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9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本方案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出发,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线与目标,分别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建设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结合XX市的区域特点,制订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与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推进措施进行细化,并规划了总体的实施阶段与基本预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与主要问题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国务院研究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研究”课题组研究中指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七个体系、一个机制”的建设:(一)建立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二)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三)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四)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体系(五)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六)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七)建立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八)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这七个体系与一个机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主要关系链如下图所示:政府部门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完善信用市场管理职能,促进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并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去规范与推动信用服务产业合理发展,企业与金融机构等的用信机制有效建立,最终形成包含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的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三个源头环节:信用法律法规缺失,缺乏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以及企业信用管理与信用消费意识匮乏。信用法律法规缺失是当前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大的制约环节,它造成了后续的信用市场管理、失信惩戒机制工作难以开展。结合欧美等信用建设较为发国家的建设经验,大部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有详尽的内容,例如美国有公平报告法等14部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建设。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对其信用服务产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技术支撑现代信用服务企业信用管理信用市场管理社会诚信教育信用产品市场失信惩戒机制政府信用行政主体民事主体行政质量信用法律法规企业信用信用意愿民事主体个人信用信用意愿民事主体政府部门公共征信服务机构企业个人金融机构其它信用消费者信用中介制订通过规范与强制通过通过支持供给消费通过消费教育遵从遵从遵从通过图表1社会信用体系关系链图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并最终落实为相关的信用市场管理政策与惩戒机制。缺乏信用数据技术支撑是造成当前我国信用服务业难以成规模、成气候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没有象信用建设发达国家那样有效、完善的信息披露、使用机制,信用服务中介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相对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与个人信用信息,造成其信用服务与信用产品的成本偏高、质量偏低,产业也因此难以有效发展。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数据技术支撑环节应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企业信用管理与信用消费意识匮乏制约了我国信用产品市场的发展。信用管理是一项科学的、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行为,其目标是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最大的经济活动能力,我国大部分企业与消费者缺乏这方面的管理基础与认识基础。这方面的改进需要通过信用教育与信用环境建立几方面来综合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政府信用问题,从表象上来看,是作为民事主体的政府在民事活动中不遵守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随意拖欠款项,无力或者不愿支付其应当支付的款项;从深层次来看,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不依法履行其职能,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政府的法规、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可预期性;政府运作的流程不公开、程序不公开,结果不公开。政府信用建设突出建立诚信政府即建立公众政府,变无限政府为法制政府,变权力政府为责任政府,变管制政府为服务政府。而一个法制政府,一个责任政府,一个服务政府,一定是一个诚信政府。政府信用三要素从传统意义上讲,政府是行政机关,履行处理行政事务的职能,相应的由《行政法》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政府存在行政主体这一角色。政府是讲公信力的,公信力是其合法性的基石,如果政府在行政管理上不守信用,会降低政府公信力,从而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的混乱,因此政府行政质量是诚信政府重要的一个参考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同样也会作为民事主体参加市场活动,签订并履行契约,比如:政府采购、政府招标等行为。建设诚信政府,在政府的民事主体上,政府也要讲诚信,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不仅会损坏政府形象,而且还因为政府与其他民事主体的存在的特殊性,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政府信用的三要素为:政府民事主体行为、政府行政主体行为和政府行政质量。政府民事主体行为政府作为民事主体的政府行为包含:政府采购、政府招标、政府信贷等。政府行政主体行为政府作为民事主体的政府行为包含:依法行政、政务信息公开、权责一致、公务员诚信管理等。政府行政质量政府行政质量内容包含:政务透明、信用救济、信用惩戒等。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框架模型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框架模型是:以信用数据体系为基础,以诚信法规体系、信用制度体系、诚信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惩戒体系为支撑,从政府民事主体、政府行政主体、政府行政质量三方面进行政府信用建设。法制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与政府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工作是执行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法律。数据管理体系:确立信用数据标准;主要工作是参照国家电子政务和诚信体系的有关规定,先行建立先进和具有高度扩展性的政府信用数据收集和管理体系。信用制度体系:形成与政府信用体系推进有关的信用制度,依法建立政府信用的运行机制,建立信用管理体制。诚信管理体系:明确诚信活动中各个环境的监管;这是政府参与和主导社会诚信工作的关键。培训教育体系:把诚信教育以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推广;结合诚信系统建设的成果,加大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和力度。诚信惩戒体系:形成政府失信后的惩戒机制,在政府主要是推行诚信公示和失信责任追究制。政府信用建设具体举措通过建立政府信用公示机制与公示系统,以政府信用公告为龙头,以决策听证、行政透明、外部监督为政府信用公告信息基础,建立基于政府部门基础信用数据的政府信用数据平台,并以政府业务中应用信用产品为重要指标,按部门、分阶段完善政府信用公告中的内容,推动政府机构的诚信意识,形成政府信用风气。政府信用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要强化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和干部的信用意识,树立信用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行政公信力,自觉维护政府的形象,取信于民,以积极组织、引导、推动和监督政府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增加政务活动的透明度。加快建设政府决策听证系统、政府信用救济系统等信用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政府强化自身诚信建设的决心和行动。积极推动政府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行政管理、政策宣传等方面带头使用信用产品;通过实现网上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咨询等实现透明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务。建立部门诚信监督和制约机制。要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要通过部门自查、公众评定和系统考评定期推出政府机构各部门诚信报告,营造政府信用氛围。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对部门行政执法形成制约,严厉查处执法过程中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同时要健全社会对政府信用的监督制度。以定期颁布政府信用公告为中心,以政府决策听证、行政透明、信用救济和外部监督为依托,建设由政府各部门与公众共同参与的政府信用公示机制。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在分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前,我们先对总体的信用服务产业链做如下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关系链:信用服务产业是承载主体如前面社会信用体系关系链图所示,社会信用体系是关于社会信用信息传输、使用、维护的制度体系。它是以信用服务产业为承载主体,以信用信息的为纽带,将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自然人等各个社会主体串接起来,各个主体发挥不同的作用。信用服务产业链:信用信息有效传递信用服务产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承载主体,它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信用信息的有效传递。围绕传递的过程,信用服务产业也存在着不同的分工,但信用信息的传递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三个:征信、加工、消费,由于缺乏制度保障,目前我国信用服务产业链的主要问题在征信环节的信息获取和信息提供上。以上是一个总体的信用服务产业流程,但有以下两个关键因素是影响具体产业运转:1.征信客体:主要分为企业(法人)、自然人。2.征信服务目标:主要分为商业信用、金融信用。参见如下对比表:征信客体征信信息目标需求信息分布需求分布信息保护企业(法人)商业信用商业合作政府部门:60%企业:20%其它:20%目前10%,美国等国家占到50%商业秘密金融信用金融信贷金融机构:50%企业:20%政府部门:20%其它:10%目前90%,美国等国家占到50%自然人金融信用信用消费金融机构:80%其它:20%目前90%个人隐私我国国情分析:金融信用与商业信用需求并重经济条件基本具备、制度法规严重欠缺据有关征信需求理论,人均GDP达到900美元,市场即会产生征信需求,这是开展征信服务的理论起点。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人均GDP已经远远高于900美元,因此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基础。但是我国的现有的征信制度即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欠缺,其建立与完善预计在近两三年内也很难形成相应体系。特别是我国的信息大部分都掌握在政府部门、银行等强势主体手中,又没有象美国那样鼓励信息共享与开放的理念与法律基础,这就说明我国不能走美国的完全民营征信模式。强化对大中企业的金融监管与发展中小企业信用经济需求并重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抗击金融风险能力较弱,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大中企业建立公共的信贷登记系统,以服务于金融体系建设。但是从我国的社会信用现实来看,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活跃的主体,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下公共信贷登记模式基本不会对中小企业形成帮助或者信用制约,而广泛存在的合同违约、商业欺诈等行为已经造成了我国总体企业的信用危机,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部分信用需求迫切需要有力的商业征信机构支持,以形成有效的信用机制。以上说明我国也不能单纯走欧洲的中央信贷模式。信用服务产业亟需有力的征信机构支撑前面已经说到,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现有的市场力量无法建立完成征信环节的建设。从数据流动的角度看,我国的信用行业发展确实缺乏必要的动力:消费不足决定了中介机构生存困难;中介机构生存困难决定了征信机构的生存危机,几乎没有像样的征信机构,征信机构的信息的数据质量较差;征信机构的缺失造成了整个国家的信用信息数据质量较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积累效应。因此我国发展信用产业,建立社会主义诚信体系的做法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和文化特色,在探索中大力促进信用产品的消费,政府要带头使用,培育市场;要尽快出台国家关于信用信息的基本法,结合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给信用行业带来活水源头;结合欧美的经验,在征信环节以政府促进为主,在信用产品生产环节以市场竞争为主,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链;政府在个人信用方面要严格控制,可以以央行管理为主;企业信用方面要以促进为主,应该有各级政府来管理,银行作为企业信用行业的数据来源和消费者来参与等。国家模式选择:公共金融征信+市场商业征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文),国家当前已经明确以下的策略:以央行为主体,建设公共信贷登记系统建立公共信贷登记系统很有必要,但其目的应当是为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服务,而不是向社会提供商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市场力量建设商业征信机构民营征信机构应成为我国征信行业的主要经营主体,市场化运作应是我国征信模式的基本选择。商业征信业务宜先从地方和行业做起,政府需在建立初期同时加大推动与监管力度。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与思路以下是建议相应的企业信用体系各环节建设思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与思路信用法律法规以征信业管理规范为核心推动商业信用信息共享与开放金融信用信息明确由金融系统内部共享与使用信用服务建立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公共征信机构发
本文标题:9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8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