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巩固练+单元检测)-(5)
第23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考纲考情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最新考纲知识点试题角度备考分析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2016·全国Ⅰ卷,28: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考查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2)2016·全国Ⅲ卷,41:从清政府开商埠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2016·海南卷,15:从20世纪初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2015·全国Ⅰ卷,28:从英国的上等棉布滞销考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5)2014·全国Ⅰ卷,28: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考查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1.高频考点:(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高考的重点,很多试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很高。2.教材空白点:(1)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其弊端。(2)晚清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2018·全国Ⅱ卷,42:从洋务企业的发展分析中国的现代化(2)2017·全国Ⅰ卷,28:从对洋务企业减税考查对洋务运动的影响(3)2017·全国Ⅱ卷,28:从福州船政局收取造船材料费考查洋务运动中经费问题(4)2017·全国Ⅱ卷,41:从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考查中国近代化的趋势(5)2015·全国Ⅱ卷,28:从国人对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的轻视反对态度,考查传统观念的强大3.备考策略:(1)对于自然经济,认识其走向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又有着很强的抵制作用,它一直在中国近代社会占主导地位。(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近代工业的出现,实际是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近代史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学习本考点的基本思路和核心观点。(3)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对于洋务运动的学习重点强调其兴起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影响,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其积极影响。关注它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关系。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7·全国Ⅲ卷,28:从兴办实业考查清政府甲午战后的政策(2)2016·全国Ⅱ卷,40:从16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考查中国的近代化(3)2013·海南卷,27:从民族工业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主干知识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前提条件: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②重要因素: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③历史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主要原因:的入侵。⑤内部根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近代西方资本主义(2)表现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衰败,标志着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六十年代起,解体速度加快。②农业:中国农产品的程度有一定发展;“耕”“织”分离。③手工业:中国的各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手工棉纺织业商品化④商业和金融业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特点①解体速度:全国各地解体的速度不一致,地区解体的速度要快于内地。②解体动力:外因为主要动力,即的入侵。东南沿海外国资本主义③解体结果:依然长期占主导地位;中国未建立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影响①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②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提高,但是中国经济同时也沦为的附庸。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从根本上..。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了封建制度(2)概况①时间:19世纪60~90年代。②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维护清朝统治。③代表:④指导思想:。(3)措施①以“”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性质均属官办,产品由政府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企业内部的管理采用衙门管理的形式,与旧式的官府工作十分相似。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多采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产品投放市场,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科技中体西用自强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开平煤矿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⑤外交走向近代化:创建总理衙门总揽一切对外事务。(4)企业性质:采用官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存在消耗高而效率低,洋人垄断生产技术等弊端,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5)失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6)性质: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7)评价①积极作用:迈出了中国的第一步,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起到一定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北洋京师同文馆官督商办甲午中日封建地主阶级近代化经济侵略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背景(1)封建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2)企业的丰厚利润,起了刺激作用。(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起了诱导作用。2.表现:上海的、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自然经济外商生产技术发昌机器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改变中国的制度。“”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中体西用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1)甲午战后,列强的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甲午战后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的限制。(3)受民族危机刺激,“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表现:民间出现办厂热潮;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资本重理解1.鸦片战争对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1)一批中国传统手工业走向没落,其中主要是与进口洋货直接对立的手工业,如农家棉纺织业、制针、制烛、木版印刷等行业。(2)同样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内部曾经长期受压制的另一批手工业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为市场需求大,诸如土法造纸业等制造的产品是机制品无法完全取代的,所以土洋长期并存。②一些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因较少受到外国商品的竞争或者具有民族特色而得到了继续发展,如抽纱、织袜、制发网、制草帽、制钨、制肠衣、制砂、制珐琅等。但它们大多由包买商组织生产,单个家庭劳动以及手工工场形式较少。③那些逐渐依附于国际市场和适应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手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制茶业、丝织业以外,在磨坊、酱园、缫丝、轧花、制裘、毛笔、中药加工、木器等行业中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中某些行业还开始运用机器进行生产。2.多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3.官办洋务企业民营趋势(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4.买办(1)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的商人,可作为外商的翻译,也可处理外国商界与本国政府间的双向沟通。(2)鸦片战争后,中国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后来,外商为减少买办的中间佣金,逐渐采取与中国人直接交易的办法,买办遂转化为单纯的外商雇员,称“华经理”或“中国经理”。(3)买办阶层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要点史料探究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主题一欧风美雨的冲击——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和改组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解析】由“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由“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得出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逐步产生。由“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得出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冲击;二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导致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促进社会变革。【参考答案】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如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也可)两重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主题二危机中的自救——晚清政府近代化材料表一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l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前往美国、欧洲1875年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1880年设立南北电报局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表二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1901年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随后颁布奖励实业措施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后进一步扩编成北洋新军6镇1903年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由于庚子赔款后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1905年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问题】比较表一、表二,提取两项有关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首先,根据题中要求,提取两项变化的信息。如:清政府由进行器物变革到进行制度变革;晚清留学生由留学欧美为主变为留学日本为主等。其次,结合所学,对所提取的两项信息逐一加以说明。如:对晚清留学生由留学欧美为主变为留学日本为主进行说明,可以从甲午战败国人受到震动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巩固练+单元检测)-(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9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