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赵图雅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变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军阀割据的原因军阀统治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军阀的特点:一支军队一个地盘一个靠山孙中山:“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军阀为维护自己的通知祭天祀孔,尊孔读经,竭力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先进人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1、兴起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的创办陈独秀与《新青年》陈独秀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陈独秀对青年的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化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非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完全不适应。(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评价:“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四)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领导者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怀疑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进一步暴露。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李大钊“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象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梁启超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毛泽东李大钊在1918年就意识到“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对西方的怀疑只是说明了转向的必然性,为什么转向东方,转向马克思主义?因为十月革命的推动。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①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可供中国人选择的建国方案只有两种,但封建主义行不通,因为封建文化与反封建的历史走向相悖逆。学习资本主义,又走进了死胡同。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化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②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呢?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在中国有广泛影响的苏联革命文学作品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背景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媚外伟大的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lu)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火烧赵家楼第一阶段;运动以学生为主(5月4日~6月5日)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名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第二阶段;运动以无产阶级为主(6月5日)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政治罢工,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全国氛围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全国响应五四运动形势图人民的胜利(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所以毛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仅规模大且斗争方式是新式的。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恰同学少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出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何会在中国广泛传播:第一,从政治思想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的思想特征。革命精神极强,极易引起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共鸣。第二,五四运动时期,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一战是对传统西方文明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的一次大暴露。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及博大,切实的思想特征,为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解难释疑的思想武器。第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阶级基础。“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的抨击。”——斯诺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是刊物和文章(《新青年》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刊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有影响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大量翻译)二是论战(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三次论战)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宣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等来中国,先后与革命派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嘉兴南湖13位代表党的纲领和决议党的一大(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历史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破产后;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改良主义的土壤。第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这种实践性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纲领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前途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7月中共二大(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在初期的革命活动中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人运动。一方面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毛主席去安源安源大罢工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一)国共合作的形成从两党看,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为双方合作的政治纽带。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中共:一大,“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二大,《关于“民主战线”的决议案》,党外合作形式;三大,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第一国花合作正式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1、工农运动的复兴2、创建革命武装3、北伐战争的胜利3、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国共合作的伟大力量,形成了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第二,北伐战争是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是正义的;第三,北伐胜利发展与苏联政府的支持也分不开;第四,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第五,北洋军阀集团内部矛盾的存在也是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之一。(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因为:第一,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纲要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0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