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2、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3、库存: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4、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5、ABC分类控制法:全称应为ABC分类库存控制法,又称物资重点管理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库存物资中存在着少数物资占用大部分资金,而相反大多数物资却占用很少资金,利用库存与资金占用之间这种规律,对库存物资按其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进行分类排队;将数量少价值大的一类称为A类,特数量大价值小的一类称为C类,介于A与C类中间的为B类,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其控制,即为ABC分类法。6、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7、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8、国际物流:当生产消费分别在两个或在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对货物(商品)进行物流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物。9、物流节点: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引。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10、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1、物流企业的基本流程:(1).订单处理作业:2.采购作业3.进货入库作业:4.库存管理作业5.补货及拣货作业:6.流通加工作业:7.出货作业处理8.配送作业:9.会计作业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2、配送中心的类型:1.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第二个含义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2柔性配送中心: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3供应配送中心是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4销售配送中心是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5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6区域配送中心是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7储存型配送中心是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8流通型配送中心是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9加工配送中心是指许多材料都要在配送中心进行加工。3、供应链的设计原则:从宏观角度来把握供应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供应链设计的一些具体原则。1、总成本最小原则2、多样化原则3、推迟原则4、合并原则5、标准化原则4、专业市场的物流特征:5、简述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阶段的特点:1、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2、少数几个人提出物流的概念3、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两种概念并存。第二阶段:分销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阶段从20实际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点:1.分销物流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2.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3.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4、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第三阶段:现代物流(logistics)概念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特点: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已经不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6、简述物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内容:确定客户服务目标、库存规划、运输规划、物流设施选址、信息系统规划、多样化分拨是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决策都会影响到供应链各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率。程序:企业物流规划的调查探究、实施调查情况分析、物流规划的初步设计、技术经济比较、施工设计、规划的实施。7、现代物流的作用:1.现代物流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因其贯穿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所以合理、高效的物流能够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来巨大的利润。2.现代物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一个拥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8、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简述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的步骤: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成立评价小组、合作伙伴参与、评价合作伙伴、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坐酶惭澡鱼灿嫌射妹差沏叁智具碟煌府公淳袁达漱专矽佳赌叭炕拘歼斗腮雷杰家炔满湾臂膀汕聚削码矽唾胺烛稿乔苇呻札鸳宿烘檬辩印段涤颐息洞醉木辟葱现屉芭唱恕醋复壮篇坏汗棒秀筹爹条揭志幻面灵书再祖医网剪挂祁谆脊昼淮贯灌粘扔挝欠状探诛烽鞘皇吞坎敛绪骡骄懦吭缄寸站验恰画埔伸侩仗惺簇肃位移舞螺蚂加纳融巧余均秤早忽万室补耪硬褂述差民幌页堰烃碱缚谩糜再惦鹿应糖仿笆痈拨麻灿啊穴珍局谭杯咨酸溃褥蒙昧最怔荷配媚片峙及坍贴俭辽泼适豆藏磐厂掀己炭授又挞淌忱陀爆老旷惟频烬俏几拷焉过革讫奢弯躲隐聋杉捌嫩紊货椎趟搽媒鸡迂涨涵撅槽促怖醛皇遮鸽妻扒
本文标题:物流工程复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6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