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经济学第5章收入分配与扶贫计划
公共经济学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5章公共支出分析:收入再分配与社会救助哈维罗森七第7,8章•社会保障简史•收入再分配:理论问题•福利支出的归宿•美国福利支出概览•美国的其他福利制度•中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简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外乎是一个人人平等、人人有社会保障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保障简史•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thePoorLaw,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使民间和教会从事的济贫活动首次上升为法律并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1883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法》•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德国是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会保障简史•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称,要为那些因失业、疾病、退休、生育和鳏寡者等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提供社会保障。•《贝弗里奇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全面性和普遍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社会保险的对象扩大到全体人口,而不论其年龄、性别、阶级、种族和宗教信仰如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三个里程碑社会保障简史•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北欧等一些国家也纷纷宣布建立了福利国家。•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简史•2010.10.28•中国通过《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据10月28日新华社报道)。•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的社会保障框架•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近似对应于美国的福利计划]•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中国、美国、欧洲社会保障内涵比较•美国所说的“社会保障(美式英语的Socialsecurity)”是狭义的社会保障,通常仅仅指养老金;•欧洲国家所说的“社会保障(英式英语的Socialsecurity)”是广义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甚至教育等;•我国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比较接近欧洲的用法,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住房保障等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大报告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公民因为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死亡等原因而暂时中断劳动,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和供养的家属失去生活来源时,能够从社会(国家)获得物质帮助。•–个人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社会保险税,是社会保险的显著特点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救助•–国家队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不需要缴费,不需要承担责任,只要满足某些条件(如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即可享受。•–水平一般较低,只够维持基本生活–本章的内容属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国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举办福利设施、发放福利津贴等手段,使公民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属于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还主要局限于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收入再分配:理论问题•给出分析收入再分配问题的规范和实证框架•仅仅关注效率存在一定问题•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收入分配;不考虑这一点的经济分析是无效的贫困线•贫困线povertyline是一个确定的收入水平,这个水平的收入刚刚能够满足最小的基本生存需求。•有随意性,但仍是一个有用的基准benchmark•2001年美国一个四口人的家庭的贫困线是$18,244•2001年美国全社会贫困率惊人地高达11.7%,集中在特定的群体,如妇女为主的家庭,儿童以及少数民族。贫困线••贫困线Povertyline(和贫困率povertyrate)的指标受到一些批评.•–“收入”仅仅包括现金收入。•没有估计到实物所得,例如健康保险,食品券和公共住房.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贫困率将降低约20%•没有估计非市场的活动的价值,例如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忽略了耐用品带来的实物收入.贫困线•–忽略了收入所得税抵免(EarnedIncomeTaxCredit,EITC),而在过去的10年里,EITC获得了惊人的增长。现在每年$31billion.•–收入是按年度衡量的.•–尚不清楚用什么时间标度合适。•收入在不同年份有很大波动。•持久收入理论.•例如,一个贫困的大学生,用持久收入理论来看不会是贫困的。TheDistributionofIncomeAmongHouseholdsPercentageShareYearLowestFifthSecondFifthMiddleFifthFourthFifthHighestFifthTop5Percent19674.010.817.324.243.617.219774.210.216.924.744.016.819824.010.016.524.545.017.019873.89.616.124.346.218.219923.89.415.824.246.918.619973.68.915.023.249.421.720023.58.814.823.349.721.720043.48.714.723.250.121.8Source:U.S.CensusBureau,CurrentPopulationSurvey,AnnualSocialandEconomicSupplementsURL::USBureauoftheCensus,“HistoricalPovertyTables.”[]URL:(1960-2004)Figure12.1:Povertyrate(1960-2004)0%5%10%15%20%25%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Source:USBureauoftheCensus,“HistoricalPovertyTables.”[]URL: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简单的功利主义观点•社会效用函数为:•一种特殊的形式为:•这种特殊的形式被称为具有可加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平与效率•定义:社会福利函数描述的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个体成员的福利之间的关系,是个人福利函数的增函数。数学形式:W=f(U1,U2,……)社会福利函数一般假定的三大特征:(1)帕累托原则性,U提高W提高;(2)个人主义性,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函数;(3)不公平厌恶性,当不公平降低时,福利提高。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在具有可加性的社会福利函数(SWF)下,假设:•–效用函数仅仅依赖收入,而且全社会各成员效用函数相同。•–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社会总收入固定•结论:政府应该重新分配从而获得绝对平等。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用图来表示两人的情况•只有I*点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SWF)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Paul’smarginalutilityPeter’smarginalutilityPaul’sincomePeter’sincome00’MUPaulMUPeteraecdfI*bPaul’sincomePeter’sincomeTakeabfromPeterandgivetoPaulPaulgainsthismuchutilityPeterlosesthismuchutilityThisisthenetgaintosocietySocialwelfaremaximized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假设:•–效用函数仅仅依赖收入,而且全社会各成员效用函数相同。•–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社会总收入固定•结论:政府应该重新分配从而获得绝对平等。•再次思考三个假设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理•结论的政策可达到福利最大又完全收入公平•再次思考三个假设最大最小标准TheMaximinCriterion••Rawlsian社会福利函数为:•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社会成员中效用最低(即福利最差)的成员。•“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温家宝最大最小标准TheMaximinCriterion•Rawls(1971)通过“原始状态”的概念推断由社会中福利最差的成员的福利决定社会福利的方法具有伦理上的正确性。•“原始状态”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分配之前,任何个人都不知收入如何分配。•争议•–“原始状态”观点依然认为人是自私的•–个体承受巨大的风险•–社会总福利只与社会中最差的个体有关,不管这样的政策是否对其他所有成员造成严重的危害。最大最小标准TheMaximinCriterion•有一个新机会,能使境况最差的人的福利稍有增加,但除了个别人因此而成为极富有的人之外,几乎所有其他人的境况都明显变差。•最大最小标准表明社会应该追求这种机会。但是……帕雷托有效的收入再分配•假设富有阶层的效用与贫穷阶层的效用有关•Peter给Paul$1收入,Peter从助人为乐中得到的满足可能超过其消费减少带来的损失,两人境况得到改善.(假设:高收入者是利他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能够改善效率。单纯依靠私人市场则很难实现这种改进,例如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富有阶层很难知晓谁是真正的穷人。福利支出的归宿转移性支出•性质:政府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为目的,将收入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至另一部分人手中。本质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再分配计划。••转移的对象及其形式:•–低收入阶层:食品补贴、现金补贴、房贴、•–下岗救济金、再就业培训支出等。•–贫困地区:扶贫支出、政策性优惠贷款。明补和暗补•明补:政府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将财政补贴给予福利计划受益者。•暗补:政府将补贴给予向福利计划受益者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者,从而降低价格,提高福利计划受益者的福利水平。明补(现金补贴)的标准•Hicks标准:即在价格变动后,通过补贴以使价格变动前后的效用水平不发生变化。•Slutsky标准:价格变动后,通过补贴使得消费者能够买到原有的商品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第5章收入分配与扶贫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2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