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中物理第一课(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法指导东溪中学高中物理备课组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同学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同学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也有的同学初中成绩一般,到高中却不断进步,后来居上实现梦想。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大多数同学感觉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究其原因,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就高中物理与初中的差别和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作一介绍,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一、初高中物理的差别(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高中物理课本,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1、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2、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3、从标量到矢量:算术运算(加减法)――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4、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比较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并且公式中的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为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个侧面观察它、研究它。(二)学习方法上的差别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重视记忆;习惯于简单计算,就是“只要记住公式,把题中己知条件代进去就可得答案”。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觉得物理好象是无章可循。如果注重定义、概念、规律的理解,对知识进行网络化的建构,学会在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就能体会到物理的简洁美,当然也就感到物理并不难学了。(三)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差别初中物理考试内容为知识及其简单应用.形式是理化合堂分卷,分值为80分.高中物理考试以知识为载体,重点在能力的考查,形式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化生合堂合卷,总分300分,其中物理占40%即120分.二、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1)浏览教材,包括后面的习题。(2)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的知识点。(3)预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等知识及相关的已有的物理知识、方法)。(4)学会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5)学会用通过预习得到的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1)主动听课。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属于强制型,那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是自觉型,还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逐条分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一心一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3)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活动。新课堂教学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占课堂时间比重大,如不主动参与而是随大流,则课堂效率会大为下降,感到学习越来越难。(4)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3、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熟悉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规范、养成习惯的过程。(1)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找出条件。(2)根据物理规律,形成解题思路。(3)解答过程:条理要清,书写要认真,重要的方程式、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叙述不能少。(4)结果要检查、验证、必要时要讨论,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5)反思、总结(知识点、解题方法等)。4、复习。复习是能力提高的必须环节,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途径。复习分为单节内容复习、章节内容复习、总复习等。(1)单节内容复习要明确本节内容是概念课、定理或定律课、习题课、实验课。若是物理概念课:要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复习掌握(要多看笔记)。若是物理定理或定律课:a、复习其内容,b、复习其适用的对象、条件,c、复习其应用的方法、思路、步骤。若是习题课:主要复习规范解题步骤、分析问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若是实验课:复习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2)章节内容复习a、通读本章教材,b、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突出重点知识,c、复习易错提题型,d、针对训练。(3)总复习a、制定复习计划,b、复习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思维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c、找到各个章节的联系点或切入点,d、训练综合题目,e、收集、归类题型、方法、易错题,f、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5、质疑与解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6.小结、归纳、总结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归纳、总结不等于知识的罗列,它应该是对某一部分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高度概括,以形成后来的经验。三、高中物理能力培养目标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舰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索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问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考试范围”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第一课(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1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