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用科学发展观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1“全区大学生村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坛”材料之十四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作者简介:刘明娟,女,汉族,1981年4月出生,辽宁省辽阳县人,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2002年7月毕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过二、三等奖学金。2007年1月参加阿荣旗科技富民行动驻村大中专毕业生选聘考试,3月被聘为阿荣旗得力其尔乡东北沟村驻村大学生。我是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一名大学生村官。在驻村工作的三年里,我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物,随着阅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使我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结合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以下简称得乡)文化建设的实际,让我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得乡文化建设,进一步满足得乡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得力其尔乡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现状得力其尔乡位于阿荣旗东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75公2里,全乡总面积340平方公里,有13041人,拥有24.5万亩耕地,64万亩次生林,14万亩天然草场。格尼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河两岸居住着汉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十几种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多元民族文化。(一)以人为本,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和动力,民族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得乡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注重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2007年在政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资38万余元新建了全市第一所乡镇级大型民族幼儿园。并且投资57万元建设470平米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还修建民族广场,促进了得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得乡深入挖掘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朝鲜族文化,举办鄂温克族“瑟宾节”,朝鲜族“丹敖节”等传统民族节日活动,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把文化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广大少数民族乡是特色文化的发源地。多年来,得乡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乡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认真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创建“特色文化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民族生态旅游”等活动,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歌舞、3剪纸等少数民族艺术项目。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特长,组织少数民族文化团队,扎根农村,亦农亦艺活跃乡里。实施品牌战略,做到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几年来,得乡采取“保、建、治”等有力措施,推动鄂温克民族村的生态旅游建设,使之成为集民族特色餐饮、家庭民俗游、民族歌舞文化、原始生态游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村。(三)统筹兼顾,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得乡将文化建设放在了经济、生态、政治建设之中,文化工作者把保护和挖掘原始生态文化放在了首位,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中汲取营养,创造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作品,形成了支撑得乡发展的主流精神。二、得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得乡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全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推进,对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要求相比,得乡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民族文化产品难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据了解,目前得乡民族语文图书品种、民族语文报刊、民族语言广播影视作品等比较缺乏,特别是青少年读物和广大农民需要的三农科普读物尤为紧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读书难、看影视难问题十分突出。自办节目也十分有限,仅为8%,回放率高达80%。4由于译制能力不足,得乡实际累计播出电视节目不到1000小时。受经济发展制约,文化投入力度不够。基层文化设施与群众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得乡只能用有限的资金为少数民族群众投资一些简单的基础设施,进行文化宣传,全乡9个村只有忠诚堡村有农民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得乡文化站只有2名正式职工,没有一支专业的文艺工作队,艺术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三、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由于得乡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因此,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利用国家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大好时机,并做好后续工作,扩大覆盖面,对广播电视设施维护运行给予补给,以确保“长期通”。加大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联系,每年培训一批民族语言翻译人才,通过与呼伦贝尔新左旗蒙语译制基地等机构合作,增强翻译少数民族文化作品的能力。提高民族节目自办率,译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时政新闻、科普节目等,增加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内容和时间,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二)多元投入,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证。5上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的安排应向少数民族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民族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民族乡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得乡也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民族文化发展基金。通过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民族文化发展事业,按照“民办公助,一主多业”发展思路,采取结对帮扶、文明共建、挂牌命名、评比表彰等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中心户建设,力争乡镇有一个以上民族演艺团队,民族村有一个以上特色的民族户。(三)解决好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不足的问题,努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旗市乡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族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民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民族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民族文化大院。同时,要以民族乡文化站和村活动室建设,完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扶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增加基层演出,丰富基层文化。(四)创新机制,培养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维护好队伍的稳定,加大培训力度,使之成为“多专多能”的多面手。一是要配齐配强我乡文化站工作人员。二是要以民族文化馆和民族乡文化站为基地,分期分批对民族文艺爱好6者进行培训。三是下派民族文化指导员,为民族文化提供正确导向和技术支持。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民族村作用,为村官制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与服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如阿荣旗实施的“科技富民”计划下派大学生村官,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五)正确引导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应结合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需求,进一步大力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知识、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开发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得乡将在加快经济“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倍加珍惜灿烂的多元文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进一步保护好、研究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做为民族乡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只有尽力组织群众学好知识、学好技能、宣传和保护民族文化,尊重民风民俗,竭尽所能地为得乡的文化建设做好服务,为促进得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标题:用科学发展观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