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章 “十二五”中国水电行业发展预测
第十章“十二五”中国水电行业发展预测第一节“十一五”中国水电建设的基本状况一、中国水力发电产业的综述改革开放30年来水电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水电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判断水电建设发展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水电建设发展工作任务,对于进—步深化水电建设改革,促进水电事业更大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半个世纪以来,几代水电建设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水电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多年来,中国大江大河发生了不平凡的历史性变化,我国水电建设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水电发展规模宏大,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新中国以来,是水电建设历经坎坷曲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旧中国水电建设十分落后。1912年,在云南建成的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其后几十年间,建设了一些水电站,但都是规模小的小型电站。1949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16.3万千瓦,水电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水电开发,水电建设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三峡、小浪底工程和一批流域梯级电站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共20座,其中三峡工程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广东抽水蓄能电站240万千瓦,在世界同类电站中名列第一。据初步统计,全国已建在建大中型水电站约220座,其中1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就有20座。截至1998年底,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6506.5万千瓦,约为1949年的400倍;水电年发电量达2042.95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170倍。1998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为全世界的第3位和第4位。1999年国家计划水电投产24台531.4万千瓦,又是一项国内国外的首创纪录。到今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将超过7000万千瓦。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是水电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预计2010年前,中国将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强国。改革成为发展的动力,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成功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水电建设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水电建设由此呈现出丰硕的成果,一批批建设速度快、施工质量好、投得到控制的工程项目涌现出来,80年代,有广蓄、水口、隔河岩、岩摊、漫湾“五朵金花”;90年代,有五强溪、李家峡、天荒坪、十三陵、莲花;世纪之交,有二滩、三峡、小浪底、天生桥、大朝山、棉花滩。90年代的水电投产情况也集中显示了水电建设改革与发展成果。10年间,全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10年投产3600万千瓦以上,这样的投速度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实届少见。当21世纪初,三峡水电工程第一批机组投产时,水电建设年投产容量将继续维持在400万干瓦——500万千瓦的高水平。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始终保持这么高的投产强度,可谓世界水电建设之奇迹。2、水电建设实力雄厚,技术水平明显进步半个世纪以来,水电建设不仅在规模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水电建设整体实力更是今非昔比。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建设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积极引进和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努力奋斗,发奋图强,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力量,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勘测设计、施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水电设计和施工经验,为加快水电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水电建设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兴建起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电站。在水电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设计、施工中技术难题的解决,水电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各方面的技术水平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和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日益走向了成熟,很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在坝工建设上,在已独立建成了大量100米以上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批200米以上高坝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使水电设计理论与筑坝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特别是己顺利蓄水发电的四川二滩水电站,混凝土抛物线双曲拱坝高240米,是中国第一座坝高超过200米的高拱坝水电站,其坝高目前居世界第4位。水电建设机电安装技术水平明显进步,实现了较大的飞跃。继刘家峡、龙羊峡之后,岩滩、隔河岩、广蓄等一批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产发电,李家峡单机容量为40万千瓦,二滩单机容量为55万千瓦已先后投产发电,三峡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正在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目前水电建设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有能力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自行设计和修建各种类型的水电站。三峡、二滩、天生桥一级等水电工程的兴建,标志着我国水电建设已经逐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水电技术发展的中心。3、制度创新成果丰硕,确立了以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为主要内客的建设管理体制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水电建设主要采取自营式建设管理体制。由于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和活力,再加上实行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各自独立地对自己的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为地将一个建设项目整体分割管理,致使水电建设长期处于“工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被动局面,水电建设发展由此受到了严重制约。为了克服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弊端,水电建设经历了一个积极试点认真探索、全面系统总结经验、建章建制定型完善的艰苦改革过程。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引水隧洞实行国际公开招标开始的。在学习国外工程建设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水电建积极探索实践,率先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取向,逐步改革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将市场经济的原则办法引进到水电建设中来,把主要依靠行政办法组织建设转变为用经济办法来组织建设。在长期探索努力和不断实践基础上,改革成果明显成熟,基本确立了以业主(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水电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形成了水电建设业主(项目法人)、监理、施工和设计咨询新的格局。制度创新取得决定性进展,新的管理体制成为水电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从1986年起,全国水电建设全部实行了新的管理体制,结束了计划经济下自营体制的历史。十多年来,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始终为全国基本建设走向市场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市场经济的要求,水电建设改革不断深化继续推进。为了更好地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保障各方的权益,随着《公司法》的颁发实施,水电建设领域积极推行公司制,改造和组建项目法人单位,把业主责任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再往前跨一步,使其更加规范完善。在此期间,先后组建和改组改制了二摊、清江、乌江、桂冠、大朝山、五凌等一批水电开发公司。这些公司作为主体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我国电力工业体的改革,经过改组改制规范运作的水电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电厂”,为建立“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打破单一投资形式,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过去国家计划兴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全部由中央投资。水电建设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单纯由国家单—办水电的格局,实行了多渠道集资办水电,大大调动了地方办水电的积极性,乃至企业、集体、个人积极参与投资水电建设的局面,集资办水电取得了很大成效。1985年从云南漫湾水电站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合资办水电的政策,中央和地方按各自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拥有产权,分电分利。其后,水电建设集资办电得到很好的发展,合资项目和合资金额逐年迅速增加,电站规模明显增大,合资的地区范围不断拓宽扩展,合资方式也广泛多样。合资方式有中央和地方双边合作,也有中央和几个省(区)跨区域的多方合作,合资资金有内资,也有外资。采取的具体形式,则根据资源条件,销售市场和各自的资金能力等多种因素确定,在促进联合,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形成了水电建设投资多元化的新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电建设已由中央和地方合资发展到企业(特别是非电力行业企业)投资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如红塔集团投资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其投资占总投资的30%;广西组建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融资建设百龙滩水电站。目前,全国新开工的水电站绝大多数都是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的。由于地方投资,一方面增加了水电建设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则调动了地方兴办水电的积极性。地方各级政府和电力企业直接参与水电站的建设,打破了水电建设原有格局,这对于加快水电建设速度,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二、目前水电建设的基本情况中国是世界上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据统计,1997年,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5%,原油生产占17%,水电占6%,天然气占2%。由于中国80%的煤矿、石油等能源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而60%的能源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输送。同时燃煤的开采和加工产生大量污染物,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对能源需求急剧增加,全国出现“油、运、煤、电”的紧张情况,环境保护压力凸现。近两年全国大范围拉闸限电,已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已明确2004-2020年“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确定了“加快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火电结构,积极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的电力建设方针。电力作为能源战略的中心,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141万KW,年发电量19052亿KW,总装机及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进入了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但是,中国人均占有装机只有0.303KW,人均发电量仅为1474.3KWh,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之半,为发达国家的1/6-1/10,人均生活用电量更低,只有173.2KWh。水电建设由于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开发和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在中国得以大力发展。2003年全国水电装机达到9490万KW,总发电量2813亿KWh。其中,小水电由于具有分散开发、就地成网、就地供电、供电成本低的特点,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3年底,已建成小水电站4.2万座,总装机容量3083万KW,年发电量979亿KWh。在今后20-30年中,水电仍将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3亿KW(其中小水电9300万KW),按现有装机水平,平均每年需新增装机800多万KW,水电建设任重道远。三、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1)今后15-20年是中国水电建设的良好机遇期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水电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水能资源东部地区只占7%,开发率大于50%;西部地区占3/4以上,开发率仅为8%,西部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电开发的任务主要在西部地区。开发西部水电,实施“西电东送”,既可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二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大力发展水电开辟了广阔天地。水力发电不消耗矿物能源,开发水电,替代燃煤发电,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符合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水电是21世纪中国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三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水电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今后20年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特别是水电将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中国经济整体环境愈来愈好,资金环境和融资条件越来越宽松,也为水电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条件。(2)面临的问题尽管中国非常重视水电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水电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与水电建设相关的水问题依然严重。防洪标准不高、洪涝灾害频发。全国超过70%的固定资产、44%的人口、1/3的耕地、620个以
本文标题:第十章 “十二五”中国水电行业发展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118 .html