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物质观)第二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本节关键词——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物质意识运动静止时间空间实践“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古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爱/追求”(philein)和“智慧”(sophia)组合演化而来,本意是“爱智慧”或“对智慧的追求”。从词源上看,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类对智慧的不断追求和深刻思索。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1829-1897,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在《百一新论》中首次用汉语的“哲学”来表述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近代思想家黄遵宪(1848-1905)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并逐渐通行。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学一词,只有单列的“哲”“学”二字。“哲”的基本含义是明智、明理,指人们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使被遮蔽的智慧和道理显明出来。“学”的基本含义是模仿、实习、再现,指个人通过模仿、学习、再现事物的活动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合在一起组成的“哲学”一词,其含义是指人们为了明智、明理、提高思维认识能力所进行的学习认识活动。词源考证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人们通常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不仅要探求世界的客观本性和普遍规律,还要探求人自身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探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途径和普遍方法。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本体论”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如荀子说过:“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篇》)。但也有极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认识论”问题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发展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发展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唯物主义发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例如:宋明时期的陆(九渊)王(阳明)学派所谓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马赫的“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例如:宋代程(程颢、程颐)朱(熹)理学的“理”,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辩证法VS形而上学在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与其紧密相连的就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对子”——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及其本质: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意识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驳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凡物皆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凡动皆物”。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和时空的不可分割性: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其一,物体体积无论大小,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其二,物体寿命无论长短,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由物质运动所决定,不同领域物质运动的特性决定着相应的时空特性。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社会的物质性:旧唯物主义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运动时空物质实践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来看: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而非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实践能使人类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从人的本质特征来看:实践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从人类的生存前提来看: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实践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促成“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
本文标题: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