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瑶族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瑶族村落为例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瑶族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瑶族村落为例吴东景,邹徽强,阳开典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乡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乡村村落空心化、乡村文化断层、乡村人居环境落后等问题突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因其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部分经济不发达,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量乡村人口外流,乡村文化民族文化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等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与建设规划,是目前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难题。针对目前乡村面临的问题,其发展与建设规划的策略是非常重要并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对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乡村发展、建设、整治等规划的实践,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瑶族村落乡村风貌、人居环境的改善,民族文化的传承、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的发展、生态的保护等方面提出规划与建设实施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引起更多的人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关注,并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及建设规划策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瑶族,乡村发展,规划建设,策略1引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导致乡村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各类问题显现。如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乡村文化及传统正逐渐消失、乡村人口结构失衡、乡村生态破坏、垃圾污染等问题,都是目前乡村发展与规划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迫切需要规划的引导与的统筹。本文针对瑶族乡村空心化、传统民族文化日渐消失、生态破坏等实际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乡村文化、经济、生态进行综合考虑,并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风貌改造、新建乡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策略。2韶关乳源县必背镇瑶族村落概况及问题分析2.1乳源必背镇瑶族村落基本概况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韶关的西部(图1),广东省的西北部,属于山地丘陵地带。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县内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乳源必背镇是世界过山瑶的发祥地,是美国,东南亚瑶族的寻根之地。瑶族村落位于大山之中,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必背镇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但人口稀少仅6000人,村落散布。瑶族村落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于韶关平均水平。其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与林木砍伐,也有少量收入来源乡村旅游业。图1必背镇区位图(来源:作者自制)2.2瑶族乡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2.1乡村空心化严重,劳动力缺乏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目前乡村的大量劳动力被吸引去往城镇,乡村的空心化已成为普遍问题,其本质是乡村地区社会功能的退化。根据对必背镇瑶族村落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村落已经人去楼空。青壮年都已外出打工,村中只剩老人、小孩。以必背镇大村为例,大村户籍人口45户223人,常住人口仅16户40多人,大部分人已搬迁至镇区及县城等地,村中小学已关闭,空心村现象非常明显。空心化问题不仅导致了土地、基础设施等的浪费,关键是劳动力的流失,限制了乡村的发展。2.2.2乡村人居环境欠佳人居环境是构成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尤其重要。而目前影响必背镇人居环境的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收入的低下导致生活水平低,居住条件不能改善,二是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了人居环境卫生、生活质量较差。三是村民环保意识较低,导致了人居环境的恶化。瑶族村落由于依山而建,大部分建筑都为干栏式建筑,上人下畜或上住下居。人畜共同生活在同一栋建筑里边,且动物的粪便,人的生活污水都是随地而排,没有收集和处理,垃圾随意丢弃。垃圾与污水问题是影响其人居环境的基本问题。2.2.3乡村生态破坏严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必背镇内瑶族村落因为田地较少,耕种受到限制,大部分村民将眼光投向了林业。每年春天都有大片杉木林被砍伐,村民在砍伐完以后又放火将其他植被烧尽,然而由于必背镇区山地高险,坡度很陡,并且一次性砍伐面积过大,经常在雨季时发生泥石流。必背镇区附近发生的一次泥石流,将村民房子冲毁,导致整村重建。又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村民随意丢弃垃圾,对村落周围水体有较大的污染。2.2.4传统民族文化式微,文化特色日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是少数民族村落,其独特的民族性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也是本民族的特色和所公认的价值观念,更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而目前必背镇区村落民族文化正呈现衰退甚至消逝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瑶族服饰,目前必背镇镇内已无人在日常生活中穿戴瑶族服饰。二是瑶族节庆活动,瑶民们庆祝的节日也由原来的众多节日变成几个少数的节日。三是生活方式,由于交通的改善以及外出青年的流动,瑶族人的生活方式也慢慢与外界趋同。对必背大村、必背村、桂坑尾、半岭四个村老年人与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熟悉和认可的程度展开调研(表1)。表1必背镇不同年龄结构对瑶族文化熟悉和认可程度瑶语瑶族服饰瑶族歌舞瑶族节庆生活方式建筑老年人只会瑶话基本平时不穿戴,节庆时穿戴30%的人掌握知晓瑶族节日,但庆祝的节庆较少98%保持瑶族生活方式新建建筑,与外界建筑趋同青年人在家瑶话,对外普通话基本不穿戴98%的人没有掌握,且大部分人倾向于目前的流行歌舞少数本民族节庆保留认可,但与外界生活方式趋同从表中可以看出,青年人相比于老年人对待瑶族民族文化的熟悉和认可程度更小,其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等都已经基本与外界相同。瑶族的传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地消失。2.2.5基础设施缺乏,日后建设管理困难基础设施缺乏问题是目前大部分乡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更甚。由于其地域广,村落分布散,并因为长期经济落后等问题,导致了这些村落中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在必背镇的瑶族村落中,普遍缺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如何在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瑶族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日后如何管理,也是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2.2.6村民诉求整村搬迁或整村重建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条件的局限、居住条件的有限以及对建筑质量(大部分为土坯房屋)的担忧,目前必背镇内大部分村民希望重建村落或整村搬迁。例如,大村,上洞村等,村民对于重建村落的诉求较大。可以预见,未来瑶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将会有一定改变,其传统瑶族干栏式建筑特色也将受到冲击。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乡村规划的要点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于1972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乡村的发展,本文认为要从文化的传承、经济的发展、生态的保护三个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3.1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瑶族文化是瑶族的根和魂。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风貌雷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各地的地域文化所造成的。同理,乡村的发展也如此,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让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智慧能更好地传承给后代,还能让乡村有本民族的特色。并且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也是文化产业的基石。因此注重瑶族文化的保护,是对瑶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内容。在规划中,应注意几大方面,以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一是物质层面,即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二是生活层面,即保留最原真的本民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节庆活动。当然也要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的改善需求。三是在精神层面,注意保护本民族精神信仰,宗教信仰等。3.2注意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必背镇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基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的。因此,为这些瑶族乡村引导良好的产业,是指导乡村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应注意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选择合理;二是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三是产业发展措施切实可行。3.3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生态资源的综合价值远远超过其市场价值。其价值也往往并不是显性的。每个生态因子在系统中都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乡村发展及建设规划时,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环境有具体的保护措施;二是合理恰当利用生态资源;三是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4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必背镇瑶族乡村发展、规划建设策略如上所述,瑶族乡村目前面临的问题较多,这些都制约了乡村的发展和建设,如何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成为关键,但解决不是盲目或失衡的。它应该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是能长远发展的规划。本文将对新会村村庄规划、必背镇大村整治规划、必背口村重建规划等实例进行分析,在实践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瑶族乡村发展所存在的众多问题从乡村经济发展、村貌及人居环境改善、新村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或规划建设策略,以供参考。4.1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方面——以特色农业为主,提倡“农业+”目前国家大部分政策已倾向于乡村建设与发展,包括现在兴起的“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以及农村精准扶贫等。但乡村经济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只有有了产业基础,乡村才有自我造血的功能,经济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在必背镇瑶族乡村,提倡“农业+”模式有几大优势:一是虽然目前乡村大多空心化严重,但即将迎来“中年人返乡潮”,且中年人是现在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在农业发展上,有了劳动力基础。二是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可以随时与其他产业相组合,如电商平台,旅游产业等。三是特色规模农产品,也有利于增加区域特色,提高区域影响力。这也符合全域旅游思想的理念。如何选准“特色”农业,应该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本地盛产什么,本地哪些农作物或养殖物是热销品或者潜力大。这就如河南的山药,长白山的人参,阳澄湖的大闸蟹一样。因为早已有了区域品牌与资源的优势,特色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了。二是像必背瑶族一样的少数民族乡村,应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找准“特色点”。对瑶族传统文化及传统产业进行研究,在种植业方面推荐瑶族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瑶族医药的原材料的种植。比如新会村的产业规划,因新会村紧邻省道250与云门山景区,具有区位及交通优势,规划采用“一三产业联动”模式,鼓励村民创新创业。将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结合起来,力求改善新会村的经济情况。在研究了瑶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后,发现瑶族医药在跌打损伤、妇科等方面有奇特疗效,推荐发展瑶医药产业,发展瑶族养生馆,村中种植瑶药。并利用瑶族特色食品石韭菜等具有保健的功效,推荐大力种植。因其紧挨云门山景区,可将其作为特色农产品出售。这样既对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传承,又能在经济上得到长远发展。图2新会村规划功能分区示意图(来源:作者自制)三是与周边需求相结合。因为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而需求的倾向也就是农业选取的点。如周边有制药工厂,可以选取适当的药材种植。周边有大型农贸产品批发市场可以选取蔬菜等农产品的大规模种植等等。4.2乡村风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注重“干净、美观、提升”三部曲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形条件等因素,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也与乳源必背镇的瑶族村落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基础设施缺乏,卫生条件欠佳,人居环境堪忧。但为保留乡村的原真性,以及民族文化(如建筑文化、生活习惯、风俗等)的保护与传承,乡村风貌的整治并不适合像城市改造时那样的大拆大建。其乡村风貌的整治应分为三步来走,首先是要做到村庄干净整齐,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建筑风貌美化,景观节点的营造,而后再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优化、产业的提升。在必背镇大村的风貌整治规划(图3-4)中,我们提出整治分为近、中、远三个时期的目标,并提出了每个时期的主要内容:近期目标:干净、整洁(主要针对村容村貌方面)。建设重点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修、清、改、拆。修:对较好的建筑初步修缮,改善其破旧的面貌;修建垃圾收集池和现代厕所等;清:对村中垃圾进行清理,垃圾统一进行收集处理;改:对影响村容环境的建筑等进行初步改造或整理;拆:拆除破旧没有作用的建筑,如破旧的厕所柴房,倒塌的房屋等;中期目标:初效、美观(基础设施的初步建设成效及村容的美观)。建设重点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景观的美化、房屋主体结构的改造与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瑶族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瑶族村落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5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