)农业园区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效益评估;产业关联程度分析;功能分析;体现“定性与定位”部分的要求。(6)农业园区功能布局确定若干个功能区以及景观及经济轴线或者是适当的产业带;确定农业园区的核心区、示范区及辐射区的范围;考虑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区与各轴线或产业带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布局各功能区及经济产业带和景观轴线。(7)农业园区运行模式资金筹措机制;土地流转机制;技术支撑机制;经营机制;风险保障机制。(8)确定规划指标制定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和农业园区人口发展指标,以及绿色农产品环境保障规划的相关指标等。(9)农业园区空间布局确定若干功能区,确定景观及经济轴线,划定产业带,划定核心区、示范区以及辐射区的范围,完成功能布局图。(10)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规划指标在农业园区范围内合理地确定生产用地规划、村镇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林地规划用地的布局,确定各项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以明确的图纸表达出来,即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图。(11)农业园区景观系统规划①确定景观林、防护林以及苗圃的位置;②确定适当的景观绿地;③重新组织农业园区水系,使之符合生产、交通以及景观的三重需要;④设计一条或若干条(视农业园区大小和景点/示范点多少而定)景观旅游线;⑤调整旅游接待设施的位置与数量;⑥完成景观系统规划图。(12)单项工程设计依据根据根据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农业园区各项近期建设项目,为各项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其规划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农业园区规划的工作程序(1)签订合同,确定规划项目制定规划之前规划委托方与编制方需签订委托书或合同书,其中明确规定规划名称、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划期限、违约责任等。(2)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签订规划编制合同之后,规划编制方应立即着手成立规划编制专家组。(3)室内资料分析开始实地调研之前,规划编制组应通过统一学习或会谈交流等途径充分掌握规划地的基本信息,并对规划编制委托方先期提供的信息进行详尽的分析。(4)农业园区规划工作所必需的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项目所在地所做的本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的成果、当地农业现状、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地的社会条件、交通条件、现有基础设施情况、相关政策法规等基础资料。对项目实施区的农业现状、市场需求分析、地区农业产业目标和技术需求、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地区农业园区现状进行分析。(5)农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进行农业园区建设的背景分析、农业市场的需求和态势预测、农业园区建设条件比较与地址选择、投资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6)编制纲要征求意见详细的调查研究规划后,规划编制组提出规划的思路与构想,并完成规划纲要交与规划编制委托方征求意见。双方通过意见交流,使农业园区规划不断朝着满足规划编制方要求的方向趋近。(7)完成规划初稿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及原则;基础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绿化规划;服务项目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效益分析;规划图件,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区位分析图、土地类型及水电网现状图、功能分区图、道路规划与基础设施图、给水规划图等。(8)规划中期评估在撰写规划初稿的过程中,规划编制的双方应组织专家对规划初稿进行中期评估,看其是否达到规划编制的要求,若未达到规划要则需要按照中期评估意见进行修改。(9)完成规划评审稿(10)方案选优、规划评审完成农业园区规划评审稿后,由规划委托者聘请有关的专家组成规划评审委员会,对规划的结构完整性、内容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等进行评审,最后提出规划评审意见。(11)修改定稿(12)规划实施农业园区规划的工作特点(1)农业园区规划的特殊性特殊的农业要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业园区模式;具有城镇规划、建筑小区、农业公园和农场等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农业园区规划的工作特点(2)农业园区规划的复杂性兼有项目策划功能;恰当的估计农业园区各项功能的经济效益预期,切实体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建设宗旨;学科的多样性。§3.农业园区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1.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1)调查类型概查;普查;详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2.调查的工作方法(1)调查的准备阶段要成立调查小组、收集整理基本资料、明确调查的目的;(2)调查阶段综合运用实地踏勘、调查访问、开调查会等多种方式以掌握全面情况;(3)用统计分析以及分类对比等方法整理数据。3.基础资料涉及的内容(1)农业园区所在区域做的本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2)当地农业现状;(3)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4)农业园区所在地自然条件;(5)农业园区所在地社会条件;(6)交通条件;(7)现有基础设施状况;(8)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4农业园区规划的层面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我国农业园区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一、规划人员水平有待提高二、需要立法三、需要建立标准Chapter3农业园区的区域规划§1区域规划
本文标题: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9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