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时期1、古英语时期是指英国国家和英语语言的形成时期。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以口头形式流传,主要的诗人是吟游诗人。到基督教传入英国之后,一些诗歌才被记录下来。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夫》,用头韵体写成。2、古英语时期(1066—1500)从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到1500年前后伦敦方言发展成为公认的现代英语。文学作品主要的形式有骑士传奇,民谣和诗歌。在几组骑士传奇中,有关英国题材的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冒险故事,其中《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代表了骑士传奇的最高成就。中世纪文学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民谣,最具代表性的是收录在一起的唱咏绿林英雄罗宾汉的民谣。3、最重要的诗人是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首创了诗歌的双韵体—每两行压韵的五步抑扬格,后被许多英国诗人采用。乔叟用伦敦方言写作,奠定了用英语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促进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二.文艺复兴时期1.文艺复兴运动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遍及欧洲各国,在英国兴起较晚。“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复苏,但事实上决不是简单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学习模仿。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尊重人的尊严和力量,关注现世生活,鼓励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和要求。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人文主义者是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他的作品《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未来社会,他因此被认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2.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诗歌,散文和戏剧方面尤其兴盛。诗歌方面,新的诗体形式如十四行诗,无韵体诗被介绍到英国。重要的诗人有PhilipSidney,他不仅写了许多优美的十四行诗,还创作了最早的诗歌理论作品之一《诗辩》。EdmundSpenser用斯宾塞诗节创作了著名长诗《仙后》。莎士比亚除了戏剧创作之外也是一位伟大诗人,著有两部叙事诗,两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英文的《圣经钦定本》作成于1611年,不仅具有重大的宗教意义,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且对英国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纯朴,平易,明晰的散文风格奠定了英国散文的传统。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兼散文家是FrancisBacon,他的文学著作主要有《随笔》,收录了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58篇随笔,思想深刻,文笔简洁,富有警句格言。3.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主要戏剧家有马洛(ChristopherMarlowe),莎士比亚(W.Shakespeare)。4.分析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三.17世纪的英国文学17世纪是英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之一,由于君主专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爆发了1642年的内战并导致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与政治斗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紧密相连的是宗教斗争和清教徒思想。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多展示革命思想的发展与成长,并带有浓厚的清教主义倾向。两个代表作家是弥尔顿和班扬。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和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都取材于〈圣经〉。〈天路历程〉是一部寓言作品,用“基督徒”到达天国的历程象征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讲述〈失乐园〉的故事梗概,分析撒旦的形象及其所表现的作者思想的双重性。四.18世纪的英国文学18世纪产生了一种进步思潮—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作家们崇尚理性,认为启蒙教化是改造社会的基本手段,因此18世纪又被称为“理性的时代”。在文学领域体现为18世纪上半期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有诗人蒲伯(A.Pope)和期刊随笔的创始人斯梯尔(R.Steele)和艾迪生(J.Addison)。18中期兴起了英国现代小说,出现了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家。理查逊(SamuelRichardson)的小说〈帕美拉〉(Pamela)采用书信体形式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方法。哥尔德史密斯(OliverGoldsmith)的〈威克菲牧师传〉(TheVicarofWakefield)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感伤小说之一。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Sterne)打破传统的叙事方法,创作了〈项迪传〉,而被认为是英国现代派文学的先驱。迪福(DanielDefoe)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讲述故事情节并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斯威夫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以犀利的文笔对教会和社会的虚伪腐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讲述故事情节并分析作品的主题。菲尔丁是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英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中,他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讲述故事情节,分析主题和主要人物形象。五.19世纪的英国文学19世纪英国文学主要包括上半期的浪漫主义时期和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布来克和罗伯特·彭斯属于前浪漫主义诗人。布来克的代表作品有〈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彭斯是著名的苏格兰民族诗人,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颂友谊,爱情,自由,平等的诗歌,其中〈一朵红红的玫瑰〉广为流传。浪漫主义全盛时期以华滋华斯与柯律维治联合发表〈抒情歌谣集〉为开始,到瓦尔特斯各特的逝世为止,主要文学成就为诗歌,涌现了华滋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和拜伦,雪莱,济慈等富有革命理想,颂扬自由与解放的诗人。以〈抒情歌谣集〉序言为例,分析总结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点与原则。讲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情节并分析主题思想。19世纪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描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暴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对人民群众寄予了深刻的同情。狄更斯是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善于描写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作品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萨克雷则善于描写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概述OliverTwist的故事情节并分析主题思想。概述〈名利场〉的故事梗概,分析主题思想并对比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批判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及她们的代表作品:CharlotteBronte,EmilyBronte,Mrs.Gaskell,GeorgeEliot。分析简·爱这一人物形象并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称自己的作品是“性格与环境的小说”。代表作品是〈德伯家的苔丝〉。概述故事情节并分析主题思想。六.20世纪的现代派作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危机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恶果促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形成。主要表现为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弗洁尼亚沃尔夫。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描写的是现代都市居民庸俗,猥琐的精神生活。弗洁尼亚的〈到灯塔去〉则运用了娴熟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技巧。一.中世纪文学古英语文学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9世纪末,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时着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中古英语文学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6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一如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着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而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90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有其他诗体,或抒情,或叙事,或讽刺,或探讨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则数斯宾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后》(1590~1596)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征的伊丽莎白女王,传达了正在兴起的清教主义的严峻的道德观,并且出之以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诗歌的成就还包括无韵体诗在剧本里的成功运用。诗同剧的结合产生了这一时期文学最骄傲的成果:诗剧。从16世纪80年代起,诗剧作者们摆脱了中古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新戏剧,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第一个成功地使无韵体诗变成戏剧媒介的是马洛。他用“壮丽的诗句”写壮丽的人物,如《帖木儿》(1590)中的中亚大帝国的创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中的追求无限知识的德国博士,同时又在《爱德华二世》(1594)里将一个国王的遭遇写成了英国第一个历史剧。马洛早死,但是诗剧继续成长,经过基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尔顿、马斯顿、海伍德等人的创作实践,题材扩大,技巧更趋成熟,至莎士比亚而集大成。莎士比亚是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他的9个历史剧包括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之间连续300年的英国历史,场面之大实属空前,而作者也写得波澜壮阔,反封建、反内战,热情地歌颂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他的喜剧活泼多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仲夏夜之梦》(1596)和《皆大欢喜》(1600)又充满浪漫诗情,令人神驰;《威尼斯商人》(1597)用生动的法庭对抗的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和犹太人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而结构完整、语言锋利则又数揭露清教徒虚伪的《第十二夜》(1601)。他写悲剧的天才首先见于《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这个歌颂自由恋爱的剧本象朝露一样新鲜,而一对纯真青年的死又对封建门第的残酷作了有力的控诉,为后来的西欧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又
本文标题:英国文学史中文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9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