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五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15.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具有脊索:胚胎时期均有脊索1.位置:在体背部,在消化管与神经管之间2.结构:是一条棒状结构,既结实又有弹性.外层:脊索鞘,1-2层,结缔组织,内层:细胞,内富含液泡及胶质一.具有脊索3.作用:支持身体,起着骨骼的基本作用。4.来源:内胚层(原肠背侧的细胞分化)5.发展:低等种类:终生存在,文昌鱼,海鞘高等种类:胚胎时出现,成体被脊柱所替代。脊椎动物二.都有背神经管:(管状的N索)1.位置:位于体背中线上,脊索和消化管上方。2.来源:外胚层(外胚层卷褶)3.结构:管状:前端(分化,高等):脑,脑室后段:脊髓,髓腔4.作用:调节中枢,使内外环境统一三.有咽鳃裂1.位置:消化管前端,咽的两侧,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2.作用:呼吸器官,完成气体交换3.来源:内胚层4.发展:低等种类:终生存在高等种类(鳃,肺):胚胎及幼体有(蝌蚪)成体消失,肺取代鳃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比较: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索:胚胎,幼体存在无神经:背N管,消化管背面腹N索,腹面鳃裂:具咽鳃裂无心脏:消化道的腹面消化道的背面尾部:肛后尾肛门:尾的末端骨骼:中胚层,内骨骼;外胚层的外骨骼.15.1.2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述现在的,知道的脊索动物约有七万种(现存四万种),分别属于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15.1.2.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N管只存在于幼体,成体包围在被囊中。2200。海鞘15.1.2.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N管纵贯身体全长,终生保留,咽裂明显。(30种)文昌鱼15.1.2.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中出现,随即为脊柱所代替。(70000种)39000。鱼圆口纲:鳗形,无颌,无成对附肢鱼纲:皮肤被鳞,鳃呼吸,有成对附肢两栖纲:皮肤裸露,幼体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爬行纲:皮肤干燥,有角质鳞或骨板,具有2心房鸟纲:体被羽毛,前肢为翼,温血,卵生哺乳类:身体被毛,温血,胎生,哺乳。15.4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七个方面)(一).出现了骨质的脊柱。(脊柱代替了脊索)骨骼系统进一步复杂和完善。脊柱代替了脊索的支持作用,同时脊柱对脊髓又起着保护的作用,脊柱在前端发展成头骨,形成头颅,更有效地保护着感觉器官――眼睛;听觉器官――耳,以及N中枢――脑。胸廓――保护着心脏,肺等重要器官(二).有了明显的头部。脊椎动物又称“有头类”有了头,意味着N管高度分化。到了脊椎动物,其N管分化为:脑,眼,耳,鼻,脊髓等结构,这就大大加强了动物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应能力。(三).出现了上下颌(除圆口纲),这是脊椎动物才有的,又称“有颌类”。“颌”有何用?颌是用支持口部的结构,有了颌,使动物的摄食由被动变为主动,也加强了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四).有了完善的循环系统。怎样才完善?闭管循环出现了真正的心脏。会搏动,有复杂的血管系统。多数种类的多氧血与缺氧血分开流动。能使动物体保持旺盛的代谢活动。(五).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重要的排泄器官)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能使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更有效地排出体外。(六).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有了肺,更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满足动物体对氧气的需求。(O23-9毫升/升、水O2210毫升/升、空气>H2O20倍)(七).运动器官出现了成对的附肢(除圆口类)水生种类:胸鳍,腹鳍(2对)陆生种类:前肢,后肢(2对)人类:手,脚(2对)成对附肢的运动,大大地扩大了脊椎动物的生活范围,并提高了摄食,求偶和避敌的能力。海、陆、空,草原,森林,雪山,平原,江河,湖泊,均有脊椎动物生存。二分类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内部构造。将脊椎动物亚门分为六大类群,1.圆口纲:半寄生生活,无颌,无成对附肢,原始2.鱼纲:典型的水栖动物3.两栖纲:水陆两栖:幼体――水,成体――陆4.爬行纲:真正的陆生动物5.鸟纲:前肢为翼,飞行生活,羽毛6.哺乳纲:胎生,哺乳,毛脊索动物分类上的基本概念1.无头类:指没有明显头部的脊索动物(原索动物)2.有头类:有明显头部的脊索动物(即脊椎动物)3.无颌类:没有颌的脊椎动物。(圆口类)4.颌口类:有颌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5.无羊膜类:在胚胎发育中不具备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类6.羊膜类:在胚胎发育中具有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有多种学说,比较集中的有两种1.环节动物说:2.棘皮动物说:原始无头类:→(特化)无头类(尾索,头索)→主流于原始有头类(脊椎动物祖先):→原始无颌类:圆口纲→原始有颌类:鱼,爬,鸟,兽作业1.名次解释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2.脊索动物与无脊索动物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本文标题:12.脊索动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8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