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生活中的数(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二)各课知识点:1、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4、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2)会正确书写“0”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习题设计:一、找规律填数。(1)2、()、4、()、()、()、8、9、()(2)10、()、()、7、6二、数一数。(12分)☆○△☆□□三、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四、把同类的圈起来。(1)(2)五、圈一圈,算一算。二比较(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比较比较具体事物的有关属性(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二)各课知识点:1、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2、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的关系。(2)理解无题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3、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无题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习题设计:一、在○里填上“=”“>”或“<”。1.8○102.9○73.6○64.5○45.6○9二、看上面的数,画一画,划一划。三、比一比,按问题画“√”。四、一年级上第三单元练习三加减法(一)(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加减法(一)(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加以解释与应用(2)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二)各课知识点:1、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2、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知识点:(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3、摘果子(减法的认识)知识点:(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4、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知识点:(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5、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知识点:(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6、跳绳(8,9的加减法)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7、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知识点:(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8、分苹果(10的加减法)知识点:(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9、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10、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0、大家来锻炼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一、数一数,写一写。二、从小到大排一排。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四、看图列算式。五、给小昆虫排队。1.一共有()只昆虫。2.从右边数,青蛙是第()个,第3个是()。3.从左边数,蜗牛是第()个,第1个是()。4.把左边4个小昆虫圈起来。5.青蛙的左边是()只昆虫。6.蜜蜂的左边有()只昆虫。六、看图列式。七、比一比。八、在里○填上“”、“”或“=”。九、在水滴上填上合适的数。十、填一填。十一、看图列式计算。十二、由大到小连连看。十三、动脑筋。十四、你一定能行。十五、左面的□里可以画几朵花?右边的呢?十六、填一填。1.把4块糖果公平地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每人分块。2.小朋友站队,从左面数,小刚站第2个,从右面数,小刚站第4个,这一队一共有个小朋友。十七、照样子画一画,再写出得数。十八、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十九、根据符号代表的数字,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二十、看图列式计算。二十一、找朋友。二十二、排名次。二十三、把正确的图连起来,组成下面的数学小故事。四分类(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分类(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2)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二)各课知识点:1、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2、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知识点:(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习题设计:一、一天,小林在整理房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小林一起整理吗?请把编号写在()内。生活用品有()学习用品有()体育用品有()二、如下图,○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三、把同类的圈起来。四、圈一圈,涂一涂,找一找。1、把同类的圈起来。(6分)2、把车涂上颜色。(8分)3、找一找,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圈出来。(6分)五位置与顺序(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位置与顺序(1)体会并确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2)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各课知识点: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知识点: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习题设计:一:看图填空。在第()层()号,在第()层()号。在第()层()号,在第()层()号。二.(1)()号兔子跑第一,他后面跟着()号兔子。(2)1号兔子前面跑的是()号兔子,后面跑的是()号兔子。三、大货车应向()边拐,小汽车应该向()边拐。四、最下面住的是(),最上面住的是(),()住在第二层。五、小猫的后面是()小乌龟的()面是小猫,()的前面是小猫。六、填空。1.比4小1的数是(),比9大1的数是(),写出比7小的3个数()、()、()。2.写出3和8之间有4个数:()、()、()、()你写的数中()排在最左边。()排在最右边。七.(1)排在最左边的是(),从左数最后一个是()。(2)从左数,第3个是(),★是第()个。(3)从右数,△是第()个,第4个是()。(4)□的右面第2个是(),左面第二个是()。六认识物体(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认识物体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二)各课知识点:1、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知识点:(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2、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知识点: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习题设计:一、下面物体形状是圆柱的是()。A、水桶B、硬币C、电视机D、风扇二、请把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编号写在相应盒子下面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三、积木王国。1、比少个。2、比多个。3、这个机器人由个立体图形构成。四、填表。(6分)()个()个()个七加减法(二)(一)本单位知识网络:(二)加减法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位的排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学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三)各课知识点:1、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点:(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2)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3)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4)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2、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知识点:(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3、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点:(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
本文标题: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1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