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3课_两汉经济的发展
四、商业的繁荣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二、手工业的发展一、农业的进步本单元学习要点本课重点、难点难点:在学习古代生产史中的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1、黄河的治理:汉武帝时期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农作物的进步东汉明帝时期王景梨壁二牛抬杠耧车小麦水稻千亩桑麻黄河壶口黄河故道“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汉武帝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王景是,臣遵旨。你去修河吧。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汉明帝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耧车汉代牛耕图图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比当时的耦耕法效率高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1、黄河的治理:汉武帝时期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农作物的进步东汉明帝时期王景梨壁二牛抬杠耧车小麦(北方)水稻(南方)千亩桑麻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丝织技术丝织品提花机染色素纱襌衣2、冶铁技术的提高杜施发明水排“炒钢”技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女主人辛追素纱襌衣水排(东汉杜诗发明)•“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具功多,百姓便之”•------《后汉书.杜诗传》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意义?江苏徐州市汉兵马俑博物馆复制的“炒钢”盔甲“炒钢”技术铸铜业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玉器制造业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制成。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丝织技术丝织品提花机染色素纱襌衣2、冶铁技术的提高杜施发明水排“炒钢”技术东汉市集画像砖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商业的繁荣1、东西二京长安洛阳2、商业区市1.繁华的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规模宏大人口众多设施完备市场独立特点:东汉集市画像砖东汉宁城图动脑筋: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这些规定太死了,买东西很不方便。鸟有益鸟,有害鸟,捕杀害鸟是对的。这些规定很对,有利于市场管理和环境保护。1、措施: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2、作用①抑制奸商牟取暴利②增加中央财政收入③实现经济的大一统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⑴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⑵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类别成就农业兴修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生产工具安装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耕作技术二牛抬杠农作物南种水稻北种小麦桑麻广泛种植手工业丝织业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高超冶铁业杜诗发明水排商业东西二京——长安、洛阳专门商业区——市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景帝时期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A、王景B、史禄C、李冰D、窦固CA3、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4、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A、犁壁B、筒车C、耧车D、水排CC5、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A、五铢钱B、圆形方孔半两钱C、铲形和币D、刀形币6、我国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西汉AD7、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鼓风冶铁工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8、我国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A、战国时期B、秦C、汉代D、魏晋CA9、汉朝时实行的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统一度量衡、货币D、大力兴修水利10、与两汉时期人称东、西二京相对应的两个城市分别是今天的()A、西安、洛阳B、长安、洛阳C、洛阳、西安D、洛阳、长安AC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第13课_两汉经济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