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学习动机课程大纲•第一节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第一节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考试中得高分。”•“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今天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你前一段在学习中表现不错,今后继续努力。”•“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类型•(一)含义•1、动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引起行为的内部动力或原因)•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类型•(二)类型•1、我国心理学界传统的划分•(1)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类型•(二)类型P215•2、西方心理学界的划分•(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奥苏贝尔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属内驱力: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需要。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引发作用•2、定向作用•3、维持作用•4、调节作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1908)效高容易率水平一般程度困难低低动机水平高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1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研究提出的一条关于动机的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学习难度是中等的时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即学习动机微弱或过于强烈都不利于学习,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适中时,才会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当学习难度变化时,两者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习难度很小,学习动机必须十分强烈才能取得好的学习结果。学习难度很大,适当降低学习动机的强度才能促进学习。【案例分析】小浩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一二年级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也无所谓。小浩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和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思考题•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内部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外部学习动机?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一)强化理论•基本观点: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强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强化物:能起强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正强化与负强化•连续强化与断续强化Next类型例子消费品糖果、饮料等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自主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人的赞赏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同伴的赞赏为同伴提供帮助竞争考试高分等权力和责任担任班长等返回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每学习一个小时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频率固定频率间隔强化(每做完20个题目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Back•(二)自我效能理论(Bandur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的作用: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对任务的坚持性;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三)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B.Weiner,1982)•归因: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确认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行为成败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三个向度•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能力与工作难度•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努力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控制点稳定性程度稳定的不稳定的内部的成功:失败:能力我很聪明“我很笨努力我下了功夫我实际上没努力外部的成功:失败:任务的难度这很容易这太难了运气我运气好我运气不好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功努力我复习得很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容易了运气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能力我不擅长数学失败努力我准备得不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难了运气这次我很不走运•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和努力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趋向成就任务•失败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消极的归因模式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helplessness(Seligman,1975):——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与挫折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降低学习动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案例】•妈妈让5岁的女儿把厨房里的碗摆到餐桌上,女儿却一不小心把碗全部打碎了。妈妈生气了,狠狠地训斥了女儿一顿。从此,女儿再不愿在吃饭前摆碗了。•渐渐地,女儿在拿其它易碎或贵重的东西时也显得过分地小心翼翼。而这期间如果妈妈在女儿弄坏了什么贵重物件时又把女儿训斥一顿,女儿就会变得在妈妈让她拿任何东西时都会过分紧张,这种过分紧张会导致她拿东西慢而且容易出问题,这又将带来脾气暴躁的母亲更多的训斥。•最后,女儿不愿意为妈妈拿任何东西了,妈妈也越来越少支使她了。•时间长了,这个女儿就会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此对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试一试的愿望都没有了。(四)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当个体对自我、自己的行为及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出现“非配合性”(not-fitting)的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体改变有关态度或观念,从而改变行为,减少或避免不协调。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0.451.35-0.05-0.621.2-0.25-2-1012控制组1美元20美元喜欢此工作愿意参加类似实验四、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Festinger的经典实验:加菲猫减肥301、加菲是一只相当快乐、知足的猫怎么办呢?我会不会胖死呢?2、医生断定,如果加菲还是每天好吃懒做的话,会得肥胖病死去的3、加菲体验到失调,促使加菲想要减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4、应该怎么办呢??我要减肥!!!4、也许加菲开始不再好吃懒做5、加菲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医生说的话也不一定全对6、或者加菲增加一种新的认知:宁愿做饱死鬼也不做饿死鬼7、成功的做到以上三者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减轻失调,使加菲又变回以前那只快乐、知足的猫M很爱抽烟医生说抽烟有害健康,会诱发癌症M体验到认知失调寻求解决方法:三种策略M恢复认知平衡抽烟的例子•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五)成就动机理论(achievementmotivation,Atkinson)•Ta=Ts–TafTs:追求成功的倾向Taf:害怕失败的倾向•TS=MS×PS×ISMS:稳定的追求成功的需要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的诱因值•Taf=Maf×Paf×Iaf三、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五)成就动机理论•Ta=(Ms×Ps×Is)-(Maf×Pf×Ps)•因Is=1-Ps,Pf=1-Ps,Is=Pf,所以:•Ta=(Ms-Maf)[Ps×(1-Ps)]•Ta为正值时,表现为趋向成就行为•Ta为负值时,表现为逃避成就行为•修正后:•成就行为=Ta+外部的动机力量三、学习动机产生的理论解释Atkinson的套圈实验•在套圈的游戏中,避免失败者选择距离非常靠近目标,或离目标非常远,而力求成功者则选择中等距离的目标。•力求成功者旨在获取成就,他们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避免失败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使他们免遭失败,而选择的任务极其困难,那么即使失败,也可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减少失败感。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教学吸引P233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以数学学习为例(1)问题情境法:如在教“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然后将该自然数乘以9,最后将所得乘积的各位数字之和计算出来,若各位数字之和不是一位数,就继续求各位数字之和,直到和为一位数为止。如764×9=6876,6+8+7+6=27,2+7=9。学生发现无论所写的数字是几,经过以上演变后,各位数字之和均为9。接着,教师揭示课题:要想知道其中奥秘,我们现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圆的概念》一节的教学:教师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答:圆的。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其他形状的不行?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学生一下子被逗乐了,答:不行,它无法滚动。问:造成鸡蛋形状(椭圆)行吗?学生开始有点茫然,继而回答:不行,它会时高时低。问:为什么造成圆的就不时高时低呢?学生开始热烈讨论,并得出结论: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了圆的定义,学生学得省力、记忆深刻、兴趣大增。•在教《千克、克》一节时,教师出一些题目:500+500=1,1-500=500,•1000+1000=2,2-1000=1,等等,问学生这些等式是否成立?•为巩固所学知识,找出猪
本文标题:第七章-学习动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1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