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立体构成一、概念及历史沿革二、构成要素三、形式要素四、材料要素五、技术要素六、练习程序一、概念及历史沿革1.自然形态构成观沿革2.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的平衡3.包豪斯“构成”4.立体构成观(灵感来源、研究范围)亚里斯多德的“宇宙四元论”物质世界的构成基础是一种原质,这种原质是潜在的,要借着形态才显露出来,形态引出了“四种元素”,可使他们的性质——冷、热、干、湿——加以区分。1.自然形态构成观沿革易经“八卦”以气、土、水、火四种元素作为物质形态结构的本原。2.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的平衡立体构成既然是在多向度空间里的一种体验,就应该符合自然界的空间规律。美国的理查.汤默斯《THREEDIMENSIONALDESIGN》中就是从自然界出发将空间划分为单元体,并且借用这种单元体观念来解决三度空间设计中的基本造型问题。匈牙利学者鲁尔.弗兰西将这种形式的探究称为“biotechnicalstudies”,前缀“bio”意指生物,而technical则是指艺术的、技术的、工艺的等等。这意味着自然生物体的技术仿效,是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之间的平衡关系的探求。基本的几何形态是点(如顶点)、线(如边缘)、面(如表面)的组合,这些形态最适合于空间关系的检查。这些最基本的单元体以点、线、面的基本形式隔离出某种空间关系。立体构成的一个基本形态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次基本形态”,而数个相同或异同的基本形态又可以组成“超基本形态”,再由超基本形态构成新的立体,由此循环可构成更大的立体形态。正如自然界中的一个自然物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单元体,而这些基本单元体又可以形成自然集群,这些集群又形成整体系统,系统又集成集群,产生更大的整体系统。3.包豪斯“构成”我们今天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就是在包豪斯开始得到初步确定的。《艺术家的抽象》:“我发现了废弃的金属零件、螺丝钉、插销和机器,我将他们装订在木板上并使他们和图画结合,…….似乎只有运用这种方式才可真正创造出空间语言,创造出正面和侧面的感觉及更为强烈的色彩效果。”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主张抽象和简化,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颜色只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保罗.克利他曾在慕尼黑美术学校习画,并制作了许多以黑白为主的版画和线画。后来,成为一位彩色画的画家,创作出极为优异的作品,知名的作品包括FishMagic(鱼的魔术)、等,画风被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大大影响。他也曾执教于魏玛,德索和杜塞尔多夫等地。他对色彩的变化有独特的鉴赏力,成熟时期的作品更大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混合媒材,比如沙子或木屑等,创作出具有特别张力画作。格罗佩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佩斯尽管对大量现代艺术运动信条都予以接受态度,却并不认为杜斯伯格有资格成为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成员。于是,杜斯伯格决心安身在包豪斯附近,开始吸纳那些对构成主义、达达主义和风格派的新观念怀有强烈兴趣的在校生。国立包豪斯学校,通常简称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德国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组成(“Bau”为“建筑”,动词“bauen”为建造之意,“Haus”为名词,“房屋”之意),由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在1919年时创立于德国魏玛。学校经历了三个时期:1919~1925年魏玛时期、1925~1932年德绍时期和1932~1933年柏林时期,以及三任校长:1919年至1927年的格罗佩斯、1927年至1930年的梅耶(HannesMeyer)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1933年在纳粹政权的压迫下,包豪斯宣布关闭,同年也是魏玛共和的结束。由于包豪斯学校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豪斯早已不单是指学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注重建筑造型与实用机能合而为一。而除了建筑领域之外,包豪斯在艺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现代戏剧、现代美术等领域上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影响。4.立体构成观(灵感来源、研究范围)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体都可以还原到点、线、面的状态,而点、线、面又可以构成任何形体。因此,点、线、面的观念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观念。“任何物体可彻底还原到最基本的程度,又可重新把这些已还原的基本粒子组构成满足人们生存进步需求的新的物体。”灵感来源自然事物是产生灵感的源泉,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形态的感受和再创造。人造事物研究范围1.形态在立体构成的学习中需明确形态和形状的区别。“形状”(shape)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和环境条件下(如光线和空气)所呈现出来的外貌,“形态”则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统和概念体。形态现实形态具象形态抽象形态概念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迪拜帆船酒店HansWegner中国椅子HansWegner贝壳椅子2.空间空间物理空间心理空间3.材料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新立体的探索包括对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1.关于点、线、面、体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处于相对连续的、循环的关系,绝不能进行严格的区分。把点材向一定方向连续下去,就会变成线;把线材横向排列过去,就会成为面;把面材堆积起来就成了体。体也是相对而言,所以说点、线、面、体都是相对而言。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与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有什么差异?Question: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把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的概念扩大为三次元的体来表现。平面构成把概念性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加以视觉化;而立体构成除了把他们视觉化以外,还把他们加以触觉化。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体是从一个方向上去表现的;而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则是从正面、背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及其它任何面向都加以表现。平面构成表现的是幻觉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而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表现的是真实存在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2.关于色彩1.物体本色的利用2.经过人为处理的色彩应用3.关于肌理立体构成的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肌理有触觉优先型肌理和视觉优先型肌理。4.关于空间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由一个形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是依据人的触觉和视觉经验所确定的。三、形式要素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不仅考虑心理、知觉上的美感效能,而且把她建立在加工、构造、材料、工艺、技术等一系列物质基础上。1.单纯与经济单纯≠简单经济≠省钱Lessismore单纯化和经济化是构成立体构成的一个基本原则2.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突出事物相对抗性的因素,使个性鲜明化。连接数个不同个性的素材,就可以产生“对比”的现象。调和是指在不同的事物中,强调其共同性的因素,使事物之间协调化。3.秩序感4.稳定5.秩序6.对称和统一什么是2.5维?2.5维又名半立体。是从平面走向立体,即二维走向三维的最基本练习。是在平面材料上对某部位进行立体造型的加工方法。不仅在视觉在触觉上也造成立体感。练习一:折纸练习二:材料训练练习一:折纸选用纸材料进行创作练习,通过折、曲、切、编等方法,是创造立体形态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单一形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形象。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1.请准备好一张A3大小的卡纸,将他们裁成多个10cm*10cm的正方形。2.在中间画四条虚线和一条实线。3.用剪刀背尖或刀背尖用力在虚线上画印痕,切记不要切断。4.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切口。5.用手指在虚线的地方进行折叠。试验:练习一:1.画好草稿(哪里折、哪里切、哪里凸、哪里凹)2.在平面纸上做凸起的线必须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3.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划印痕。4.在实线位置上切口。5.折叠。分类:1.一切多折2.不切多折3.多切多折1.一切多折在10cm*10cm的卡纸上,在中心部位平行的一边或对角线上切线,依线痕折出凹凸变化。制作中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手绘设计图(需结合平面构成原理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2.不切多折同样,在一张10cm*10cm的卡纸上,用铅笔画好设计图,再用美工刀划线(不划透纸背),再依线痕折纸,使之显现半立体效果。图例:方法三:多切多折案例欣赏:作业一:在白色10cm*10cm的正方形卡纸上,运用上述一切多折、不切多折、多切多折的方法将纸张折叠、弯曲或者引拉,使之成为半立体的2.5维的形态。大小:10cm*10cm正方形白色卡纸数量:3幅(一种方式一幅)来源:自然(动物、植物、宇宙、银河、建筑、人物……)TIPS:1.不必做成几公分厚的起伏很大的形态,只需要做成几毫米厚,稍有起伏即可。2.完成后裱在黑色卡纸上(参见P86)3.发挥你的想象,带给我们奇妙的形式。
本文标题:立体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0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