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湖北省党建学会顾问、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周大仁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及其提出(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2003年6月战胜非典疫情以后,胡锦涛总书记于8月23日至9月1日到江西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的文件。“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1、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对发展问题都有许多重要论述。重视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贯思想。在三代领导人中,毛泽东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邓小平更多的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江泽民更多的是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角度强调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继承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通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作出了关于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概括。2、国际上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研究成果。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日益加快。这些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要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二战以后,加快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无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结果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出现了所谓“拉美现象”,使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曲折。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人类发展报告》(HDR),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将民众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发展应当是民有、民享、民治的过程,强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自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坚持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的概念和思想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国外几种发展观“发展=经济”的发展观盛行于二战后至60年代中后期,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形成GDP崇拜。“发展=经济+自然”的增长极限论这是1969-1973年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强调发展要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发展=经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上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研究会”提出的,联合国赞同这种发展观“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1983年联合国推荐的德国经济学家佩鲁《新发展观》一书中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发展由物转到人,转到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3、我国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击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4、现实依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成功经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历史教训。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没有很好解决;GDP崇拜;政绩工程;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发展不平衡带来城乡、区域差别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造成三高一低;人民群众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社会难以和谐。具体说,出现了四个失衡:(1)产品结构失衡一是社会保障严重缺短,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市场经济基础是“人人顾自己,上帝顾大家”,上帝失职,不管社会保障、工资、住房、养老。无人管,老百姓只有自己存钱,不敢消费,也无钱消费;因而对现实失望,就寄希望于宗教,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二是教育短缺。国家投入少、教育部门乱收费。我国的教育投资占GDP的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投入占GDP的5%,义务教育还供衣食,中国是教育纯进口国。三是住宅短缺。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子。(2)产业结构失衡电、油、煤紧张。以人换煤,前年矿难死5818人(3)地区结构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4)工农、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工农、城乡差别扩大。靠种地自给自足都不够,只有外出打工。1.2亿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创造中国GDP的40—60%,但他们得不到公正待遇。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到”新经济政策,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和方式问题。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发展时期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第一次创新。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第二次重大创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新发展。(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以来的多次重要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归纳起来,主要是八论:1.发展目的论发展目的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灵魂,是决定发展中其他问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2.发展道路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发展道路有新的认识,我们的发展道路,走的是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科学发展、稳定发展、和平发展、全面发展、人的发展道路,这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3.发展模式论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包括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统一。4.发展中心论总揽发展全局,必须抓住中心。中心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5.发展战略论在继续坚持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立国战略、创新强国战略等一系列
本文标题: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