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坦荡荡,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问不搞小动作,小人之间却是该表达时不表达,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要想做个公正的人,就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像君子那样,即使互相之间有异议,也能不存私心地表达出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质,小人表面上的“同”并不能代表“和”,“和”应该是更高意义上的、更本质的一种美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要求。“和谐社会”应该正是基于这种“和”的要求,而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度的统一。我们现在所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而不是表面的和谐,是长久的和谐而不是一时的和谐。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如果我们都能以君子的做法,和而不同,那么,我们的家庭、单位就既可以一团和气,又可以不断发展。如果从个体到团体都能做到和而不同,一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孝悌乃为人之本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子解释说因为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的。当时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这样。整个社会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的政治结构,都建立在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从这一点上看,孝悌在当时是为维护宗法制度服务的;反映在孝悌的具体内容上,就有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是孝悌的时代内容。但孝悌又有另一层更根本的意义。孝的基础和本质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孔子在解释丧礼的规定时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脱离父母怀抱,所以君子在父母去世后都会“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是人情的自然流露。服丧三年的规定正是适应了这种感情需要。其实孔子的意思,并不只限于这幼时的三年。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来到人世之后,一个人从生理上的成熟到心理上的成熟,从生活上的自理到在社会上自立,十余年间都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爱护和教导。正是父母的爱,父母的恩情,成为孝的最深刻的基础。本质上孝是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是对父母的爱护养育之恩的回报,是人间宝贵的真情。这一点是不受时代、地域和文化差异限制的,具有普遍性。只要人类继续生存,家庭仍然存在,就有孝的基础,也需要孝。中国传统儒学提倡仁道,仁就是爱人。孝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如果对父母不能孝敬,对兄弟不能友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有爱心,怎么可能谈其他的道德要求呢!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反对提倡孝道,主张用“人类之爱”来取代孝的教育。说“我们缺少的其实是爱的教育,这里指的是人类之爱;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孝道’来约束他吗?”这是把事情说倒了。抽掉了孝悌,没有孝悌的“人类之爱”只能是抽象的,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连父母都不爱,还何来对人类的爱呢?文章还举出了“仁者爱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说明中国“并非没有人类之爱的传统”。这两句话,都出自孟子,文章把它安到孔子和老子头上了,这且不说。只说这两句话的含义,恰恰不是提倡什么“人类之爱”,而是说爱人要从孝悌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说明对人的爱是有差等,即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爱人要从“老吾老”“幼吾幼”开始;首先“老吾老”,然后才有“以及人之老”;首先“幼吾幼”,然后才有“以及人之幼”。由近及远,才能有普遍的爱。当时墨子否定爱有差等,主张“视人之父若视其父,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似乎有点近于“人类之爱”的意思,可是正是这种主张受到了孟子激烈的批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墨子的这种主张不合于人之常情,因而不为人们所接受,墨家也终于消亡了。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要让世界充满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要从家庭的和谐做起,对人的爱要从爱父母做起。倡导孝悌,维持家庭的稳定、和谐,对于社会和谐仍然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孝悌为仁之本仍有它的现实意义。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注: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责,二则勉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路过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恒心与定力,这就让我们接近了君子的标准。其实每一个人,当他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图伟业,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很快这个幻影会象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恒心的那个光环没有足以支撑我们做下去。所以做一个君子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无恒产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那么离君子已经不远了,这是第二个标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如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贵到天子,贱至百姓,无论高低贵贱,无分地位高下,在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古人“以德为本”的概念,就是所有为人的根本。我们应当看到,在这里,我们的祖先其实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如何理解《大学》的体系?先考虑两点:一,明明德是出发点,亲民是其成效,止于至善是最后目的。二,先定义何谓“善”,然后这三纲领的内容就明白展现出来了。我们在此作个综合叙述。“明明德”是自己努力行善;“亲民”是行善的成效感化了百姓;“止于至善”则是这种成效既普遍又持久,达到“平天下”的结果。如果配合八条目来说,则“明明德”包括了前五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亲民”包括了“修身、齐家、治国”;“止于至善”则是“平天下”。由于“修身”为前三纲领所兼具,所以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理解此一体系的关键是“善”概念。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当我“明明德”时,即是做到了善的行为,而所谓“善行”的前提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再体现于“修身”(修养言行)中。这种善行必然对“别人”产生教化作用,而做为领导阶层的“别人”即是百姓,这不是“亲民”的成效吗?在领导者是亲近爱护百姓,在百姓则是跟着革新向善。由此大家一起朝着“止于至善”的目标前进,追求平天下的理想。“大人之道”什么是大人?1、能力强,(因为你比小人多,而且,可以对别人有所帮助。因为比他多,所以才有东西可以给他。)2、德行高,(从知识,到修养,从言论,到行为,高于常人)3、地位高,(被人尊重,被人抬举,受人供养)4、使人受益越多、越大、越广,此人就越大。【反之小人就是:1、从来不懂照顾她人,只顾自己好就行(饿了就要吃奶,不论你是不是在睡觉,或者是不是在生病。有屎尿就拉,不管你是在工作,还是在吃饭。不管他,他就哭,就闹,就撒野——典型的小人)。2、什么也不懂,还要乱讲话;什么也不会,还要乱来——。3、不懂尊重别人,反而要求被人尊重——。4、小孩子都是小人。小人不一定都是小孩子。】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庸》里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圣人之道,虽然高明远大,但实践起来却不离乎百姓日用。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意志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孟子曾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仔细琢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指的其实就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顽强而豁达的意志。纵观孟子的成材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凭着自己自主、自立、自强的意志,从早年丧父的贫困家境中成长为与孔子齐名的大学者。对于学生来说,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9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