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64张)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必修一第1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目标定位2主干梳理3史论要旨4考点探究5考向研习6真题研析目标定位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讲主要讲述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基本框架,同时法律体系也逐步完善。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海峡两岸交流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祖国的统一考纲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主干梳理理一理一、新中国的成立1.前提: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发展。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____________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和民主监督。(3)新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统一战线政治协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____________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正式确认。(4)实施:1947年,__________自治区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全国共成立五个省级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____________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内蒙古当家作主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已经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民主法制被践踏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资产阶级复辟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在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③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将“__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⑤形成以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依法治国宪法(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③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④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四、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①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②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宣布采用____________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____________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社会主义2.“一国两制”的实践(1)香港回归①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关于____________的联合声明。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____________。(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点拨:“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的地位(1)对内: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2)对外: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外事权,但不能行使国家的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香港问题行使主权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2)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接触和对话。(4)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____________”。(5)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6)2008年,两岸直接________、通航、通商终于实现。《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通邮1.以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想一想2.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怎样的区别?提示:(1)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为资本主义私有制;(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为全国人民,后者为资产阶级。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样吗?提示: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什么是村民自治制度?提示: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的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8.试图解“一国两制”?提示:9.当前阻碍和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各有哪些?提示:阻碍因素:①岛内“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推动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④两岸交流加强;⑤两岸民心所向;⑥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且得到国际广泛认可。10.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相同吗?提示:否。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1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1)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2)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计划经济形成。(3)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总之,在各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史论要旨(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__和建国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2)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3)“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使我国的______________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动乱局面。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临时宪法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民主与法制(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趋于________化、________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________________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5)“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制度法律社会主义法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统一大业考点探究史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史料二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探究一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64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9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