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专题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专题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引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含义和内容•(一)基本含义:•经济发展道路:是指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立的实现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二)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包含内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释义•(一)问题的提出•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提出•2001年3月“十五计划”第一次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五条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代表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二)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1、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双向过程)•2、城市化的衡量•经济学界主要以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百分比及其变动来衡量城市化程度高低和进程快慢。•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总数/人口总数(世界、国家或地区)•3、城镇化道路的内容和选择•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道路的内容:•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和实现机制的选择及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三)工业化的内涵和衡量•1、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英文名称:industrialization•定义: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传统的工业化观点认为,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过程。•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工业化的衡量•第一、现代工业产值在GNP(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第二、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业内部大量涌现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第三、建立了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这些部门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技文化教育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四、第三产业日益兴起与发展,在GNP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以至成为GNP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率:工业化率I工业化率II,•工业化率I=工业GDP/总GDP•工业化率II=工业劳动力/总劳动力•农业比重:•农业比重I=农业GDP/总GDP•农业比重II=农业劳动力/总劳动力•3、工业化的特征•(1)技术进步特征:主要是由手工技术向机械化转变,再由机械化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转变的过程。(2)经济结构特征:工业化是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再向以服务业为主演变的过程,而且是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工业化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即城市化的过程,而且是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3)生产组织特征:•从生产组织形式看,工业化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生产由以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向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过程。•(4)效率和收入特征:•工业化是:•由低效率、低收入转向高效率、高收入的过程;•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过程。•(5)社会特征:从整个社会的状态看,工业化是•由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和文明向先进发达的工业社会和文明、再向更加发达繁荣的后工业社会和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艺术、体育等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4、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工业化道路是对实现工业化的原则、方式和机制的统称。•具体来说,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技术的选择;•资本筹集方式的选择;•发动和推进力量的选择;•工业发展方式的选择;•工业空间布局的选择;•实现机制的选择;•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关系•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式的选择;•国际经济技术联系方式的选择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一)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及历史背景•1、城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及未来的走向争论。•A、“大”与“小”问题:应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建设“小城镇”?•B、“城”与“乡”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关系。•C、“真”与“伪”问题:我国城市化是不是“伪城镇化”?•D、“快”与“慢”问题:我国城镇化速度是否过快?(1)“大”与“小”问题:应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建设“小城镇”?(2)“城”与“乡”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关系。(3)“真”与“伪”问题:我国城市化是不是“伪城镇化”?(4)“快”与“慢”问题:我国城镇化速度是否过快?•2、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路径的历史背景问题(1)二元格局下的城镇化•(2)行政主导下的城镇化•(3)农地支撑下的城镇化•(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要求•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2、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1)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并举,逐渐形成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式的城镇化网络。•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目的:•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最终目标:•提高城市化水平,•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现代化进程,•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1949年以来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演进•1、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设想•2、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选择•3、1956~1978年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国情出发的探索和正确思想:•针对苏联提出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提出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在对待积累与消费关系方面,根据苏联工业发展很快但几十年内人民生活提高缓慢的教训,提出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者兼顾;•针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提出了大中小企业并举、城市和乡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思想。•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在工业化的制度安排方面;•关于备战与工业化关系。•4、1978~1995年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改变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降低过去长期追求的高指标;•贯彻农轻重均衡发展;•改变过去因备战而强调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和全国均衡发展的思想;•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思想;•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5、1996年以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1)历史背景和形势推进•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和外延型的经济扩张和粗放增长约束;•世界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我国工业化再次遇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契机。•(2)中国共产党又一次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业化道路的结果•(二)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1、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融入全球的工业化。•二是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三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四是统筹协调的工业化。•五是环境污染少、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业化。•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一是开放性。•二是跨越性。•三是整体性。•四是特色性。•(三)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形势和制约因素•1、国际化•2、信息化•3、资源环境约束•4、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5、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6、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7、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8、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短缺•(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提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浪潮面前面临着两种命运;•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的新途径。•2、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型工业体系;•努力探索循环工业之路;•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合理布局和集聚产业,促使工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运行;•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在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3、发展服务业,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4、应对全球化和国际化,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建成世界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本文标题: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专题中国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